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平陳策略
(作者註:長孫晟平突厥的策略發生於公元581年,而高熲滅陳的策略在公元587年提出,由於小說要在400章完結,而本書要描述的很多主要角色都在581年去世,因此這裏對隋朝建立后八年的大部分內容都沒有寫)
林炎回到長安后,獨孤流光已經下葬了,而林炎只能帶着遺憾為獨孤流光守孝,林炎辭去了一切官職,決心為獨孤流光守孝三年,而林炎的一切職位,都交給了宇文長林。
五年後,大興城中。
宇文長林已經二十八歲了,而他和蕭岑是好友,隋朝又對西梁宗室給予了優厚的待遇,因此宇文長林成為了楊堅身邊的好幫手。
楊堅對突厥頻繁南侵的問題感到十分頭疼,宇文長林坐在他身邊,楊堅問
“長林,你知不知道為什麼突厥要打我們?”
宇文長林說
“突厥說打我們,是為了給前朝復仇,依我看,不是如此,他並不是帶着復仇的情緒過來攻打我們的。”
楊堅“那是為什麼?”
宇文長林
“他們此前跟周有過聯姻,所以向周勒索禮物,而齊國在的時候,他們又不斷攻打齊國邊境,勒索齊國錢財。這些過去的事件表明,突厥只是想敲詐我們華夏大國,誰跟他是朋友都不重要。”
楊堅“你有打敗他們的辦法嗎?”
宇文長林
“我沒有打敗他們的辦法,但是我可以推薦一個人,他有打敗突厥的辦法。”
楊堅“誰?”
宇文長林道
“一箭雙鵰!長孫晟!他去突厥的時候,突厥沙缽略對他頗為傲慢,要長孫晟表演弓術,長孫晟一箭雙鵰,令突厥人心服口服,他在宇文贇那時候,就出使突厥了,因此他對突厥的山川地理都很了解。”
楊堅“啊!哎呀,我才想起長孫郎!快快快,召長孫晟來,朕要同他商量擊敗突厥的大計!”
長孫晟帶着上書回到了長安。
“陛下!這是我的上書!突厥屢屢犯邊,如今獻上制勝策略!”
楊堅親自來接上書,他把上書打開,長孫晟說
“如今諸夏雖安,但是戎虜依舊作梗,現在興師討伐,恐怕還不是時候,放任不管,他又不斷來襲擊我們。因此我們應該周密計劃,策定一套制勝方法!突厥達頭可汗相對於沙缽略來說,兵力強大,但是地位低下,名義上雖然臣服沙缽略,但是他們的矛盾很嚴重。我們只要稍加離間,他們必定自相殘殺!此外,處羅候是沙缽略的弟弟,雖然詭計多端但是勢力弱小,所以他總是拉攏突厥國人,得到愛戴,卻因此也遭到了沙缽略的猜忌。”
“此外,阿波可汗首鼠兩端,他站在沙缽略和達頭之間,因此,我們應該遠交近攻,離間強大勢力,聯合弱小勢力。先派使節找到達頭,勸說他與阿波聯合,這樣沙缽略必將撤軍防備達頭。我們再結交處羅候,派出使節聯合奚、霫等部族,迫使沙缽略防備突厥左方。使其首尾猜忌,上下離心,十多年後,我們再乘機討伐,定可一舉平定!”
楊堅把上書翻到最後一頁,裏面居然是長孫晟畫出來的突厥山川地理圖,他大為驚奇
“長孫晟!你的提議,朕全部採納!立刻派太僕卿元暉出使達頭,說明利害!再任命長孫晟為車騎將軍,出使奚、霫等部族,聯絡處羅候,讓突厥自相殘殺!”
楊堅又問高熲
“昭玄,去年梁國的安平王蕭岩帶着十萬百姓和官吏投奔了陳國,而朕因此下令將後梁廢除,封梁國主為莒國公,如果梁世宗(蕭巋)還在的話,絕無此事啊。昭玄,如何平定南陳呢?”
高熲道
“陛下,長江以北的地區,天氣寒冷,田裏的莊稼收穫會比較晚一些;而江南地區的水田莊稼成熟的早一些。因此我們應該徵調少量軍隊,聲言襲擊江南,他們必然屯兵防禦。這樣足以讓他們耽誤農時。等到對方聚集了軍隊,我們便可以解散軍隊。如此不斷地反覆,他們就會習慣下來,屆時我軍再發動大量的軍隊發起反攻,他們肯定不會相信。這樣趁着他們猶豫的時候,我們就到了長江對岸了。”
高熲笑道
“哼哼,此外,江南水淺土薄,房舍都用茅竹搭建,所有的儲存都不是藏在地窖中。我們只要暗中派人借風縱火,焚其儲積,等他們重修后再去焚燒,這樣,不出數年,他們必然力竭財盡。”
楊堅道
“好!就採納昭玄的計策。”
虢州刺史崔仲方建議道
“陛下,如今必須在武昌以下,在蘄、和、滁、方、吳、海等州增加精兵準備進攻的籌劃;在益、信、襄、荊、基、郢等州立刻建造舟船,同時盡量壯大聲勢,做好水戰的準備。蜀、漢在長江上流,是要害之地。陳雖然在流頭、荊門、延州、公安、巴陵、隱磯、夏首、蘄口、湓城準備船隻,但最終還是要把兵力聚集於漢口、峽口,通過水路與我們決戰。”
“如果陳國認為我們只在長江上游部署重兵,因而命令精銳前往上游增援,我們在下游的將帥則可以尋找機會橫渡長江,反之,我軍上游精銳可以順流而下,鼓行向前!陳國雖然有九江、五湖之險,但是如今陳國上下歌舞昇平,早已離心失德;縱使有三吳水師、百越之兵,也是徒勞無功而已。”
楊堅說
“好!任命崔仲方為基州刺史,部署滅陳。”
楊堅起身,道
“朕,作為天下百姓的父母!怎麼能因為有長江天險而不去拯救他們呢?即刻命令長江上游各州!建造戰船!朕,要大張旗鼓地替天行道,進行討伐!有什麼可以保密的?我要把造船剩下的碎木片投進江中,使其順流而下,如果陳國害怕,改過自新,我還能要求什麼?”
楊素來到永安,他開始統帥益州的十萬兵馬,準備部署在長江上游,攻打陳朝,他建造了一種新的大船,大船名為“五牙”,又在船上建五層樓,設置六根拍竿,每艘船可載兵八百人。而次一級的戰艦名為“黃龍”,可載一百名士兵。
楊素看見這些大艦下水,道
“嗯,看來,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