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6 老天不負有心人
中秋後的一天,同知萬剛、南漳知縣袁儒忠和樊城知縣黃秩五正在州衙向宋啟愚彙報屬縣的受災和生產恢復情況。宋啟愚認真地聽完,皺着眉頭說:“今年這場洪水,糧食減產是肯定的,老百姓的生活也會受影響。咱們得想辦法開源節流才行。我已經讓鄺先生和曹可用在檀溪邊開建磨坊了,後面還會再建造幾座大型工坊,以刺激生產,恢復經濟。接下來,咱們這幾個父母官也得經常往地頭跑一跑。還可以讓戶司把餘糧銷到其它地區去。再組織農戶在冬播前搶種一茬蔬菜,以增加收入。除此之外,現行政策不做改動,讓老百姓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還有就是,今年的石堤只修到了普陀庵,等冬播過後,我們還得繼續籌款修堤。水患不解決,我襄陽的百姓就沒有好日子過呀。”宋啟愚站起身,抱臂來回踱了幾步,又說:“至於節流嗎,我想在裁撤駐軍方面做做文章。這是州里最大的一塊開支,幾位以為如何?”萬剛想了想說:“這恐怕不易。一則城防治安都要靠軍隊來維持,一旦鬧響馬,咱們還得讓他們賣命的;二則城防軍名義上受地方節制,但實際上卻只聽朝廷和省撫的調用。人家可不一定買我們的賬呀!”袁儒忠也說:“是呀,大人,我們南漳雖然只有二百多城防兵,可他們的軍司馬卻經常不執行本縣的律令。有時,他們還會整些么蛾子刁難本縣。”黃秩五則憤憤地說:“其實,那些**除了吃拿卡要,擾民害人外,正經的好事就沒幹過幾件。靠他們治安,恐怕是越治越不安吧。而且,他們吃空餉也很嚴重。以樊城為例,實際兵員只有二百多,可他們的名冊上卻有五六百人,是該仔細查一查了。”宋啟愚點點頭說:“其實,朝廷也早有裁撤冗軍的意向,只是缺少理由。現在,我們正好可以大災之後難以養兵為由上書朝廷和省院,砍掉他們的空額。另外,市集的管理也不能再交給城防軍,以減少他們禍害地方的空間。”萬剛捋着鬍鬚說:“好倒是好,但地方治安怎樣維持?”宋啟愚略加思索說:“我們可以用防洪防災的名義組建一支警巡隊,既保障江防,又維護治安。”幾位屬員覺得此法對地方有益,隨沒再提出異議。會議結束前,余允文呈上了記錄文稿。宋啟愚先在後面簽了名,又傳視眾人。萬剛幾人在仔細閱讀後,覺得沒有疏漏,也在後面附了名。
這時,吳襄從外面跑進來,稟報道:“大人,省里來人了。”宋啟愚忙問:“來的是誰?現在哪裏?什麼公幹?”吳襄答說:“是戶部主事文大人和兩個書吏。他們已到州衙大堂,說是來統計州里的茶園田畝和茶葉產量還有受災情況的。”宋啟愚聽后,微微一笑,似是自言自語,又象對眾人說道:“看來,要讓他們失望了,本州根本不產茶。”他又向幾位屬官略一拱手說:“諸位大人,隨我到前堂接待三位省官。接下來的田畝統計和數值核驗就有勞幾位大人了。”
走出二堂前,宋啟愚轉身對吳襄說:“長白,你和天錫立即着手招募一支警巡隊,人數不必太多,紀律一定要嚴,由你們兩個管帶。這支隊伍不是軍隊,只配備棍棒和短刀,待訓練成形后,專司城區治安和日間巡邏。”吳襄趕緊抱拳拱手,應諾了下來。
對於招募人員、訓練隊伍,吳襄和余天錫可以說是輕車熟路,再加上宋啟愚親自製定的警巡條例和訓練綱要,一支五百人的警巡治安隊很快便組建起來。從此,襄陽城的老百姓每天都能看到幾百名警巡排着整齊的隊伍跑過古城的大街小巷。他們還會嘹亮地呼喊:“我們吃誰的飯?我們吃襄陽父老的飯。我們穿誰的衣?我們穿襄陽父老的衣。我們聽誰的命令?我們聽襄陽父老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