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假條
2001年,6月28日下午,晴。
天空蔚藍,太陽公公終於快結束了他一天賣力的工作,好像一個在辦公室不斷看着時間的工薪族一樣,消磨着最後一點時間。
“唉~”,一聲儘可能輕微的嘆氣。
只見一個衣着破舊卻異常整潔,看上去只有6、7歲的小孩子,他單手扶着下巴坐在了自家後院的門檻上,眼神卻是直勾勾的望着不遠處田野里嬉鬧的小孩子們。
明明那群孩子渾身髒兮兮的,哪怕他們鼻涕還甩在臉上,但是,看見他們互相追逐身影,聽到他們歡樂的呼喊,眼神里還是漏出了一絲絲羨慕。
“小風,在看什麼呢這麼入神?”
也許是聽見了李亦風發出的聲音,也許是作為一個母親的直覺,她緩緩的走向了自己的兒子。
李亦風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緩緩轉頭,看見母親也坐在了自己的旁邊。李亦風注視着眼前的人,不由自主的漏出了一個特別陽光的笑容:
“沒什麼,媽,我只是想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
看着眼前可愛的兒子,再看看兒子單薄甚至顯瘦的身體,聽到兒子那懂事話語。
作為一個母親,那顆脆弱的內心在欣慰與內疚中險些崩潰,只能勉強維持住自己的笑容,盡量不讓自己流淚。
“媽,別哭啊,在哭就不漂亮了。”
李亦風注視着眼前儘力維持的笑臉,用手指輕輕的擦拭着從母親眼角流出的淚水。
望着眼前一個只有25、6歲,明明正是芳華年紀的女人,罕見的頭上長了些許的白髮,面容姣好確有着常年累月留下的疲憊與憔悴。
心就像利劍刺穿過一般痛苦,可是自己卻不能吶喊,更不允許自己哭泣,因為自己知道這樣只會讓母親更加內疚與難受。
明明這一切的錯誤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出生就是一個錯誤,一個麻煩。
可是,面前這個女人卻會把一切都扛在自己身上。
母親啊,我該如何報答您……
“好!真是的,就知道哄媽開心,母親都一把年紀了”
“你這個俏皮話是和誰學的?是不是和村頭……”
李亦風帶着微笑看着眼前破涕為笑得母親,聽着嘮叨的話語,心中得翻湧的思緒也被暖意沖淡了一些。
……
晚上,
“小風,趕緊去洗手,抓緊吃飯了,記得還有我剛熬好的葯,你不是特別喜歡看熱鬧嗎?前天村裡來了個算命的道士,等喝完了我帶你去看看”。
“那我爸呢,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回來?”
“他啊,工地上忙呢,不用管他,回頭吃完了我把飯菜放鍋里熱着。”
“恩”
李亦風聽着母親隨口的話語,心中卻是更沉重了一分。
飯後,等母親收拾完了一切,李亦風牽着母親那雙粗糙卻充滿了溫暖的手,亦步亦趨地走着。
皎潔的月光灑在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為夜晚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亮。
伴隨着路過或許同行人親切的打招呼聲,李亦風的思緒也漸漸的飄向了遠方。
原來李亦風從小身體就虛弱,在三歲的時候得了“怪病”,他五感比常人更加敏銳,不過身體卻就更消瘦了,每隔一段時間還會頭疼。
家裏為了自己更是操碎了心,父母隱瞞這件事,帶着李亦風到縣醫院、市醫院、甚至是京城的大醫院,除了各種檢查以及吃不完的保健葯,根本查不出病因(ps:哪都通於1993年剛成立,主角94出生,碧蓮97年)。
父母東奔西跑還是一無所獲。在這期間,李亦風看着自己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一步一步的走向破碎,嘗試過自殺,卻被路過的好心人救了回來。
沒錯李亦風不是龍傲天,他選擇了懦弱,選擇了逃避。
可是當他看到母親因驚嚇而昏過去,癱軟在地上的時候,看到父親安頓好母親與李亦風,什麼也沒說只是坐在門檻上時抽了一夜的煙的時候。他知道自己選擇錯了……
從那天開始他選擇用笑容面對人生,哪怕是他沒想到父母竟然去相信,電線杆子裏上張貼的那些專治疑難雜症的小廣告。
哈哈哈,差點把兒子最後半條命也治沒了,李亦風也會去用笑容去面對,畢竟只有這樣才不會讓關心自己的人受傷。
後來,嚇的父母報了警,抓了那些賣“雄式老方”的人,獲得了一些賠償。
在父母將近崩潰的時候,黃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位大夫那裏打聽到了一位“老中醫”。
畢竟是大夫介紹的,父母還是帶着孩子去試了試,“老中醫”給開了一副葯,這才把病情緩解了很多。
不過還是治標不治本,並且藥方里的中藥,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還是很貴的。
父母卻是很高興,畢竟最可怕的就是沒有希望。
從此父親開始更加拚命的工作,母親則是一邊忙地里的農活,一邊照顧兒子,操持家務,有錢了就帶李兒子繼續去尋醫治病。
……
“這位施主,麻煩您把手掌放平伸出來我給您瞧瞧……額……是另一面……我瞧瞧啊……”
……
“小良,你剛才聽見了嗎?大師說我能活得長久嘞”
一個拄着拐杖老丈笑呵呵的對旁邊的中年壯漢說到。
“那可不,周爺,這道爺可神了,居然算出來我這幾天有血光之災,這不昨天晚上喝多了,掉溝里把胳膊摔傷了”
旁邊的壯漢也興奮的附和到,邊說還邊抬了抬纏着紗布的胳膊,好像摔傷的不是自己一樣。
“你要不要去算算姻緣啥的,將來情郎帥不帥、有不有錢,麗蘋啊,你也快到嫁人的年紀了……”
旁邊的胖大媽對一個小姑娘挪揄起來,小姑娘聽的面紅心跳,不過眼神里卻有着一絲渴望。
李亦風抓着母親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向熱鬧的人群,這是經典的21世紀初農村的面貌,小商店門口的大燈照在前面空地上。
熙熙攘攘的人群圍成一圈互相交談着什麼,這個空地平時就是人們農閑時聚齊的地方。
再加上旁邊是小商店,偶爾小商店這裏村裡也會組織村民一起看電影,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也是難得的休閑娛樂了。
一來二去這裏也會經常有外地的馬戲團,雜技班,雲遊的僧人、道士來此處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