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破

元破

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定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即現今BJ)達六年。1272年初,元軍先攻樊城,再攻襄陽。襄陽守帥呂文煥經七年之浴血抵抗,終感絕望,遂率部投降。荊湖都統范天順不願降敵,不屈而自縊身亡。

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顏督諸軍,分水、陸兩路大舉南進。左軍由合答節度,以劉整為前鋒,由淮西出師。伯顏本人與阿術領右軍主力。十二月,元水師入長江,攻克宋江防要塞陽邏堡。宋漢鄂舟師統帥夏貴遁,漢陽、EZ宋軍紛紛以降。伯顏分兵留阿裏海牙經略荊湖,自領水陸大軍順流而東,以呂文煥為前鋒。宋沿江諸帥多為呂氏舊部,皆不戰而降。

元軍一路南下,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着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着進封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

元軍統帥伯顏繼續對二王窮追不捨,於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改號為“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為楊太后,加封弟弟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大將,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後為左丞相)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並組織抗元工作。

公元1277年,福州淪陷,南宋眾將奮戰未果,終被元將張弘范率軍攻至崖門,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公元1279年,元軍猛攻,宋軍大勢已去,已無法抵擋元軍。陸秀夫背帝投海,數十萬將士亦相繼跳海……此戰後,宋室覆亡,元軍遂統一全國。

某臨江小城,此刻正是傍晚時候時分,天空殘陽如血,一片炫紅,有令人頭暈目眩之意。城門處,已無兵士把守,雖如此,城樓下卻無人走動;門口大門亦破敗不堪,鐵環也是銹跡斑斑;而城內昔日繁榮熱鬧之街道,現今已是一片凄涼景象,兩旁房屋數雖多,卻無幾人居住。此刻,只有零星幾盞油燈,飄來些許昏暗光芒……

城樓上,一白衣老者,發須如雪,雖是年老長者,但是精神矍鑠,雙目中卻露出一股憂愁,只見他雙手放至背後,巍然站在城牆口,雙眼直視天空。此時,殘陽已不見,只有幾片霞雲仍在飄蕩,直到夜色覆蓋整個天地。

白衣老者仍屹立不動,口中卻吟道:“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吟完,白衣老者發出幾聲輕嘆:“想當年岳將軍救國抗金,何等英勇!如若不冤屈而死,大宋何以至此地步!現岳將軍已仙去,蒙古韃子入侵中原,追擊流亡之宋室,只嘆當今已無此驍勇善戰之將;只恨國亂無明主,奸臣只知害國;國破即亡,無可奈何天之命也……”說罷,白衣老者仰天長嘯,聲如洪鐘,響徹在此般寂靜夜色中。

許久,白衣老者輕拂衣袖,身體往前一躍,從城牆上如燕輕盈落地,隨即在空中跳躍幾下,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血殺帝王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血殺帝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