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後堂論經

第三章 後堂論經

無名師祖跏趺安座,微笑看着眾僧,“今見汝等,吾心慰之。僧眾日新,佛法長存。吾閉關多年未睹世事,不知今日汝等何所修持?”

靜清方丈:“我佛有經三藏,小僧每日誦經不輟,不敢懈怠。”

其他長老僧眾:“我等也是如此。”

“三藏之名謬矣。”無名師祖豎掌當胸,溫言道:“昔聞吾師教導,經雖名三藏而實非,律、論二藏非佛所傳也。釋迦牟尼佛所傳者唯經一藏,律論皆後來僧人所著,以解析佛祖之意,非佛祖所傳,亦非佛祖之本意。故汝等當勤習真經,律論參考輔助可也,可看可不看,更不可當真經修習。經可度人,而律論不能。不可不慎。”

眾僧嘩然。

待稍後平靜,無名師祖又言:“真經雖一藏,亦有主次,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乃是萬經之首,佛法之總綱。其他金剛、欏嚴各經皆不及也。故學佛法必勤修此經。”

眾僧踴躍拜謝。

靜清方丈又問:“研習經書就是學佛的全部功課嗎?本寺傳承中還有打坐,雲遊的功課,不知有何作用,請師祖慈悲,訓示我等。”

無名師祖看向眾僧:“汝等謹記,誦經自是修佛之途,重在學法悟法明法,明法而後更須實修。不實修則如空中樓閣,水中之月,終不得成就。打坐是實修之法,雲遊亦實修之法也。不可輕忽。瑣細如每日洒掃、耕作、洗衣、做飯,皆有實修之道於其中也。所謂‘行住坐卧不離這個’,‘這個’二字,即實修也。不可因微小而輕視之。待凡心盡去,則時時處處皆是修行。如此修持,終可得無漏圓滿也。”

說到此,忽心馳神往,看向外面天空:“吾今次出定,遙想吾師當年之言,忽有所悟。苦修雖有所得,然終不得成就,當革故鼎新,別開生面。今決定重入俗世,再次紅塵煉心,佛性百鍊。以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終得超脫。汝等以為如何?”

靜清方丈立即反對:“師祖身份如此尊貴,怎麼能夠再去受世俗污染。萬萬不可啊,請師祖三思。”

長老們紛紛勸告:“俗世多嗔多欲,情痴恨海,凡人都被名韁利鎖所牽絆,因果循環輪迴不休,稍有不慎,即墮地獄。躲開還來不及,何必身蹈險地。師祖還請三思。”

僧人們都很是驚訝,議論不止。

稍停,無名師祖堅定言道:“一切外物,皆浮塵耳。豈不聞佛經言‘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當作如是觀’乎。未成道前,一切皆空。又有何不舍。吾意已決矣。汝等可有所言否?”

勸喻無果,眾僧無可奈何。只能開始為師祖下山之事出謀畫策。

最後,靜清方丈忽然想起一事:“師祖若下山,就先要解決身份的問題,還有要學會現在的語言穿衣以及習俗。前幾日山下城中,有一孤兒名叫王符,考中煙海大學,擺酒慶賀之時,收養之人卻因病離世。少年世上再無親人,心灰意冷,意欲出家。現已收為俗家弟子,在前院隨小沙彌做些雜役。如果他真心出家,那麼小僧就收他入門牆之內。而師祖正好用他的身份,先下山進大學學習,遍習塵世歷史人文百工,以求早日世事洞明,看透俗世規則。待畢業后再投身紅塵,鍛煉佛心。豈不一舉兩得,各取所需。”

師祖稱善:“可喚此人前來一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隱修五千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隱修五千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後堂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