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又賺了500多
果然,他昨天的選擇沒有錯,跟着揚哥混,就是賊吃香。
二人上了岸,穿好衣褲,各自提着一網海參,開始朝漁港方向趕。
由於是早上,時間不過九點,路上人不多,所以這一次,倒是沒有像昨天捕小青龍那般,總有人投來羨慕的目光。
但到了漁港,漁民一多,丁少揚便又成了目光地聚集點。
“這得快有十斤刺參了吧,老丁家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昨天撈了一窩小青龍,今天居然還能有這麼好的運氣。”
“真是老天爺喂飯吃啊,這孩子。”
“連老劉家的文斌也撿了幾隻刺參,還有一隻小青龍,這還像話嗎?!!”
“這兩娃不都是好吃懶做,沒什麼上進心,只會學二流子的嗎,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勤奮了?”
“這簡單,大學沒考上,年紀又大了,再過兩年就得結婚娶老婆,再不努力好好乾,將來誰家的女娃能嫁給他們。”
“張姐,你家珍茹不跟少揚走得挺近嘛,年紀相仿,長的也都不錯,說不定將來能成呢。”
“老李,你少給我胡說八道,我家珍茹考上了大學,將來大學畢業工作包分配,在城裏工作,她有大好前程,哪看得上一個漁民家的孩子。”
一個體型乾癟的漁婦,毫不留情的反駁回去,一句看似調侃的話,卻把她搞得一臉晦氣,賣魚都少了幾分熱情。
劉文斌聽到張紅艷的話,卻不高興了。
說他揚哥是漁民的兒子也罷,這是事實,不可否認,但為什麼要一副極其瞧不起漁民的模樣。
難道她就不是漁民?她丈夫也不是?
都是同一種人,居然還貶低另一方,典型的只敢欺軟怕硬。
劉文斌恰恰最討厭這種人,當然,看餘珍茹的母親,張藍花,也早就不爽,因為她嫌貧愛富這點,經常會在揚哥面前體現的玲離盡致。
把目光掃過去,劉文斌就要開口,好好反擊下這漁婦。
可沒等他開口,就被旁邊的丁少揚打斷:“祖輩們曾經說過,唯小人和女子難養也,咱們堂堂大老爺們,你跟她置什麼氣。”
“少揚,可她都不止一次對你進行人身攻擊了,要再忍,咱們就真成孫子了。”
丁少揚:“那是世俗對咱們的看法,是不是孫子,你我心裏難道還能沒有數。”
劉文斌:“……”
這不像少揚啊,居然會那麼和氣。
為了區區一個餘珍茹,真值得忍受未來丈母娘貶低一輩子?
“走吧,賣魚貨要緊,時間一場,貨不新鮮,可就不值錢了。”
說完不再理會,朝不遠處的水產商陳叔走去。
至於所謂的餘珍茹,二人純粹就是朋友,丁少揚對她壓根沒感覺。
陳建國大老遠就有發現丁少揚,見他今天又帶來了好貨,自覺的向他招了招手,笑容熱情。
“昨天是小青龍,今天又撿了這麼多刺參,少揚,你這孩子,運氣好得讓陳叔我都羨慕了。”
陳建國叼着一根老旱煙,笑眯眯說道,眼角皺紋老深了。
丁少揚帶笑回:“就是瞎鬧騰,在海底一頓翻找,要不是水性好,照樣也是撿幾個海螺小蟹。”
“嗯嗯,這話沒毛病,聽老丁說過,你水性確實好。一口氣能在海里憋幾分鐘來着?”
“不多不多,也就三四分鐘。”
“什麼,三四分鐘?!!!”
陳叔震驚了,
他記得明明是一分多鐘才對啊,怎麼忽然就增長了三四倍。
還是說,老丁那老疙瘩,欺騙了他?
不過,陳建國卻沒多嘴再問。
他只管收貨。
刺參一上秤,總共是八斤五兩,三隻小青龍也有四斤五,個頭比昨天那幾十還要更大。
刺參價格一斤是五十塊三,小青龍二十塊八。
合計一共為,五百二十一塊一毛五。
掏出一疊大團結,像昨天那樣,陳建國又是利落乾脆給了錢。
然後是劉文斌的魚貨,一共也賣了七十多塊。
接過錢的劉文斌,激動莫名,頭一次拿這麼一大筆巨額,足足七張大團結啊,都給他整不會了。
“少揚,這些錢真的是我的嗎?”
劉文斌抑制不住的興奮,難以相信這是事實。
丁少揚能理解這種心情,在這個年代,十八歲的孩子,手握一張大團結都是巨款,何況還是七張。
“稍微控制一下,劉文斌,你家境也不差,劉叔一個月捕魚能賺一百多,別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丁少揚以一副大人做派說道,給人很沉穩的感覺,實際他昨天賺到五百多塊,也同樣激動了好一會。
只不過沒像劉文斌那樣,把情緒全寫在臉上。
劉文斌覺得有道理,連忙點頭嗯了兩聲,然後學少揚,把錢一折,塞進了褲兜。
不過他還是好開心,-只是跟着少揚出一趟海,就賺了城裏工人差不多一個月半的工資,這種感受,換做任何一個人,他相信都會飄飄然。
同樣,他的心態,在這一刻有了改變。
決定以後要好好跟着少揚。
畢竟少揚一次性能在海里潛水個三四分鐘,擁有這種非人類般的水性,那他只要一下海,必然肯定就有不少收穫。
可他也有擔憂,少揚能幫他一次兩次,這算對朋友的照顧,很正常。
但今後要一直粘着他不放,總跟在他屁股後面,一旦次數多了,自己在揚哥心裏,會不會演變為一條只會吸血的蛀蟲呢?
讓人厭恨的事情,劉文斌可干不出來。
所以哪怕是抱大腿,他也希望能實現自己的一些價值,要好處全讓自己佔了,他總有一天會被揚哥給無情拋棄。
可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到一個解決的好辦法。
丁少揚倒沒那麼多想法,九點多,回到了家,第一個看見的是二嫂。
八仙桌上有兩碗飯,是番薯飯,番薯多,大米少。
還有兩個素菜,一個土豆絲,一個青菜,都像是水煮出來的,看不見多少油花。
儘管漁民靠海,能以捕魚為生,每個月收入,比城裏的工人工資都要高一些,但崇武村的漁民,大多都沒地,糧食都得自己花錢去供銷社買。
而這個年代,年輕人都不捨得花錢,更何況是老一輩,自然一日三餐,大多都是以吃番薯飯為主。
番薯產量高,價格低,還能填飽肚子,哪個農民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