第八十六章 鳥銃火藥(下)
隨後嚴亦飛又問翟樹林道:“翟匠人,你聽說過軒轅銃和合機銃嗎?”
翟樹林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道:“守備大人,這軒轅銃和合機銃,小人都是沒有聽過。”
這倒也不怪翟樹林不知,這軒轅銃和合機銃為萬曆年間著名的火器專家趙士禎所提出,但是並沒有被已經開始腐朽的明廷和明軍所重視。
趙士禎在他的著作《神器譜》中,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鳥銃在南方應用的多而北方比較少,反而是三眼銃在北方比較多而南方比較少?
身份證-563743675
對此他如此解答道:“北方地寒風冷,鳥嘴必用手擊,常力不易,一旦火門開而風甚猛,信葯已先吹去,用輾信易壞火門,一放而虜騎如風至,執之拒敵甚為不便。”
針對鳥銃的問題,趙士禎進行了大膽的改進,研發出了多種新式火器。軒轅銃和合機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針對鳥銃火池易受天氣影響的問題,趙士禎研製出了不怕風雨的軒轅銃和合機銃。軒轅銃的火門平時掩定不動,扣動扳機時打開,同時火門上方設置一銅蓋來遮擋風雨,在中國無論潮濕多雨的南方還是多沙塵的北方都可以使用。
而合機銃和軒轅銃相似,有陰陽兩機,陽機發火,陰機開閉火門。瞄準目標的時候火門閉合,防止火藥被吹散。這樣的設計使得合機銃同樣可以“任教風伯作祟,雨師為梗,我則舉放自如。”
嚴亦飛一邊為翟樹林解釋合機銃和軒轅銃的原理,怕他聽得不是很明白,還特意花了草圖給他,翟樹林聽罷,對着草圖看了半天才說道:
“大人,小的看明白了,這軒轅銃比普通鳥銃多了一個銅質的火門蓋板,可以用來遮風擋雨,防止引葯受潮或是北風吹散。而這合機銃更為精妙,它比普通鳥銃多一個陰機,扣動板鉤之後,陰陽兩機齊動,這圖上說陽發火,陰啟門。便是陽機控制龍頭,陰機打開火門,如此打放時便可省去開火門一步,而且同樣可以保護引葯。”
此時站在一旁的盧慶瑜,聞言也說道:“咱們北方風大,尤其這海島之上更是如此。我們訓練時也常被吹散引葯,造成不能擊發。這合機銃和軒轅銃都能很好的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使得大風天或是下雨天,鳥銃都可以順利使用。”
嚴亦飛聽罷也是點點頭認同,盧慶瑜在火器部隊呆了十多年,戰場經驗豐富,說出的話也很是中肯。
嚴亦飛繼續問翟樹林道:“這兩種銃,你覺得哪種比較優良?”
翟樹林道:“小的認為,還是這合機銃更為精妙。”
原文-來自於@-^~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小^說-APP。*。
嚴亦飛接着道:“如果現在要製造合機銃,在這石城島上可否實現,又有何難處?”
翟樹林答道:“回稟大人,這普通鳥銃改成合機銃樣式,則槍床要改,鐵條折回要改,還要增加一個陰機,其他的倒也沒什麼太多修改之地,應該是可以在島上制出。”
隨後翟樹林又補充道:“難處應當是聯動的陰陽機和連接件的關聯,要在開火門蓋的瞬間讓龍頭掉
落,火門蓋開早了,引葯一樣可能被風吹散,晚了又要擋着火繩,這個全由形制和固定位置所決定,因此需要反覆試製,製作時誤差也要控制好,如此方才可以正常使用。”
嚴亦飛點點頭道:“翟匠人,看來你確實認真思考了,依我看,還是最好先用木頭試製出來大致形狀,帶摸索完畢確定合適的形狀之後再進行大規模生產。”
翟樹林連忙點頭稱是,其實這合機銃也並不複雜,只是多一個陰機,扣動鈑鉤之後,陰陽兩機聯動,既可以保護火藥,又減少了一個開火門的工序,不過戰場上能省一步就減少一步,有事節約兩秒鐘,就可以多開出一銃,而結果就可能由自己身死變成敵方斃命了。
於是嚴亦飛對翟樹林道:“那以後生產的新鳥銃,就都按這合機銃的形式來製作吧。”
翟樹林忙聲稱是。
此時盧慶瑜也出聲提出了他自己的建議,對嚴亦飛說道:“
“大人,卑職建議,我們石城島生產的新鳥銃可以製作的稍長一些,將火門離臉遠一些。在戰場上很多軍士都怕擊發時產生的煙火氣蹦到眼睛,也確實偶爾會發生這種事情,這就導致很多人開槍的時候都是閉着眼睛打,造成無法瞄準,擊不中目標。”
扣扣563743675
嚴亦飛點點頭,這盧慶瑜最近確實要比之前開朗許多,也敢於提出自己的建議與意見,這也是一大進步,他也感到十分的欣慰。
嚴亦飛轉頭問翟樹林道:“翟匠人,你看這槍管能稍稍加長會有什麼影響嗎?”
翟樹林說道:“大人,槍管加長些倒也不難,就是多用了點鐵,價格也不貴,但最主要的還是影響鑽槍管的速度,這本來鑽槍管就是個慢工細活,正常像小的鑽一個根銃管也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要是生手可能要一個月,每增長一分,就會多出相應的時間,這個還請大人知道。”
嚴亦飛點點頭,思考了一下說道:“那就請翟匠頭多試製幾款,槍管三尺到四尺,每加一寸做一個樣槍,做好了之後給盧把總測試,測試后再從中選出最合適的,若是新槍能試製合格,除了正常的工錢之外,我再獎勵你二十兩銀子。”
翟樹林聞言欣喜異常,這二十兩銀子他平時怕是辛苦勞動三年也掙不來,於是他激動的連忙跪下謝恩。
嚴亦飛將他扶起,忽然又想起一事,他道:“對了,翟匠人,除了火繩引燃的鳥銃外,你們可會製造那種燧發的火銃?
隨後嚴亦飛將自己說的那燧發槍的樣式大致描繪了一番,那最早可以實際應用的燧發槍則是出現在十七世紀初期,由擊錘撞擊燧石起火,在今後的二百多年裏都是戰場的主戰兵器。
不過不出所料,翟樹林最後還是搖了搖頭,說道:“慚愧,大人所說的燧發槍,小的實在是沒聽過。”
嚴亦飛點了點頭,還是自己太心急了,一口吃不了個胖子,未來的軍工行業還需一點點的發展才是啊。
嚴亦飛最後親自帶這幾名工匠,為他們挑選了一處尚好的地窨子,又調撥了幾十名百姓供他們指派。
讀者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翟樹林等幾名工匠都是非常開心,心中也十分感激嚴亦飛,畢竟在這個人人都看不起他們的年代,卻能從一個正經的朝廷命官處,得到如此的禮遇,實在是讓他們歡喜異常。
……
鳥銃的來源有了着落,下一步嚴亦飛自然又想到了火藥。在這方面嚴亦飛並沒有在百姓中找到相關人才,只能自己利用後世自己理工科還不錯,以及自己看過一些明末的相關古迹這兩點優勢去摸索了。
其實製作火藥所需硝、磷、炭三種材料在自然界均以化合物形態出現,需要對其進行加工、提煉方能配製出合用火藥。
嚴亦飛曾看過明代火器製造專家趙士楨《神器譜》,裏面記有詳細提煉之法。制硝法:“每硝半鍋,甜水半鍋,煮至硝化開時,用大紅蘿蔔一個,切作四五片,放鍋內同滾。待蘿蔔熟時撈去,用雞卵清三個和水二三碗,倒入鍋內,以鐵勺攪之,有渣滓浮起,盡行撤去。再用極明亮水膠二兩許,化開,傾在鍋內滾三五滾傾出。以磁盆盛注。用蓋蓋定,放涼處一宿,看極細極明亮方可用。若鱅不細尚有鹼味未可入葯,當再如前法盆過。”
而制木炭的方法,趙士禎則重點的選用了柳條,他認為需要選用如同筆管粗細的柳條燒製成木炭磨成灰入火藥最佳,而且需要去掉皮和關節,有皮則煙多,有關節則制出的火藥性能不穩。若是其餘樹木的木炭制出的火藥要麼火力不強,要麼性能不穩。
最後是硫磺,古籍《兵錄》中有相關記載:用好硫黃十斤將麻油先製取。去油後用去硫黃內油法,先將硫黃塊打成豆粒樣碎塊,每斤硫黃用麻油二斤入鍋,燒滾。再用青柏葉半斤在油內,看柏枯黑色撈去柏葉,然後入硫黃在滾油內,待油麵上黃沫起至半鍋,隨後將這些液體放在冷水盆內,倒去硫上黃油,再用柏樹汁淘洗乾淨即可得到可以入火藥的硫磺。
三種原料準備完畢后,便可將其合成製成火藥。《神器譜》所記製作火藥之法:“每硝十兩,灰一兩五錢,磷五錢,將三種研極細末,用水噴半干半濕,放木臼內,用杵着力狠搗若干。再用水噴濕,搗至一萬杵。取出放在手心內燃之,火燃,手心不覺者方可用,若覺火熱,如前法再搗。”
以上即是明清火藥基本製作方法,其他兵書所載火藥基本製法與之基本類似。
不過十五世紀開始西方開始使用了顆粒火藥的製作方法。在生產過程中將硫璜、硝石、木炭三種原料混合后噴水。這種注水后的火藥原料呈糊狀,更易磨碎,混合效果更好,且生產過程粉塵得以減少,因而降低了爆炸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濕法所造的火藥最後會幹結而變成顆粒,燃燒威力因火藥顆粒之間留出的空隙而變得更大。這種火藥的爆炸威力超過粉末火藥三成,甚者可達兩倍。
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既然他知道顆粒火藥的製作方法,自然要優先選用,不過制火藥的工藝也是十分複雜,需要慢慢形成相應的工業作坊,培養人才,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嚴亦飛在心中暗想:此時還是需要先購買一部分火藥,才能避免幾個月之後那場悲慘的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