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離開臨海城
吃好喝好,張啟明拍拍肚子,打個飽嗝說道:“行了,處理差不多了,朱大哥好好發展臨海城,我們一起努力,盡最大的努力讓整個臨海洲富裕起來,也是我這個作為一洲之主的責任。”
朱昌盛心裏那是開心壞了,臨海洲發展起來,那臨海城也跟着受益,到時能養活更多的普通人,只有大量的普通人繁衍後代,才會有大量的靈根者出現:“這個不用明王說,本來就是我的職責,我把我後半生都用在發展臨海洲了,也算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那就一起努力吧!以後有需要幫助的,只管開口,只要我能辦到,絕對不會推遲。”
張啟明保證說道。
“明王大人,以後只要用的着我的地方,只管開口,保證拼盡全力完成。”
朱昌盛紅着臉,有點醉意道。
他對修鍊已經死心了,所以喝下去的靈酒都沒有煉化,享受這種醉意。
“我們還要去碧波城看看,就不耽誤你了,等處理好碧波城,到時有時間再來。”
呂文策打斷兩人的話,事情越早解決越好,免得夜長夢多。
“好,你們有事先忙,我隨時聽候調遣。”
此時朱昌盛才運功煉化酒意,站起身準備送兩人出門。
張啟明提着刀,在朱昌盛的陪同下出了門,四人走到城主府大門口。
“告辭,後會有期。”
張啟明也不是婆婆媽媽的人,出了門口直接飛了起來,快速的離開。
呂文策跟朱昌盛抱拳告辭,帶着劉立也飛了起來。
“我就不送了。”
同時朱昌盛說道。
看着三人慢慢遠去,直到變成黑點到消失,金丹老者才從門後站了出來:“你這麼信任他們?就不怕他們沒本事發展好臨海洲?畢竟帝國都沒能把臨海洲發展好。”
朱昌盛一直看着遠去的三人,頭都沒回,淡淡的說道:“我認識他倆時,他倆什麼都不是,你再看看現在,不說明王了,他那位師兄,別看只有元嬰初期實力,一般元嬰後期修士都不一定能拿下他。
而且他還有一位武修手下,也有武豪境了。
明王能打敗李無劍,李無劍可是當場就度過化神雷劫之人。
能得到帝君賞識,就算我看人不準,那帝君是什麼人?
帝國發展這麼久,封過王嗎?當年跟他們一起打天下的沒有,明王是第一位。
這些我們敢相信嗎?既然他能做到這些,我們為什麼不相信他能發展好臨海洲?”
好像這些話是說給金丹老者聽的,其實他是說給自己聽的,修為只能到此為止了,但是還有一些時間,這些時間他準備好好發展家族,所以他需要張啟明這個明王的幫助。
“現在族裏就你修為最高,我時間也不久了,家族只能靠你了,其實我真不想讓你回來發展家族。
唉!不說了,都過去了,說了也改變不了什麼。”
一想起朱昌盛斷了道途,他比自己即將死去都難受。
“好了,別在這裏傷感了,讓那些小輩看見又要胡思亂想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朱昌盛轉過身,拍了拍金丹老者肩膀,安慰道。
“不說這個了。
我找你想說的是,既然你準備大力發展家族,那你也要留下血脈,你修為高,雖然留下血脈難,但是有靈根的幾率大,而且靈根資質也不會太差。
之前你一心修鍊可以不考慮,現在是時候考慮了。”
金丹老者跟在朱昌盛身邊,一起往回走,一邊嘮叨的說著。
“哪有這麼容易,跟普通人結合,根本不行,跟修士結合,但是我們臨海洲的情況,哪位願意嫁過來?”
朱昌盛皺着眉頭道。
“這個你別管,就你元嬰巔峰的修為,只要你願意娶妻納妾,還是有很多女修願意的。”
金丹老者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吧!你看着安排吧!但是一定是對方自願的,你也要提前把我的情況跟人家說清楚,不能有任何隱瞞,更不能威脅別人。”
朱昌盛嚴肅的說道。
“你是在軍團待久了,根本就對這些不懂,你知道現在對外宣稱一位元嬰巔峰修士準備娶妻納妾,會有多少女修願意嗎?”
不等朱昌盛回答,金丹老者繼續道:“不說練氣期和築基期的,就算金丹期都不會少,有太多的小勢力要找靠山,也有大把的散修找靠山,一位元嬰巔峰修士的分量在我們位面還是很重的。
在我們臨海洲這些中小勢力中,沒有那麼多高階修士,不像軍團里,很多強者聚在一起。
這麼大的位面,不說位面了,就拿我們帝國來說,這麼大的面積,軍團里有多少元嬰修士?
平均下來,幾個城才有一位元嬰修士?
就算道途斷了,能為你留下一兒半女,萬一再出現一位靈根,她們以後的修鍊資源還會少嗎?
繼承一位元嬰巔峰修士的財產,她們會怎麼選擇?”
說著話,兩人已經走到修鍊室門口,朱昌盛停下說道:“好吧!您看着安排,到時我聽您的,現在我準備給家族留點什麼,沒什麼大事就別打擾我了。”
一看朱昌盛這是煩了,金丹老者只好同意了:“唉!這都是為了家族,其實我也不想逼你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可是不這麼做,想要出一位靈根資質不錯的人太難了,現在靈根資質最好的就是你跟士林那小子。
但是士林現在修為低,以後能走到哪一步還不知道,所以只能在你的血脈里想想辦法了。”
修士修為越高就越難留下後代,但是留下後代帶有靈根的幾率大,而且靈根資質還不會太差。
“嗯!我已經想開了,您去準備吧!”
說完朱昌盛推門就進去了,隨即大門一關,金丹老者只好搖搖頭離開這裏,回去安排朱昌盛娶妻納妾的事情了。
看着他明亮的眼睛,和走路的精神,真不像一位時日不長的老人。
……
出了城,張啟明三人直接奔着碧波城去,目的明確,路上一點沒有耽誤,只是呂文策還是一手拿着玉簡,走一路記錄著一路。
從他們剛剛進臨海洲就這樣,一直到現在,張啟明也懶的問,他要願意說,到時自然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