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鎮12
張家一直以來和各個朝代的朝廷保持着若即若離的關係。沒有過分依靠任何一個朝代,也沒有和任何一個朝代關係特別僵過。張家總是以一種鄉紳或者說是民意代表的身份,周旋在老百姓和朝廷之間。不但保住了張家,也讓張家在地方有一定的聲望和名譽。幾乎每一個來這裏當官的官員,都會第一時間拜望張家。阿飛覺得這個張家的老祖宗真的很有智慧和遠見。只可惜張家的後人不理解,也沒有守住這種微妙關係。
明朝建立之後,張家的當家人開始有了活思想。他們不安於本分,想要讓張家更進一步。想要風光,想要出名,就需要有人在朝廷當官。所以張家鼓勵家族子孫科考當官,可是這個速度依然不夠快。張家的子孫雖然都認識字,但是會做文章會當官的人幾乎是鳳毛麟角。為了讓張家快速壯大起來,張家的當家人決定多渠道入手。科考是一個途徑,捐官也是一個出路,從軍更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自從“土木堡戰役”之後,大明軍隊的戰鬥力越來越不行了,軍隊士兵數量也開始出現了青黃不接。軍隊和朝廷為了不增加軍隊開銷,不願意增加軍戶數量。導致許多軍戶沒有男丁當兵,一些軍戶被迫成為了老百姓。為了緩解這個問題,一些地方半公開地招募一些廂軍。所謂的廂軍不算是大明正規軍隊,不但沒有軍戶資格,而且連軍餉也只有正規軍的七成。一些活不下去的男人,還有一些罪犯,被迫成為了這種炮灰式的廂軍。等年紀大了,或者是受傷不能打仗了,他們就會被軍隊開除,就連退休費或者是退伍費也沒有。
一般的老百姓不是自願去當這種廂軍的,但是也有一些人願意當廂軍。張家為了出名,為了有前途,派出一些青壯年去當廂軍。當然了這些人都是在張家不被看好的,也是讀書不行的人。張家曾經承諾過,只要他們在軍中出人頭地,只要他們有出息了,漲價一定不會虧待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的。
本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輪不上阿飛的祖先的,畢竟這個名字叫張鎮的人,當時是張家當家人的親孫子。張鎮不光是當時張家當家人的孫子,而且是張家當家人的長子嫡孫。就算張鎮不是一塊讀書的料,也不需要去軍隊當廂軍。畢竟當兵不但苦,而且隨時有生命危險的。可是架不住張鎮有一個狠心的后媽,她早就把張鎮當作了眼中釘肉中刺。張家當家人也需要自己的後代起帶頭作用,所以順水推舟讓張鎮去當兵了。
雖然張震心裏十分不願意,但是張鎮不能違抗爺爺的命令。張鎮也知道廂軍在軍隊不但地位低,而且極有可能當作炮灰。為了活命,為了將來有機會回家噹噹家人,張鎮私下走了不少的後門。張鎮運氣好,終於給他找到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出路。當時遼王王府需要一個護衛,張鎮花了大價錢買了這個職位。雖然遼王在北境環境艱苦,但是在王府當護衛不用擔心生命危險,這十分適合張鎮的要求。
在王府當護衛的這段時間,張鎮當然沒有機會陞官。再說了當時藩王的勢力和影響力遠遠不如以前,沒有人理會一個無權無勢的藩王,更加不會重用一個和藩王關係好的下級軍官。所以張鎮在遼王王府度過了行伍歲月,也算是有驚無險了。
雖然在遼王王府什麼也沒有得到,但是張鎮也算是為朝廷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朝廷給予張鎮一些政治待遇,雖然沒有實權和作用,但是也算是一種功名了。從此張鎮不但算是貴族了,
而且他和他的家人不再需要服勞役。張鎮的政治地位比一般的秀才還要高,見到地方官員也不需要跪拜了。
回家之後的張鎮,不再是當初可以被欺負的張鎮。張鎮在軍隊學會了一些管人的技巧,有了一些當家作主的味道。當時張鎮的爺爺還活着,張鎮的父親已經開始幫助父親管理張家一些事務。張鎮回家后之後首先震懾住了后媽,然後幫助張家管理好了一些安保工作。從此張鎮成為了張家的護衛隊隊長,手裏有一定權力的他,不用擔心有人對他下黑手了。
張鎮到了成家的年紀,他又是張家的長子嫡孫,所以張家不得不重視起來。張鎮有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妻子之後,他的地位在張家就更加穩固了。張鎮爺爺過世后,張鎮幫助自己的父親順利接手張家所有事務。從此張鎮以張家第一繼承人的身份協助他父親管理張家。這一年張鎮的大兒子,也就是張居正的父親,阿飛的親爺爺出生了。張鎮算是阿飛的祖爺爺,也就是張居正的太爺爺。張居正在阿飛小時候,講起這個張鎮的時候,十分敬佩這個太爺爺。
張居正的父親叫張文明,是一個幾乎改變了張家素質的人。因為張家給張鎮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妻子,這個妻子娘家也是讀書人出身。張鎮本來不是一個讀書的料,要是繼承他的血脈的話,孩子也不一定不是一個讀書的料。還好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繼承了母親娘家的讀書人的素質,至少不像父親張鎮那樣讀不進書。雖然張文明終極一生也只有秀才功名,但是已經改變了張家空有讀書人名聲,沒有人真正考中功名的局面。
張居正的母親趙氏不是一個大戶人家出身的大小姐,甚至於曾經給一個真正的大小姐當過一段時間的丫鬟。不過還好這個趙氏真正進過大戶人家,也還好趙氏對待自己的兒女夠嚴厲。趙氏在平時對自己的子女十分好,但是在讀書做學問上,趙氏十分嚴格甚至於可以說是殘酷。張居正總說自己小時候在老家幾乎沒有童年,母親趙氏幾乎是逼迫着讓張居正用功讀書。這才有了後來大名鼎鼎的大明首輔張居正。
1525年(嘉靖四年),張居正在荊州府江陵縣(今JZ市)的一位秀才的家裏出生。他是家裏的長子,母親是小家碧玉出身的趙氏。因為趙氏出身不好,所以在妯娌之間相處的時候,趙氏總是低人一等。這也導致趙氏逼著兒子張居正努力讀書,將來出人頭地。“給自己爭一個好未來。給老娘老婆爭一個誥命。給自己的孩子打好基礎。”這種思想一直影響着張居正,也間接害了張居正和張家。
其曾祖父因做了一個這樣的夢:月亮落在水瓮里,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浮起來,於是其曾祖父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也就是說張居正一出生,張家就對他的未來做出了決定。阿飛不知道是羨慕父親,還是為張居正這個父親趕到悲哀。一個沒有童年的人,還算是一個正常人嗎?
白圭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1536年(嘉靖十五年),十二歲的白圭參加童試,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志,長大后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張居正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張家的家譜裏面,從此張居正成為了他官方的名字。
這一年,張居正做了補府學生。所謂的學生,也就是公費生,所有的學費和開銷由朝廷和官府負責。公費生不但一切費用全免,而且每個月可以從官府得到一些補助。張家不需要這些補助,但是張家需要這份榮耀。
一年後,參加鄉試,受到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撓而落榜。原因是他希望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成大器。在古代神童不是早夭就是後來變成了碌碌無為的人。想要神童將來有出息,就需要適當地壓制他的氣運和名聲。張居正也算是出名夠早了,要是過早取得功名的話,會在思想和氣運上影響張居正的未來。據說有算命的人給張居正算過命,要不是這次的人為壓制,張居正不是早夭就是早早離開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