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甸知名郵商回憶錄—二千零一十二下

馬甸知名郵商回憶錄—二千零一十二下

2012整年都是港澳鈔年。為了慶祝中銀銀行成立100周年,香港和澳門都發行了紀念鈔,香港中國銀行百年紀念鈔發行量200萬枚,包含三連體,三十連體。澳門中銀荷花鈔發行量300萬枚,也有連體鈔。這兩款紀念鈔剛發行就受到了錢幣愛好者和禮品商的追捧,非常火爆。荷花鈔單張價格最高到了兩千一張,香港中銀百年鈔最高一千多一張。現在市場價荷花鈔價格在四百多,香港中銀百年二百多一張。雖然港澳紀念鈔發行量不大,但剛發行時很容易價格虛高,所以如果是喜歡收藏的愛好者盡量不要去趕熱度,過一年半載后買入就不會買在高位了。

那一陣常有老家親戚和同學打電話問我,說商業銀行或公司向他們推薦號稱限量版的錢幣類和郵票類的收藏品,說是機會難得,還把圖片發過來讓我看看值不值。我告訴他們:“一個藏品如果是因為喜歡而想擁有,那價格高低就無所謂買的是開心。但如果想買來投資增值那肯定不合適的。因為銀行渠道,電視購物,電話銷售等渠道產品,渠道商要收百分之幾十的渠道費,加上利潤和其他費用都要從產品價格裏面出。明白了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的道理,下次有人再跟你推薦你就知道怎麼做了。“

因為中銀連體鈔的緣故又到了深圳。最早在湘運做客運車售票員時到過深圳,那時的深圳建設才剛剛起步,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深圳已經發展成中國的一線城市,擁有人口一千多萬人的繁華大都市,外來人口佔比最高,是年輕人打拚創業造就夢想的地方。深圳的節奏還是那麼快,九十年代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直深深地印在深圳人的骨髓里。深圳街頭的年輕人特別多,這座說著天南海北普通話的城市包容着四面八方的奮鬥人。有同行的朋友笑稱忙碌的深圳人腦門上都寫着兩個字“搞錢,搞錢,搞錢!”

深圳郵市在深圳書城的M層,面積不大,攤位不到一百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感覺得跟深圳城市的規模不相符合。朋友解釋道深圳都是年輕人來打拚,生活節奏快,哪有閒情逸緻來玩收藏,所以深圳郵幣市場只是香港到內地的一個中轉站。在SZ市場碰見了湖北籍郵幣商的鄒總夫妻倆,他們2000年左右也曾經在BJ市場開了個分店經營郵票,現在早已經在深圳買房紮下根了,生意做的很不錯,對我們非常熱情。在市場認識了老家是江門的幣商梁總,胖胖的臉總是帶着笑容,頭髮有些稀疏,他生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好像比小龍女大兩歲,也買房把戶口也遷到了深圳。曾經聽他聊起他在深圳的創業史,剛到深圳時他夫妻倆承包了10多個報刊亭賣報刊雜誌和電話卡,忙的不亦樂乎。後來隨着現代資訊的發展報刊亭逐漸沒落,他就逐漸轉向了錢幣。這個土老財有個有趣的特點就是喜歡叫窮,認識他十年就沒聽見他高調過,總是被套了,買賣稀了,資金緊張了……我調侃這個深圳有兩套房老家有一棟五層樓私宅的地主家又沒有餘糧了!(笑)真心佩服他兩口在深圳打拚的同時把三個女兒培養的很優秀,每個努力的男人都有着不一般的經歷和故事。

香港和深圳只有一牆之隔,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辦個港澳通行證就可以去香港旅遊購物。以前非常羨慕香港的發達和繁華,隨着內地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香港也從心裏的仰視,逐漸到平視,這就是國力強大,人們自信心的體現。

從羅湖過關,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流讓我感受到國家經濟繁榮,兜里富裕起來的老百姓去港澳和國外旅遊都成了平常的事。香港法律對出售假冒偽劣商打擊的很厲害,抓住了要罰的傾家盪,所以商品品質是有保障的。另外自由港免關稅,奢侈品價格也會便宜20%到30%左右,很多旅遊購物的人都會買一些品牌化妝品,名牌包包,服裝,手錶之類的帶回來。香港的面積不大,街道不是很寬,但是人們都很遵守交通秩序,很多行人路都是從大樓裏面穿過,這樣很方便行人購物消費。大樓商場服務員的素質很高,一般都會英語,粵語和普通話,令人刮目相看。在香港還發現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香港銷售的中華煙和茅台酒都比內地價格便宜,這大概就是內地出口轉內銷的來由。

香港也是很多BJ上海郵商去淘金的地方。佳德等各種拍賣會上,高端的藏品經常有有藏家委託代拍。聽朋友介紹香港很多家裏有收藏郵票的也是定個價交給拍賣公司去拍賣,有時候一堆東西放在紙箱裏就是一個標的號,大家自由競價。內地的郵商在預展時就去尋寶估價看有沒有大漏,然後在正式拍賣時直接出價競拍,這比的是郵識和眼光和數學加法。香港的郵市在九龍旺角的好旺角大廈是一棟三層的商城。市場只開下午半天。大部分攤位主要是出售香港老票,香港老紙幣,封片等,也有幾家經營內地的老票JT,稀稀拉拉的顧客感覺很冷清。香港朋友介紹說在歐洲郵票交易大多都是在跳蚤市場,香港郵票市場算不錯的了。參考香港的房價,香港的人均GDP,和香港比較成熟的資本投資市場,發行量幾十萬的香港郵票都很多打折的,再看看香港旺角郵市現狀,使我對新郵未來的投資前景產生了一絲擔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平凡人的夢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平凡人的夢想
上一章下一章

馬甸知名郵商回憶錄—二千零一十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