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循規蹈矩

第四章 不循規蹈矩

1

總說不能熬夜,前提是能睡好覺,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做

凡事都有例外

昨天搬家,從1樓到5樓,來來回回十多趟

也沒怎麼樣

反倒讓我體會到久違的“第二次呼吸”(1)

就是上初一的時候

每次體育課,踢完球

總是臉蛋紅撲撲,渾身燥熱,呼吸急促

頭腦興奮,心跳加速

多麼懷念當時的無邪啊

(想起了沈騰語錄:“打敗你的不是天真”)

(1)第二次呼吸:生理學和體育術語

這是我前兩年買的體育詞典里發現的

好奇之下,一查,原來就有點像北歐某個國家的一個詞

SISU,翻譯成漢語,就是西蘇

先說,第二次呼吸——

當“極點”出現以後,以頑強的意志堅持跑下去,同時加深呼吸,調整速度,經過一段時間后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新感到輕鬆有力——這個生理現象

而,此處的極點——訓練不足及體適能狀態較低的人,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造成乳酸堆積,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跑下去的感覺,這種現象稱為“極點”或“撞牆”——簡單點,就像臨界點。

我以前是深有體會,但是不知道原來還有科學依據。

而這一點,正是我喜愛跑步的原因。

尤其是在高三,讓我度過如此難熬的一道坎。

別人都是鯉魚躍龍門,我有點像毛毛蟲變成蛹;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挺了過來。

而,大一,在太原科技大學的圖書館裏,以及各位老師同學的潛移默化下,

我成功地從蛹蛻變成了蝴蝶。這屬於精神上的洗禮(昨晚朋友跟我聊疫情反覆時提到的一個詞

——原文如下:這次過後大家都是經過洗禮的ren;我回答道:嗯嗯,咱們這一代,經歷不同尋常。前面還提到以後將要面臨的局面,我的表述是與狼共舞吧)

或者說精神啟蒙也好,就是忽然感覺自己和以前不一樣了。

這裏說一下《天道》這部電視劇,其實對我的啟發、啟迪也很大,而且是熬夜看完的,但是也沒有給我一種換了個人的感覺。

我記得這個感受,是在一位名叫Zaki的黑人外教的課堂引領下,似乎是問我們上了大學之後,覺得有什麼收穫。我當時就總結出來上面這種感想。

確實,人們說大學是象牙塔,為我們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30,而立,經歷了人生的兜兜轉轉,職業之路逐漸明晰,

對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父母的衰老,親戚、朋友、舍友、同學的婚禮,疫情的打擊,)對人生的無常,體會更直接了。以前(從初中到大學畢業工作的前幾年,基本都是從書中、視覺藝術中體會到的)感受過於膚淺,雖然每當看到故事的結局(無論悲喜),總有一種失落感,彷彿自己如主人公一般,結束了,接下來做什麼,卻又沒有明確的計劃和目標。

也即時,經歷過了魯迅先生所說的“《吶喊》、《彷徨》”和郁達夫的“《沉淪》”。

轉折點就出現在大四,當時以為自己學富五車,無所不知,

進入了社會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無知。

幸也?不幸也?

身在福中不知福,豬八戒吞人蔘果,

總覺得有些遺憾,但又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世事洞明皆學問啊

跑題了,這知識都學雜了,情感和思想也是一團糟

有句名言說的好,忘了誰說的

好像是馬克吐溫

年輕人從來不相信自己會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

哎,我們不可能一直是8、9點鐘的太陽

循環、輪迴,

我們終究是要離去的

忍不住想起朱自清的《匆匆》:“可是,平白的,我們為什麼兩手空空的走這一遭呢?”

是啊,這又回歸到哲學上的“人生的意義”了。

我從高二左右就想好了,其實

無論怎樣,活在當下、助人為樂都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由於個人能力有限,我的目標群體從單純的普羅大眾,

回歸到以家庭為中心了

畢竟,窮則獨善其身嘛

照顧好自己、父母,親戚、朋友,以後有可能還有女朋友

所以,先把基礎打好,這樣發展起來會更順利

不至於像去年一樣,把自己給深陷進去,過猶不及,凡事適度啊。

所以說,這兩年,是我精神上的第二次蛻變,

第一次,用蝶變來形容,這一次,

換個詞,李白有句詩:“大賢虎變愚不測”

之前在長春的重慶路上,有句廣告語:“豹變”

至今記憶猶新,

怎麼說呢,人一直在變,只不過,有的時候,經過頓悟,人的變換會很大,令人吃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飲星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飲星河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不循規蹈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