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江山如畫
第443章江山如畫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祭天大典上,回望四周跪伏一地的眾人,視野盡處竟無一站立,趙明淵不禁生起了如此感嘆。
這統一天下混一宇內的祭天大典,自然不像趙明淵當初稱王之時那樣草率。
在洛陽城外築數十丈高台以舉行祭天儀式,整個洛陽城數十萬百姓一起參加,賓客的含金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當初在洛陽城中爭奪和氏璧的各路諸侯,如今皆為趙明淵階下之臣,一個個俯首帖耳,恭敬不已。
草原上各個部落皆有人來,甚至連高句麗也派遣了使臣前來參加此次大禮。
與之相比,昔日趙明淵的稱王大典,簡直就跟個草頭王演鬧劇似的。
唉,今日方知天子之貴!
趙明淵身着龍袍,手執龍錦寶杖,莊嚴肅穆地登上王座。
禮儀大臣行君臣之禮,宣讀冊文冊諭,眾臣跪拜朝賀,禮樂奏響,氣氛肅穆莊嚴。
當然,更令趙明淵激動的是,數十萬百姓山呼萬歲,那響遏行雲的呼喊才是真正地讓人難以自禁。
登基儀式結束后,朝臣、將領、豪門貴族歡聚一堂,舉行盛大的宴會和慶祝活動。
歌舞昇平,美酒佳肴,人們盡情暢飲暢談,共慶趙明淵登基稱帝的盛舉。
趙明淵登基稱帝,意味着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整個天下重歸一統,萬民也期待着一個更加和平穩定、繁榮富裕的時代的到來。
至於新朝的年號名為永興,趙明淵知道自己的壽命很長,可不準備隔幾年更換一個年號。
趙明淵既然登基稱帝了,自然要根據不同人的功勛和地位來進行封賞。
土地、莊園、財物以及封官拜爵,一道道的封賞旨意不斷宣讀。
可有心人很快發現,雖然看起來趙明淵的確賞賜優厚,但事實上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封王。
雖然大家仔細思索之下發現,他們幾乎是一路被趙明淵帶飛,好像的確沒有誰的功勞可以封王。
當然,還是有人可以爭一爭的。
比如獨自率兵覆滅大夏的李靖,還有為趙明淵掃平江南的國丈宋缺,他們兩人都是有資格封王的。
李靖倒也罷了,他的確太過年輕,若是直接封王可能會讓眾臣不服,甚至可能會讓他陷入封無可封的尷尬局面。
若是趙明淵還想大用李靖,以後由他來率兵攻打高麗或是征伐大漠,倒的確不宜封賞太過。
這一點,即便是李靖也很容易理解。
古往今來多少功臣不得善終,某種程度上講,趙明淵這是在保全他。
至於國丈宋缺,且不說宋閥當初對趙明淵的大力支持,單說大半個江南幾乎都是靠着宋家出兵平定的,更何況宋玉致還是趙明淵的皇后,宋缺晉封為王,本該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偏偏這順理成章的事情卻出現了意外,不禁讓人多想。
或許,正是因為宋家太強了,在新朝的影響力太大了,因此反而不能封宋缺為王。
是啊,本來宋閥在南方就有很大的影響力。
宋缺之前便已有鎮南王的稱號,若是再坐實了他的王權,又有誰能夠撼動宋家的地位?
而趙明淵作為一統天下的開國之君,自然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
也許這次宋缺未能封王就是趙明淵對宋閥的警告。
一時間,因為宋氏女母儀天下,而認為宋閥投資成功必將再度大興的眾人不禁變了臉色。
他們認為趙明淵如今統一了天下,即將改弦更張整頓內政,只怕這些高門大閥的地位要發生很大的變化了。
既然連李靖和宋缺都無法封王,那些投降的各路諸侯自然也無顏提及封王之事。
於是,眾人明白了趙明淵的意思,看來他是要效仿劉邦刑白馬而誓,非劉氏不可稱王啊!
不過,這次眾人卻猜錯了。
很快宮中便有消息流傳了出來,東溟夫人獻土有功,被封為琉球王。
隨即,趙明淵當初同魔門所說的話,也為世人所知。
海外封王。
原來如此,眾人明白了趙明淵的野心。
原來之前無人封王,並非是趙明淵吝嗇,而是因為他有着一顆鯨吞天下的野心。
趙明淵心中的天下,不僅僅是這華夏九州,而是這世間的每一寸土地。
有人驚嘆,有人嘲笑,有人畏懼,自然也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甚至拉出來楊廣的例子,說趙明淵這就是同楊廣一樣好大喜功,以百姓之血來擴大他的威名。
那些荒蕪之地,即便打下來又有什麼用?
不過是在空耗錢糧罷了!
若以現代人的思想來看待這樣的言論,自然讓人感覺無比荒謬。
可事實上,在封建年代,這卻是當時的主流思想。
華夏百姓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周邊民族都稱之為四夷。
只要他們在名義上歸附即可,真正的討伐征戰,不過是空耗國庫,即便打下了新的國土,也依舊收穫寥寥,入不敷出。
趙明淵對此並不意外,他明白,要改變這樣的思想,任重而道遠。
經過三年的休養生息,民間逐漸恢復了過來。
永興三年,趙明淵派兵攻打高麗。
沒了大宗師傅采林,高麗人彷彿也喪失了勇氣,即便有泉蓋蘇文作為大帥,也無法給足他們底氣。
大明水陸並進,南北夾擊,很快便擊潰了高麗大軍,平定了半島。
打下高麗半島之後,自然就該解決草原上的事了。
有了火器,草原民族自然再也無力抵擋大明鐵軍,唯有暫避鋒芒,深入大漠,躲避大明軍隊。意圖以空間來換時間,將大明大軍的後勤拖垮。
這也是草原民族面對中原王朝的常見伎倆,屢試不爽。
只不過,這次他們卻猜錯了。
此次大明軍隊乃是有備而來。
雖然突厥各大部落已經遠遁而去,可是草原上同樣還有許多零散部落。
他們大多被強橫的突厥欺壓,有不少還心慕富庶的漢人。
於是,大明便將那些水草豐美的牧場分給了他們。
明軍撤回之後,突厥人回返。
見到那些最肥沃的牧場落入他人之手,他們自然不會甘心。
於是,草原上烽煙再起。
那些小部落本就不是突厥人的對手,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得向大明求救。
大明自然對此早有預料,大軍數日便至,一戰而殲滅突厥主力,追殺數百里,繳獲牛羊數十萬計。
這一戰打得突厥人看見大明旗幟便跑,大漠之南再無胡人王庭。
見突厥人被趕走,那些小部落本來還很高興,以為這些優質牧場以後都成他們的了。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之前那些溫和有禮的漢人卻忽然變了臉色。
對他們說道:這裏自古以來便是大明的領土,若想在這裏放牧,唯有成為大明人。
願意接受漢化併入大明的民族自然可以在這裏放牧,至於冥頑不靈之人,自然和突厥人一個下場。
草原之上勝者為王,能夠併入大明,在這肥沃的牧場上安心放牧,許多草原部落還是願意的。
可也有不少草原人認為,大明和之前的漢人王朝一樣,只會興盛一時。
於是,他們便追隨着突厥人的腳步向西離去,準備等數十年後大明衰亡之時,再度歸來。
只不過,數年之後,已經西遷到萬里之外的他們,卻是看到一輛輛鋼鐵鑄成的大車,車上插着那熟悉的大明旗幟。
面對這樣的鋼鐵戰車,他們自然不敢力敵。
可已經西遷萬里,竟然還被漢人追上了。那也意味着,大明的疆土也已經擴張到了這裏。
他們還能往哪裏逃呢?
再向西遷徙萬里之遙嗎?
要是幾年後,這些可怕的戰車再來到自己家門口呢?
其實,他們眼中這些可怕的戰車,只是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拖拉機罷了。
事實上,它們也是農業用具,戰時可為戰車,農忙之時也可用來耕地。
因此,它們被稱為耕地機。
其寓意便是,以此為犁,耕出大明的疆土。
陸地上大明尚且能拓土萬里,海上更不用說了。
自從魯妙子在趙明淵的指導下研製出了蒸汽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便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生產力的急劇發展,給整個天下帶來巨大的改變。
在陸地上,車輛還受限於道路的影響。可將蒸汽機置於大船之上,水運的發展可不只是一星半點。
大隋就能做出五牙大艦,有了蒸汽機的大明水師自然更勝一籌。
大明永興五年,一支龐大的艦隊來到了日本東京灣。
面對水上那些比巨鯨還要龐大的巨艦,使臣顫抖地上前答話。
可對面卻劈頭蓋臉的喝道:“就是你們敢自稱日出之國?
國主竟敢以天皇自居?
蕞爾小國,竟敢如此囂張!
如今天軍已至,還不讓你們那偽王速來謝罪?”
使者戰戰兢兢地返回,將這一切詳細稟告給天皇。
天皇憤怒不已,朝堂上更是群情激奮。
當夜,一眾武士趁着夜色乘着小船,沖向了那些巨艦。準備趁其不備,斬殺明軍。
夜襲自然未成,明軍將領大怒,整個東京被付之一炬,大火燃燒三日不熄。
而後倭人自然不得不求和,雙方於馬關談判,並最終簽訂了和約,將九洲島歸還於大明,史稱馬關條約。
永興六年,歸還四國島。
永興七年,歸還北海道。
永興八年,日本盡歸大明。
從日本運回的一船船金銀令全天下側目,所有人都對海外生出了無限的渴望。
頓時,大明興起了淘金熱,大航海時代正式開啟。
天津橋畔,再次欣賞這千帆競發陸地行舟的奇景,趙明淵心中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之前一直是自己一個人拖着時代前行,如今看見好處的人多了,終於可以推着一切繼續向前發展了。
見一切都朝着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趙明淵終於可以待在後宮裏好好享受了。
經過建國之初的休養生息以及其後數年的開疆拓土,天下早已變了一番模樣。
如今,在大明朝堂上下以及天下萬民的心中,趙明淵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聖君。
唯一令朝臣們略有遺憾的便是,趙明淵始終未育有子嗣。
雖然知道趙明淵神功蓋世,已入仙神之境,更何況他仍然身處壯年,再等幾年也沒什麼。
可是,這難免讓眾人心中暗自嘀咕。
於是,眾臣便時常鼓勵趙明淵多去後宮,甚至鼓勵他廣開選秀,更將天下絕色佳麗一股腦地塞進了他的後宮。
趙明淵趁機將其他世界的紅顏知己也接入了後宮,倒也並沒有引起別人的好奇。
眾人只將她們當作趙明淵的老相好,畢竟他的出身來歷一直成謎。
望着後宮一個個或嫵媚或清麗或端莊或淡雅,春蘭秋菊各有千秋的麗人,趙明淵不禁感嘆,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此生無憾矣!
至於還要不要到其他世界,趙明淵笑着搖了搖頭。
以前看仙俠小說時,趙明淵一直奇怪,為什麼下界之人一定要飛升上界?
明明在下界之中已經天下無敵唯我獨尊了,為什麼偏偏要到上界去做一個礦工或是丫鬟呢?
如今自己既然已經得到長生,江山永固,為什麼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或許等千百年後,趙明淵厭倦了一切,可能會有其他的想法。
可如今,他還年輕,那就先享受這一切吧!
趙明淵轉身沖向了脂粉堆中,將諸天萬界、無限宇宙都拋諸腦後。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