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澎湖列島

第5章 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位於台灣島西部的台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

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南宋在十二世紀中葉就已經對澎湖列島有正規的管轄,屬福建路晉江縣並派兵戍守。

邢承恩現在是這裏的長官了,澎湖也成了自己的治所。

仔細說來還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公元1171年,汪大猷出任泉州知州。

上任不久,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擺在了他的面前。

一波皮膚黝黑的小矮人,經常騷擾泉州及福建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有如後世的倭寇。

不同的是,這幫海盜流寇不是來自北方的日本,而是來自南方的菲律賓。

雖然長得和明朝時的日本倭寇一般矮小,但是皮膚比他們黑多了。

他們叫毗舍耶人,又叫毗舍邪人,據說來自呂宋群島的米沙鄢族,身材矮小,面黑如漆。

他們行蹤無定,常乘舟往來海上,沒事就打打劫。

南宋時的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富甲天下,可比現在的上海,香港地位還高,自然成了毗舍耶人的重點關照對象。

他們還經常以台灣地區的澎湖列島為跳板,向福建泉州進犯。

澎湖列島,在當時儼然成了毗舍耶人的海盜基地。

毗舍耶人劫掠財起物,比日本人的三光政策還狠,啥都不放過,百姓家的糧食、牲畜,儘是目標。

包括田裏的糧食,也收割打包。

而且特別對鐵器感興趣,只要是鐵的,甭管是菜刀,鋤頭,甚至門上的鐵門環鐵鎖,都不放過。

面對毗舍耶人的襲擾,汪大猷決定要給這幫毗舍耶人一點顏色看看,好好的來一次圍剿。

根據泉州地方史志,《泉州修城記》記載:知州汪大猷遣兵圍擊,俘敵400餘人,余者被擊斃。

但是第二年,毗舍耶人又來犯我東南沿海,泉州在石獅設置水澳寨(永寧寨)以作防禦。

汪大猷覺得不行,如果不斬草除根的話,這幫流寇還是會回來。

要打海盜就必須拔了他們的老巢才行。

打聽到毗舍耶人老巢在澎湖列島,實際自唐朝末期到宋朝,就有漢人源源不斷移民澎湖列島,後面海盜來了,島上百姓也飽受騷擾,苦其久也。

汪大猷覺得要不把澎湖列島編戶齊民管起來,再派點士兵駐防,以徹底解決海盜問題。

於是汪大猷繼續派出軍隊,上澎湖列島打海盜去了。

這幫毗舍耶人平時搞個偷襲還行,但是遇上正規軍直搞老巢,比當年隋朝陳棱攻打流求王還不經打,被殺得稀里嘩啦。

汪大猷親自隨軍上澎湖列島踏勘,覺得風景不錯,山海相依,海天相接,風光旖旎,不愧為外婆的澎湖灣,於是就起名叫平湖。

覺得這麼好的地方可以讓一批士兵住下來,徹底斷了毗舍耶人捲土重來的想法。

順路還收拾了一番琉求盜匪。

於是下令新造房屋200間,讓上千士兵先住下來再說。

開始時是定期戍守,春夏派兵、秋暮回歸,後面汪大猷覺得太麻煩了,兵士多有怨言,就改成了長期戍守,不用回來了,就在那裏獃著。

沒事時耕耕田,有事時打打海盜。

慢慢的這些駐兵也在澎湖島繁衍開來。

根據《宋史》記錄則是:毗舍邪嘗掠海濱居民,

歲遣戍防之,勞費不貲,大猷作屋二百區,遣將留屯。

後面南宋進一步明確,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首次將台灣地區的部分土地,明確為中國的郡縣之下。

而汪大猷的屯兵,也標誌着,中國政府正式在台灣地區設立常年軍政機構的開始。

之前的官員都是遙領不來,最多到了泉州就不走了,這也是邢承恩之前來不了的原因。

官員一路路費自籌就夠傷的了,還要坐船出海?腦殼子壞掉了才來撒!

耽擱四個月買了人,搞了兩條戰船,邢承恩這才正式上任,沒兩條戰船鎮場子,怎麼能收服留屯之人?

別說屯田之人良善,這年月,說不清狼和羊。

海上之人,放下兵器就是商人,拿起兵器就是殺人越貨的海盜,海上屯田?史書美化罷了!

島上之人不是私鹽販子就是海盜,有事時打打海盜?把打打換成噹噹可能才是真實歷史。

文人修飾筆法不要太當真。

就算邢承恩猜錯了,島上之人不打劫別人,可也得拿起武器和搶劫你的人拚命。

走貨的時候沒少聽說海商衝突,折了多少人手,海上和陸地上奉行的是兩套規矩。

其實奉行苟道的自己還想準備充分些再來,可被盯上了,衡量了下覺得敢盯自己的勢力要比留屯之人強大,自己只能撿軟柿子捏了!

古船就是慢,晃晃悠悠的和老人遛彎似的,邢承恩決定下一步穩定之後先搞飛剪船。

一般風力之下就能達到10節的海船,在這個時空就是BUG級別的存在,一千到兩千噸的載重完全夠用,歐洲美洲航線的茶葉貿易跑的都是這種船。

這種船只能運輸時效性和較高價值的商品。

歐洲記錄是五艘裝滿茶葉的飛剪船在1866年2月從福州出發,經好望角到倫敦用時99天跑了兩萬多公里。

美國記錄是從黃浦跑紐約用時88天。

飛剪船唯一的缺點就是出現的較晚,是美國為了應對英國的封鎖設計出來的。

19世紀40年代出現,結果19世紀70年代以後,作為當時海上運輸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興的蒸汽機船迅速取代。

海上看風景時間長了無聊的很,轉頭進了船艙,叫來楊升和船匠,合計合計飛剪船的事情。

結果和船匠一聊直接歇菜,拼接龍骨能做到,軟帆就是個問題,桅杆有船體的四分之三,如此高的桅杆木料也不好找。

採用水密艙技術就要放棄強力肋骨,中式船體以隔倉板為主體結構,不同於西式帆船以龍骨+肋骨為主體結構。

隔倉板和龍骨、共同組成了牢固的船體結構,不像西式船體結構強度全部依靠龍骨了,所以中式船體對龍骨要求不高。

中式帆船也很早就有多段拼接龍骨(宋代的泉州古船就是拼接龍骨),相應的就是船體較輕,成本大大降低。

而且水密艙結構抗沉性能比較好,分艙的船體也更適合裝載和固定貨物。

缺點是沒有強力肋骨導致船艙壁比較薄弱,難以抵抗強力衝擊,不太適合作為戰船。

更大的問題是隔倉板的存在,使得中式帆船除了露天甲板沒有整體的下層甲板,也就是說沒有多層全通式炮甲板,從根本上限制了中式戰艦的火炮數量。

經過楊升和船匠科普,邢承恩才明白中式帆船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

優點:操帆方便,側風逆風適應性好,需要人手少,船體造價低,安全性高,攜帶貨物能力強,能在近海內河航行。

缺點:大型船體帆面積有限,速度慢,船壁薄弱,沒有多層炮甲板,船舵易損壞。

得出的結論就是:中式帆船適合作為中小型、中近程商船使用,尤其適合風向多變的季風氣候海域。

難怪中國海貿見了那麼多船隻,還是廣船和福船一直流傳後世,只因性價比。

楊升倒是務實一些,想做遠洋船咱們可以先搞小飛,再試大飛,起碼有圖紙和熟悉建造的船匠。

現在海上阿拉伯帆船系列是速度最快的船隻,因此得名大飛(另外小型阿拉伯帆船為“小飛”,中型阿拉伯帆船為“中飛”)。

強勁的縱帆、非常高的耐久度、相當大的貨倉,使得其使用非常靈活,可以順路載貨也可以長時間在外練戰。

泉州的海上經常能看到大飛的身影。

還是飄了,攀科技還真得一點一點來。

而且南宋的航海技術並不弱。

很多人吹捧歐洲的大航海,但是,歐洲的大航海又怎麼及得上宋朝的大航海?

中國宋代的大航海,比歐洲足足早500多年。

航海指南針技術、水密隔艙技術、平衡舵技術、龍骨技術,V形船底,都是來自中國人的發明。

哎,想多了,南宋的造船業很牛,先在澎湖列島站穩腳跟再說之後吧,一拍腦袋就想干,不和老趙家一個德行了。

還是轉過頭搞甜蜜事業吧。

魂穿四個月。

邢承恩的粗略想法是,實業、賺錢、隴人才、聚船隊,把這些目標達成,他便能在南宋最危險的時候有自保之力。

實業,第一步搞白糖,這個決定不會錯。

賺錢?

有白糖這一產品,賺錢不難,甚至偶爾劫一下富,便能濟他這個貧。

隴人才。

這個目標需要循環漸進,還要培養現有人才,譬如現在的手下們。

有心算無心,邢承恩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再現鄭和下西洋的輝煌壯舉,宣威海外、武耀四方。

根據地擴大之後,自己才有可能和鐵木真扳扳手腕。

實在是鐵老大開掛開的太離譜。

金國黃龍府敗遼離譜,鐵木真贏野狐嶺贏得離譜。

就好像老天爺專門安排。

真是應了那句話了: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尋常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天之造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諸天之造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5章 澎湖列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