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站穩腳跟

第7章 站穩腳跟

“多謝大人仁慈,今後如有差遣萬死不辭。”

李六魁聽聞可以子女蒙學,當即叩頭不已,連連道謝。

邢承恩臨時改變了計劃。

上島來既要立威還要拉攏,平衡不好掌握,恰好聽到對方說家小都在島上,立馬轉變思路。

知否里邢承恩記得最清楚的台詞就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別看宋朝電視劇里演的人人都在學堂讀書,甚至女子都可以進入學堂,那都是家底殷實之輩才能享受的。

宋朝的蒙學對軍籍出身的人來說根本做不到,對下層人士來說知識是昂貴的。

邢承恩願意讓他們的子女來蒙學,那是天大的福利,只此一策就能收心。

而且邢承恩本來就準備普及教育,現在順手變成邀買人心的手段,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套用短視頻的段子,是不是該來一句老杜拜很欣慰!

接下來的事情一下簡單很多,李六魁把島上之人招呼起來,宣佈了邢承恩的決定,眾人都是感謝,並且把最大最好的房子騰出來當學堂。

邢承恩又順勢利用空間存儲大法忽悠,暫時收攏一批人心。

通過和李六魁聊天,總算知道了他們這夥人的情況。

這群人開始駐守時還算勤勉,也能來回點卯,後來太麻煩就讓家人一起來屯田了。

再後來,上官人走茶涼,他們就成了姥姥不疼爺爺不愛的麻煩,錢糧就難要了。

再後來乾脆斷了頓,只能自謀生路,李六魁乾脆就做了私鹽販子。

看着李六魁謙虛的說自家祖上就是私鹽販子出身,邢承恩還真是沒意外。

《葉適集》中記載:“贛,廣間,常以歲杪販鹽,空聚落往返,號鹽子”。

這一類相對來說就比較職業化了,大都是附近農村之中沒有什麼謀生方式的農民。

因為長期沒有正式的謀生方式,只能夠以販賣私鹽為主,組織的相當嚴密,團隊規模也比較大,人數多的能夠多達百人。

甚至後來這一武裝團伙利用災荒時刻,鼓動當地的農民發動起義,起義隊伍到了十萬人。

後來這些武裝隊伍中的不少人去到了東南沿海地區發展,逐漸的就由私鹽販發展成了海盜。

尤其是兩廣地區的海盜,不僅是組織嚴密,關係網也是相當龐大,他們大都具有比較完備的裝備,大船和小船都有,各種武器也都齊全。

私鹽販買的流程相當的完備,不管是轉運,停藏都有專門的人去負責,甚至還會和官員相互勾結,得到官員庇護的海盜更不會受到打擊了。

毫不誇張的說,宋朝時期沿海的不少海盜群體,都是由此前的私鹽販發展起來的。

相較於販賣私鹽,成為海盜之後,對於整個王朝來說就產生了更大的危害性了,不僅會掠奪過路商人的貨物,更會殘忍的去殺害百姓。

邢承恩之所以基本盤沒選人口多的海南島,而定在人少的琉求就是因為那邊的武裝力量更強。

不說漢黎之爭,那裏可真是海盜窩,還有官軍勢力勾結一起,複雜程度太大,自己基本盤放那裏很難悄悄發展壯大。

澎湖這地方就比較偏遠,琉求不開發的話沒人來這邊,阿拉伯人從泉州直接下廣州了,日本走的是明州路線更不來這邊。

琉求這邊的私鹽販子大部分都是制點私鹽販賣買些糧食養家罷了,就算想當海盜,可離泉州太近,稍微成規模就被滅了。

前些年泉州出了個汪狠人把海盜打的沒了脾氣,大部分南下廣州了。

要知道澎湖列島十幾年前可是海盜窩,現在都駐軍了。

琉求土著也被汪狠人一通收拾,澎湖的餘威還是在的,李六魁現在的糧食都是琉求買的。

這下邢承恩更有信心了。

借天軍威風壓制土著自己更容易開始計劃。

穿越者初期第一桶金怎麼來?網上眾說紛紜,不外乎鹽、糖、肥皂、香水、玻璃等等。

別的穿越者可能會後悔為什麼當年沒好好聽課,邢承恩則是看着小藝面板上顯示的穿越者寶典發愁選哪種合適。

7.92G的電子書資料了解一下?

從土法水泥到無縫鋼管,從土法味精到皮革處理,就算拿出來母豬的產後護理在這時代都是傳家的技術!

宋人喜食羊肉,能把軍馬場改養羊,可是南宋之後只有湖羊供應,平民開始改食豬肉,做法最有名的是東坡肉。

有如此強大的技術支持才是邢承恩敢和時代掰掰腕子的底氣所在!

而且邢承恩發現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原定計劃已經變了兩次,好在大方向沒出差錯。

空間裏裝了不少物資,完全能應付突髮狀況。

存諸空間也是奇怪,除了不能裝活物,邢承恩就沒裝滿過,具體多大真不清楚,感覺是個無底洞。

試過裝活物,出來變成血淋淋的一團,像是去敘利亞轉了一圈,被炸彈摧殘過一般,甚是恐怖。

其他物品放進去沒有問題,蔬果、糧食、肉放進去都沒事,邢承恩懷疑裏邊可能是真空空間。

看到一團血肉模糊的試驗品,邢承恩沒勇氣進去一試……

也好奇的裝過海水,海上都出漩渦了,空間還是無動於衷,無奈只能放棄,再嘗試自己就要被漩渦吸海里了……

總不至於自己跑海底唱一首海底看不見四季吧。

至於說海水裏的魚蝦,嗯,就像過年放爆竹一般,爆的那個壯觀,邢承恩不願回想了。

要不是必須近身才能使用收放功能,邢承恩去戰場上能當個人間無敵。

要是真那麼幹了的話更大可能是被自己人幹掉吧,趙家人的腦迴路清奇的很!

澎湖島現在有小四千人,十幾年間形成個小鎮,雖然生活艱苦些,可是不用交稅,大家過的算是知足。

就是土地不適合種糧食,只能販鹽獲利換糧食。

宋朝的稅是重稅,換句話說就是稅重猛於虎!

看看《兩宋財政史》,你就知道宋朝時,鹽茶酒鐵礬等都是官賣,販私鹽二十斤,處死。

這部分收入很高,和農業上的兩稅差不多,大中祥符八年都達到兩千七百多萬貫。

宋朝賣這些東西,從來都不是為老百姓着想,就是為了收重稅。

因為鹽稅高,造成鹽價高,河北老百姓吃遼國走私鹽。

就連浙江富裕地區,好多人都吃不起官鹽,宋仁宗一年在浙東路抓一萬兩千多私鹽販子,都是二十斤以上,夠判死刑的。

酒麴收的稅太高,結果摻水盛行,就連南宋首都臨安,到處都是這種酒,咋喝都喝不醉,水太多了。

這也是邢承恩想煉酒精,最終放棄的原因,哪裏是酒里摻水,明明是水裏摻酒好不好。

換誰不喝他個十碗八碗的,武松打虎肯定沒醉,就是運動了一下順便把酒精分解了。

農業上,兩稅就算了,關鍵是亂七八糟的其他項目,主要有經總制錢,支移等。

支移是啥,交到官府的糧食,要運到別的地方,要農民承擔運費,路程短還好說,結果幾百里,幾千里,這運費比農民交的糧食都多。

還有農民交到官倉的糧食,可能受鳥雀吃,這本來是官府保管的事,結果農民要交保管費,好像是一石收一升,還有其他的亂七八糟的稅收項目。

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因為宋朝全盤繼承五代的苛捐雜稅。

有宋朝官吏,請求免除江浙的一項稅收項目,這是五代時亂增的,本來不該收,結果皇帝就是不同意。

所以到宋朝,你要成為官僚最好,如果你不是官僚,而是百分之八九十的農民,你就知道啥叫苦。

要不然這些人也不會在島上住着不回大陸,稅收讓人接受不了。

華夏的農民很能忍受,但再能忍受也有極限。

一個赤貧農民(吃上頓沒下頓),-接近生活極限線(養不活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狀態)。

一旦逼到這種狀態,就繳納不起租稅,就只好逃亡成為流民,流民怕受追查,就只能抱成團。

全國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狀況,就會爆發農民起義,現存秩序就會崩潰。

人民吃不上飯,活不下去就會鋌而走險;政府收不上稅,無法維持,雙方都沒有錯,問題出在哪裏?

古代王朝很難超過300年,應該是與制度的落後有一定的關係。

當權者很難通過制度去阻止社會資源向強者聚集,最終突破一個臨界點的時候,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唯有推倒重來才能開啟一個新的輪迴。

這便是古代王朝更迭的循環怪圈。

島上孩童不多,這年月有的人家養不起孩子就溺死了事。

高宗再不好,可是卻給人民發養子錢,就是為了恢復人口。

宋高宗頒佈了一條政策:“禁貧民不舉子,有不能育者,給錢養之。”稱為“胎養政策”。

也就是說,如果家裏面比較貧苦,沒有能力養育孩子,也不許不生,生下來孩子之後,朝廷掏錢來撫養孩子。

在南宋,每家每戶可以得到來自於“免役寬剩錢”的4貫錢補助,這筆錢是由當地官府所出的。

有些官府因為覺得支出太多,就提議將金錢補助更換為糧食補助,當時在一些地方也有實行。

理宗時期甚至還辦了慈幼局收養孤兒。

可是統治者們寧願發錢,也不願改變造成百姓殺子的稅法,奇葩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天之造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諸天之造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站穩腳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