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開啟投喂模式
第324章開啟投喂模式
說到底,目的不同。
王滿銀之所以會出漫畫書,更多為自家炒貨生意做考量,要追求的是速度,根本沒那麼多時間浪費。
公費出版則以銷售為目的,需要盈利的,裏面涉及到很多流程。從一本書開始審稿到真正擺放在書店銷售,最少需要半年時間,甚至一兩年也有可能。
按照王滿銀的設計,《六隻松鼠腦筋急轉彎》這本書五十多頁,總共一百個腦筋急轉彎。首印兩萬本,算下來,一本書成本大概兩毛錢。
沒錯,這個時代書籍還是很便宜得。
以王磊喜歡看的16開《航空知識》來說,封皮封底中間兩個彩頁,定價兩毛五。
就算大名鼎鼎的《辭海》,定價才四毛五分錢。
目前市場上比較貴的雜誌是《今古傳奇》,定價一塊二毛五。不過這本書比較厚,有近二百頁呢。
還有32開本的《故事會》,最早定價一毛八,現在漲價到兩毛五。
《六隻松鼠腦筋急轉彎》採取32開本,中間黑白插圖配文字,印製兩萬本不到五千塊。
當然,這只是印刷成本。
如果算上蘭花的稿費,成本肯定更高。
知道王滿銀有通盤考慮,田曉霞沒有再勸什麼,只說明天幫着聯繫出版社。
吃過飯,眾人又閑聊一陣子。
看時間不早,王滿銀起身帶着家人告辭。少平兩口子目前所住的房子由學校分配,一室一廳,面積四十多個平方,有客人來只能在客廳打地鋪。
更何況他們五口人,打地鋪也不方便,還是去旅館住比較自在。
好在學校附近就有一家單位招待所,由吳仲平幫着聯繫,一家人順利住進去。
這家招待所檔次比較高,房間寬敞明亮,裏邊配有電視、電風扇和開水壺。當然房費價格也比普通旅館貴很多,一個標準間五塊錢。
他們一家開了兩間房,一晚上就是十塊。
換成普通人,估計要心疼死。
以王滿銀現在的身價,錢無所謂,洒洒水而已。
他更在意是家人安全。
雖然嚴大開展已經大半年時間,但並不能徹底阻止一些瘋狂的罪犯,現在賓館旅社盜竊案件仍然時有發生。
前不久,王滿銀還聽說有個修配廠採購員在旅社被殺。
王滿銀交代孩子們鎖好門后,才返回隔壁房間。
蘭花正坐在床頭看書,見丈夫歸來,她開口道:“滿銀,你知道吳仲平家是幹什麼的嗎?”
“幹什麼的,怎麼了?”王滿銀扭頭問一句。
從先前接觸來看,對方挺有禮貌,應該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晚上我們在廚房做菜,趁曉霞去樓下買醬油,蘭香悄悄給我說了下。吳仲平父母是省里的工作人員,而且職位還不小。他一直想帶蘭香見父母,把兩人關係正式確定下來……不過蘭香有點猶豫,問我啥意見。”
聽婆姨一說,王滿銀倒記起原著中好像有這麼回事兒。吳仲平父母的確不簡單的。
蘭香為此猶豫好久,最終才鼓起勇氣登門。
不過現在不同了,孫家情況不能算差。尤其少平和田曉霞,有着身份加成的。
“見就見,我看仲平為人挺不錯。再說,咱家蘭香也非常優秀,相信仲平父母會喜歡的。再說這種事情早晚要面對,與其拖拖拉拉,不如早些有個結果。”
沒有外人,王滿銀直接給出自己的意見。
“嗯,回頭我給她說一下……”蘭花話里應着,仍然有些擔心。
一夜過去。
上午,蘭香和吳仲平早早過來,還帶了一台照相機。
田曉霞和少平要上班,便沒有作陪。
王滿銀帶着幾人吃了頓正宗的羊肉泡饃,而後結伴去參觀傳說中的爛慫大雁塔,門票一毛錢。不過確實沒啥可看的,周圍還有大片農田。
下午,他們又去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門票三毛錢。不過那個銅車馬是單獨展出的,需要另外出五毛錢買參觀券。
來一趟不容易,王滿銀全程滿足孩子們的要求,盡量把主要景點看一遍。
當然,紀念品沒少買。
他們在秦安市足足待了一個星期,直到敲定出書的事情后,才坐車返回原西縣。
蘭香也跟車回來了,打算在雙水村住一段時間。
這次王滿銀去省城,除了購買紀念品外,各種生活用品也買有不少。
最貴就是花費五百元購買了一台錄音機,雙聲道立體聲。有錄音機,自然少不了盜版磁帶,其中鄧麗君居多。
早在幾年前,鄧麗君的磁帶已經進入國內。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來世界上除了各種激昂的音樂外,還有如此甜美動聽的聲音。
很快,鄧麗君所唱的歌曲便通過地下方式在年輕人當中迅速流傳開。隨著錄音機的流行,各種翻錄和盜版磁帶也被擺上個體戶攤位。
只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有人開始對鄧麗君進行猛烈地抨擊,認為她的歌曲傳遞着頹廢、沒落等不良情緒,屬於靡靡之音,應該全面禁止。
不過這種禁制並未阻礙歌曲的流行,至少王滿銀在秦安市這幾天,經常聽夠聽到年輕人哼唱。
另外,他還買了陶瓷浴盆和三角牌電飯鍋。
現在有條件,王滿銀自然想讓家人生活變得更舒適些。
有電飯鍋,自家以後蒸米煮飯就輕鬆多了,不用大夏天對着鍋灶流汗。
至於浴盆,主要為洗澡方便。
他打算稍後在場畔上加蓋一處洗澡間。頂部修上水池。早上將水池裏抽滿,夏天暴晒一天,晚上洗澡水溫剛剛好。
有陶瓷大浴盆,冬天燒水洗澡也方便許多。
沒辦法,這年代沒有電熱水器和太陽能,只能採取笨方法。
和王滿銀預想的一樣,錄音機帶回家后,再次引來村裡人的關注。
當然,大人們對這些歌不感興趣,主要年輕人喜歡。
窯洞裏,經常是一群孩子拿着筆,邊聽邊記歌詞。
很快,鄧麗君開始在村裏邊流行開來。
就連王滿銀和蘭花閑的沒事,偶爾也哼幾句:“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今天夏天依然熱燥,王磊和王幸準備繼續賣冰棒的,被蘭花阻止了。
主要現在賣冰棍的人明顯增多,單單石圪節集市上就有幾家。他們採取的方式和王滿銀去年做的類似,直接讓客車幫着帶貨。
當然孩子們想掙錢,他們兩口子也不會阻止。而是安排在工廠里上班,做一天給一塊錢工資。
***
中午剛吃過飯,村裡一群碎娃也不嫌天熱,早早跑到王滿銀家看電視聽錄音機。
王滿銀特意去園裏摘了幾個西瓜,在家殺開一個,讓他們邊吃邊看。
在吃食上,王滿銀兩口子一直對人很大方。另外今年菜園裏種的西瓜也不少,最近是盛果期,一天能摘四五個。至於甜瓜,隔兩天就能摘一筐。
自家根本吃不完,除了往雙水村老岳父那裏送外,剩餘都給工廠的工人們分了。
現在還剩三個大西瓜,王滿銀給自家留了一個,然後抱着朝新工廠走去。
現場廠里工人不單單有罐子村村民,還有一些來自周邊村子。
天太熱,這些人不願意回家吃飯,索性早上上班帶上饅頭餅子,中午對付着吃一頓。
王滿銀知道后,特意提供了煤炭和鍋,讓他們中午在作坊自己做飯吃。
正好摘的西瓜多,弄了兩個過去。
“滿銀來了!”
“王叔……”
見他到來,正吃飯的工人們紛紛起身打招呼。
“你們吃着呢,啥飯?”
“能吃啥,下點餄絡面……”
“剛摘的西瓜,你們等下殺開吃。”王滿銀說著話,把西瓜放在屋裏邊。
陪人聊了幾句,他才重新返回。
家裏一群孩子們吵吵鬧鬧,王滿銀也懶得湊過去看電視,索性搬把椅子,又弄根樹枝當魚竿,再拿鴨毛當浮漂,繡花針燒紅做成魚鉤。
然後,他獨自一人放着收音機,坐在洋槐樹下釣魚玩。
空間裏魚多的是,想吃啥時候都有。
他這麼做,更多是為了打發時間。
微風吹着,頭頂蟬鳴聲聲,周圍不時傳來幾聲鳥鳴……
王滿銀懶散斜躺在竹椅上,說不出的愜意。
魚鉤扔到水裏不過兩分鐘,浮漂就動了。
王滿銀順勢提竿,立刻一條小麥穗上岸。他剛把小魚從鉤上摘下,沒等丟入水桶里,就有一個黑影從頭頂落下,喳喳叫起來。
緊跟着,又有幾隻張着嘴巴搶食。
這些小傢伙,正是王滿銀一個多月前從疙瘩嶺撿到的幼鳥,名字叫伯勞,現在已經會飛了。
別看伯勞個頭不大,在後世卻被稱為“雀中猛禽”或者“屠夫鳥”。它們日常食譜里除了各種蟲子外,還會捕捉老鼠、小鳥和青蛙蜥蜴之類的動物。
伯勞很聰明,捉到食物吃不完的話,會掛在圪針上晒乾當做儲備糧。
有時候人們會在樹枝上看到懸挂的風乾田鼠,想當然以為是田鼠自殺,其實只是伯勞的儲備糧罷了。
正是想到這一點,王滿銀下一步把幾隻伯勞鳥帶到空間裏放生。那裏邊螞蚱很多,可以給它們提供食物。
接下來,王滿銀開啟了投喂模式。他每釣到一條小魚,立刻就有一隻伯勞伸着脖子搶食。
結果,自己釣的魚根本供不上幾個小傢伙吃。
正忙着,聽到下邊有人喊。
“滿銀,滿銀!”
村裡人都知道他家三隻土狗厲害,所以登門前需要喊幾聲。
隔着茂盛的馬茹子灌木叢,根本看不到是誰。王滿銀忙走到場畔邊沿看去。
原來是同村的王石娃,聽名字像個孩子,其實是王連順大哥家的兒子。論年齡比王滿銀還大幾歲,現在也在廠里上班。
“石娃哥,伱來了?”王滿銀忙把對方讓到樹蔭下。
而後,他又從窯洞裏搬來椅子,順便拿了個大甜瓜遞過去。
“不用,我不吃,”王石娃退讓幾次后,只能抱着甜瓜啃起來。
“滿銀,你家這院子拾掇得美太太的,到處乾乾淨淨,看着就舒心!”吃了幾口甜瓜,王石娃又稱讚道。
“還行,主要是蘭花勤快,平時都是她弄的。”
大中午的,過來肯定有事兒。不過對方沒提,他也不好詢問。
半個甜瓜下肚,王石娃還是說出來意:“滿銀,你上午講的,想從廠里找兩個人學開汽車,你看我行不行?”
前段時間,田潤生和金波兩人順利通過考試,拿到駕照。現在廠里往黃原市送過省事許多,兩人直接開車就行,不用再專門招司機。
為了以後運貨方便,王滿銀準備再買輛卡車,所以打算招兩個人當學員,不過這次直接從工人裏邊挑選。
上午,他特意在廠里說了一下,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有人找上門。
關鍵這人選……王滿銀在心裏打了個叉,年紀太大了。
“石娃哥,你今年都四十多了吧?”
他只知道王石娃比自己大,具體大幾歲真不知道。
“四三年的,屬羊。”
“不是……石娃哥,學車還要參加理論考試的,需要背誦很多東西。你這麼大年紀,記憶力行不行呀。”
略微停頓后,王滿銀又問了個關鍵問題:“你高小畢業沒?”
他可是記得,當年在自己加入二隊前,王石娃當過一段時間記分員的。
只是王石娃認識的字太少,給人記工分時經常寫別字,甚至畫幾個圈圈,弄得別的社員看不懂,最後經常工分吵吵起來。
還有一次,更是在村裡鬧出個大笑話。
王進財當時擔任飼養員,一天牽着生產隊的黃牛外出“找牛”。
“找牛”是石圪節公社這邊的土話,指的就是給牛配種。結果王石娃根本不會寫找字,直接在記工本上化了個圈圈和叉叉。
等後來當眾評工分時,他直接念到:“王進財外出日,牛一天,掙8個工分!”
惹得社員們哄堂大笑,最後流傳了很多年。
所以對於王石娃的學習水平,王滿銀非常懷疑。
倒是對方有些不自知回答道:“滿銀,我雖然沒上過學,但是參加過吳(非錯字)八年村裡舉辦的掃盲班,相當於高小畢業,現在家裏還保存有畢業證,不信我等下拿給你看。”
聽到這話,王滿銀很無語開口道:“石娃哥,這我相信。不過你覺得參加幾天掃盲班,能算高小畢業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