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之亡

吳國之亡

景元四年,曹魏大將軍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大軍全力滅漢,季漢滅亡后,司馬昭受封為晉公,次年又進爵為晉王,到了來年八月,司馬昭發夢說曹氏與夏侯氏於夢中要誅殺自己,果然沒幾日,素來體魄健康的司馬昭便突發疾病,不能開口說話,其子司馬炎立刻去找水鏡詢問,誰知到了第二天,司馬昭便莫名而亡。對於司馬昭之死,水鏡早有預感,因為司馬師先是廢掉了魏帝曹芳,隨後又立了,魏文帝曹丕在世諸孫中的庶長孫、東海王曹霖在世庶出長子——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到了甘露五年五月,魏帝曹髦因不滿權利被司馬昭架空,便召集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等人商議舉兵除去司馬氏,曹髦還慷慨陳詞道“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王經進諫此事需從長計議,但曹髦不聽,王沈、王業隨後便向司馬昭告了密,而尚書王經卻是不從。

之後,曹髦是親率衛士、奴僕數百人,擂鼓而行欲攻殺司馬昭,途中曹髦先是遇到了司馬昭的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及其部眾,曹髦左右之人怒聲呵斥他們,司馬伷的兵士都嚇得逃走了,隨後,司馬昭心腹——中護軍賈充率軍隊與曹髦在南面宮闕下交戰廝殺,曹髦身先士卒,親自用劍拼殺,騎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濟見此事不好辦,便問賈充該如何是好,賈充就說“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不正是為了今日。今日事已至此,就沒什麼可問的呢!”成濟聞言,立即便抽出長戈上前刺殺曹髦,並把他弒殺於車下,於是,這位才同陳思,武類太祖的魏帝曹髦最終死於非命,曹髦死後,司馬昭找來尚書左僕射陳泰詢問此事該如何了結,陳泰說“當年那位毒士賈詡就是亂國賊子,後來因扶持魏文帝曹丕繼位才得到重用,賈氏一門最是毒辣,晉王若不殺賈充,必遭賈氏禍害!”

司馬昭聞言,卻不肯殺了心腹賈充,不久,司馬昭就以“教唆聖上”、“離間重臣”等借口殺死了曹髦的心腹王經(王經死後,王家又因此分為了兩派),隨後,司馬昭又因群情激憤,誅殺了成濟三族,成濟兄弟不服,光着身子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忘恩負義,最終被軍士從下亂箭射殺!古人言殺降不祥,弒君更是大不詳!當年,義帝楚懷王——熊心被項羽安排遷徙至郴縣,而沿途卻被九江王英布弒殺,最終導致項羽眾叛親離,被劉邦打敗,而九江王英布也沒有落下什麼好下場,今日成濟因賈充之言弒殺魏帝曹髦,自然必受其害!不過,司馬昭卻不是被曹家鎖魂而死,而是被司馬炎所毒死,司馬昭所說的曹氏索命也是中毒長生的幻覺所致,原來,司馬師早死無嗣,司馬昭便把自己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司馬昭在世時常說要把王位還給司馬師,就如當年曹操欲立曹植一般,後來山濤、賈充、何曾、裴秀等人,皆勸說不可廢長立幼,司馬昭這才立了司馬炎為晉王太子,不過司馬炎做了太子后,仍常受司馬昭責罵,司馬昭還揚言要廢了司馬炎,立司馬攸為太子。

於是,司馬炎決定先下手為強,派人毒死了親父司馬昭!而司馬家如此之勢,也自是由弒君引起的災禍。不過如今司馬昭已死,為了穩固局勢,水鏡也不好再說什麼,況且司馬炎此子雙手過膝,有劉備之勢,並且根據五行相生相剋之說,漢為土德,魏為木德,所以才能取代漢,司馬家要想取代曹魏,那就必須是火命,這司馬炎的炎便是火,所以,司馬家想要順利篡位,為了消除弒君帶來的隱患,晉王司馬昭便不得不死,而司馬炎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新的晉王,水鏡雖知其中蹊蹺,也不得不裝作沒看見,這也就為後來司馬家大亂埋下了禍根!司馬昭死後三個月,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禪讓,封其為陳留王,隨後便即位為帝,定國號為晉,並改咸熙二年為泰始元年,來年,司馬炎立其妃楊艷為皇后,到了泰始三年,立年僅九歲的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等到了咸寧元年,司馬炎又追尊司馬懿為宣帝,廟號高祖;司馬師為景帝,廟號世宗;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不過就在這一年,天下竟莫名發生了大瘟疫,而晉之都城洛陽人口也是死亡大半!司馬炎繼位后,為了儘快恢復國力,實現天下大一統,泰始四年,他頒佈詔書中道“為永葆我大晉的江山,現以無為之法作為統領萬國的核心。”同年,其又向各郡國頒下五條詔書“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撫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無為而治是漢初便實行過的,曾經已經驗證過,可以有效恢復國力和穩定局勢的秒策,不久,晉國的人口錢糧是大量的增加,對吳國更是形成了碾壓之勢,於是,司馬炎便動了滅吳之心。

黃武元年初,陸遜在夷陵之戰大破劉備后,魏帝曹丕也於同年九月發兵伐吳,吳主孫權派建威將軍呂范督五軍,以水軍拒曹休,呂范此人從孫家創業時,便跟隨孫策了,而孫家也把呂范當作一家人,後來呂范又同孫策一同攻破廬江,並作為孫策的左膀右臂,助其平定江東,孫策死後,呂范便又輔佐於孫權,呂范先敗后勝,曹魏無功而返,之後幾年,曹魏又數次攻吳,皆是收效甚微;到了黃武七年,鄱陽太守周魴以降魏為理由,誑誘魏揚州牧曹休,曹休中計,率步騎兵十萬人,向著皖城進發以接應周魴,魏明帝曹叡收到曹休之信后,又命司馬懿帶兵前往江陵方向,賈充之父——賈逵率軍前往東關方向,與曹休一同進軍東吳,而東吳這邊,就如當年赤壁之戰一般,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魏軍,“石亭之戰”吳軍大破曹魏,也使得曹魏從此無力再圖東吳之地。

黃武八年,孫權在武昌稱帝,並改年號為“黃龍”,孫權當年聽聞劉叔說西方有凱撒大帝,於是他亦自稱東吳大帝

,之後沒多久,東吳在楚國金陵邑的基礎上,將那座古秣陵城修建改造一新后,孫權便遷都於秣陵,便改其名為建業,希望真如當年劉叔所說,佔據金陵天子氣,以建功立業,而東吳之地也開始流傳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的許多民謠,加上東吳在夷陵之戰後不久又與季漢達成了聯盟,於是東吳的業算是建成了,之後,孫權依劉叔之言開始大力發展水軍,劉叔臨走前,還留下了大量西方的海船圖紙,而東吳的戰船技術經過改良后,更是越來越精良,之後的戰爭中,曹魏在長江中幾乎是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而孫權也乘機開始大力發展海船,之後的日子裏,東吳的海船北抵遼東,南至南海諸島,可以說是打敗天下無敵手,直到曹魏滅蜀,晉朝建立后,晉國得到了益州大量的水軍人才,王濬在益州練兵近十年,方能與吳國一較高下。

由於孫權學習了五禽戲之後,其身體是越來越好,到了赤烏四年,他的長子孫登竟先他一步去世了,孫權共有七子,其次子也死的早,於是,孫權的第三子孫和很快便被立為太子,可是沒過多久,年近60的孫權竟又封了四子孫霸為魯王,孫權非常寵愛孫霸,還允許魯王的服飾儀仗全部按照太子的標準來,東吳官員因此是紛紛上書說不可廢長立幼,孫權聽聞后,便讓太子與魯王全部出宮,並允許他們開府建衙,選拔自己的官僚隊伍,當時,陸遜、顧譚、吾粲、朱據、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步騭、呂岱、全琮、呂范之子呂據和孫弘等都支持魯王,孫權也怕重蹈袁尚和袁譚之覆轍,便最終廢了太子孫和,賜死了魯王孫霸,而那位曾在夷陵之戰中,打敗了劉備的東吳名臣——陸遜,也因捲入這一事件而遭到孫權的斥責,最終憂憤逝世,於是,東吳四大姓——顧、陸、朱、張,也因此損失了大量子弟,如同當年失了周瑜、太史慈一般,孫權消滅了這些隱患后,也是心滿意足,隨即,他就立了第七子孫亮為太子。

太元二年四月,孫權在建業病逝,年僅十歲的孫亮順利即位,並由諸葛恪、孫弘、孫峻等人輔政,曹魏大將軍司馬師乘機發難,曹軍兵分三路,與吳國爆發了東興之戰。魏東路軍這邊,以司馬昭為都督,率領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以及征東將軍胡遵等領兵7萬,直逼東興;吳國這邊以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東興之戰,魏軍大敗,死者數萬人,東路軍都督司馬昭也因此被削去了爵位。東興之戰後,託孤首輔諸葛恪因大敗曹魏,被吳主孫亮進封為陽都侯,並加封其為丞相,兼荊州、揚州牧,總督中外諸軍事,諸葛恪此後便變的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建興二年三月,諸葛恪不顧眾人反對,徵發二十萬人伐魏,結果此去吳國是損兵折將,毫無建樹,待到諸葛恪被詔回建業后,依舊是我行我素,傲慢無禮,宗室孫峻等人不久便設計殺了諸葛恪,之後,吳國大權便落入孫峻手中,三年後,孫峻病死,其又將權力交給從弟孫綝,待到了太平三年,權臣孫綝竟廢黜了吳主孫亮,並立了孫權的第六子孫休為帝。

不久,權臣孫綝便被吳主孫休聯合張布、丁奉等人殺死,孫休在位期間,採取修養生息的政策,吳國國力也因此恢復了不少,可惜就在季漢滅亡后的第二年,孫休也於太平三年病逝了,孫休病逝后,吳左典軍萬彧便向當時握有實權的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了前太子孫和的兒子——孫皓即位,此時正值交趾叛吳降魏,國內人心惶惶,為了安撫人心,吳國眾官員也覺前太子孫和的兒子比較合適,孫皓繼位后,施行了不少的善政,但不久后,孫皓的性格便發生了大變,原來自司馬炎篡魏建晉后,為了一統天下的夢想,司馬炎便苦求破吳之策,此時吳國尚有陸抗、陸凱等重臣苦撐,有人就提議給吳國送些五石散,原來當年張仲景為了治療瘟疫,發明了寒食散這個藥方,而寒食散主要是由五種石頭做為主葯,而後來就有人發現隨着這五位主葯的劑量增加或減少,竟可使人神明開朗,體力增強,於是,便有人將此方改名為“五石散”,專門賣於那些達官貴人,而最早食用此方的名士便是何進的孫子——何晏,何晏耽聲好色,他食用了此方之後,發現此方有“壯陽”之用,於是此藥名便漸漸傳來了。

吳主孫皓得了此葯后,一開始確實是神清氣爽,體能增強,但時間長了,人的性格便如那五石藥性變的燥熱繪烈,孫皓吃了五石散后,便有些迷失自我,此時的東吳已完全處在晉國的包圍里,然孫皓還主動去攻打晉國,此消彼長下,吳國國力是越來越差,由於孫皓性格大變,東吳丞相步騭次子,西亭侯、昭武將軍步闡受孫皓徵召,前往都城建業,步闡家三代人守衛西陵已有四十餘年了,如今接到命令要他離開西陵,步闡怕是有人在孫皓面前誣陷他,欲對自己不利,於是步闡舉西陵城投降晉國,司馬炎在洛陽見到其送來的人質,便立即派遣荊州刺史楊肇,率軍前往西陵迎接步闡,又令車騎將軍羊祜率步軍攻打江陵,以救援步闡。而吳國這邊,也立刻派遣陸抗率軍攻打步闡,就在陸抗布好大陣時,誰知其手下將軍朱喬、左營都督俞贊竟也向晉國投降了,陸抗得信后,認為晉軍必定會依據俞贊的情報,攻擊吳軍中最弱的外族部隊,於是他將計就計,改派精兵守候,最後也如陸抗所料,晉軍被殺得大敗,西陵城也被吳軍攻破。

西陵之戰後,晉軍不敢再小覷陸抗,吳國也因此得以喘息,然孫皓也不知是不是吃多了五石散,他竟以為晉國不過如此,於是他又幾次對晉國用兵,可惜卻是徒耗國力,此時也正值晉國後方鮮卑作亂,加之賈充等人反對繼續攻吳,吳國與晉國之間的戰爭也被拖延了下來。天紀三年,王濬上書水軍已成,於是司馬炎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其中,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以及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而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新練的水軍從益州延江而下。此時東吳方面,陸抗已死,而國中也是上下離心,無人領軍,很快,王濬所率的舟師,便抵達建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便反綁雙手,令人抬着棺材,來到西晉軍前投降,東吳也就此滅國,三國鼎立之後,吳國靠着建業城中龍脈最晚亡國,也算劉叔給了孫吳兩家一個交代,東吳亡國后,一部分宗室隨意孫皓去了洛陽,一部分懼怕被殺,便向南加入了張家的五斗米道。

後來,孫皓以及東吳降臣到了洛陽,孫皓上朝向司馬炎行禮稱臣,司馬炎笑着對孫皓說道“朕在這裏設置座位等待你很久了啊。”孫皓聞言,回道“臣在南方時,也設置了一個座位等待陛下。”司馬炎笑而不語,便封了孫皓為“歸命侯”,而在三國亡國的君主中,其爵位最低的,只是孫皓這一句戲言,沒想到多年後便一語成讖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叔修仙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劉叔修仙記
上一章下一章

吳國之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