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
壽王宅,暮色重重,李琩已經把晚餐時間推遲了三次。
「呼,終於做好了,一個地球儀,兩個簡易望遠鏡。」手工製作實在不容易,即便在神格空間中,能夠操控工具精準高效的施工,也還是耗費了他將近四個時辰(八個小時)。
「本來以為地球儀好做,可惜顏料刷在木頭上粘不緊,最後兌了魚鰾膠才搞定。」幸好前李琩畫畫備的有這些東西,不然真抓瞎。
即便如此,他的地球儀上,除了按照軍事地形學的記憶,畫出了幾塊大陸和海洋,只標註了大唐和周邊幾個國家勢力。至於當前時間段,還有其他什麼國家、民族,在什麼地方,他就一概不知了。
只能等以後摸清楚了,再填補。
當然,這個半成品的地球儀也夠當前用了。
反倒是這個兩個簡易望遠鏡,他搞得還像模像樣,之所以做兩套,是為了普及光學。
一個水晶球被他切割打磨出兩個凸透鏡和一個稜鏡,一個水晶球被他切割打磨出一個凸透鏡、一個凹透鏡和一個稜鏡。
他把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裝在黑檀木掏成的兩節木管中,不用再次消光,組成了伽利略望遠鏡,但被他命名為開元望遠鏡。
他把兩個凸透鏡和一個稜鏡裝在兩節黑檀木管中,本欲組成正成像的開普勒望遠鏡。
可惜稜鏡角度一直不對,反覆打磨了幾次,也沒試出稜鏡的正確角度,成像一直模糊。最終只好把稜鏡取出來,只用了兩塊凸透鏡,組成了成倒像的開普勒望遠鏡。被他命名為天寶望遠鏡。
至於盜竊知識的愧疚感,李琩完全沒有,知識嘛,誰早就是誰的。當然,也不至於臉皮厚的用自己名字命名,因此,一個命名為開元望遠鏡,一個命名為天寶望遠鏡。
因為材料有限,製作匆忙,開元望遠鏡大概只有20倍的效果。天寶望遠鏡,大概只有35倍的效果。
但這已經令李琩很滿意了。
如果沒有神格空間,給他一個月時間,他也磨不好一個鏡片,說不定還會給干碎了。
而這七八個小時的效果已經超出他的預期了。
臉上自是心滿意足的一陣微笑。
身旁的小太監石不語悄悄的看了看李琩,這春秋一書這麼有意思嗎,看的王爺晚飯也不吃了,時而皺眉、時而微笑。
但王爺都坐那兒看了幾個時辰了,不會餓的嗎,他都快餓扁了。
而且他下午彙報了對劉掌膳的調查情況,盤剝下面人員伙食的問題很大,但王爺只說知道了,便一心看書,也沒說怎麼處置那個傢伙,弄得他一個下午都七上八下的。
至於侍宦們送進書房的木料、工具什麼的,在王爺令他們出門待了一會後,再進門就不見了。
他也不知道王爺給藏哪個柜子裏去了,為什麼不讓他們這些下人來收拾呢?還背着他們,真想不明白!
好像自王爺娶了王妃,就變得神秘起來了!
難道結婚可以讓人變化這麼大嗎?可惜自己這個小太監永遠沒機會弄明白這個問題了。
李琩不知道小太監石不語的心理活動這麼豐富,但他也餓壞了,便讓人令膳食房送飯菜來書房。
膳食房一直備着飯菜,一聽說王爺令傳飯,馬上就用食盒送至書房。
匆匆的用完飯,他又重新寫了一個奏摺,把昨日那個奏摺廢棄掉。
有沒有望遠鏡、地球儀,這挑事的力度和方向都不一樣。
吹乾奏摺上的墨,折起來塞進衣內,實際上進了神格空間。
只待大朝會之日,便為李隆基和滿朝文武送上一份大禮。
想到這裏,李琩「嘿嘿」一笑,他已經很期待那些人的反應了。
一切就緒,李琩返回卧室,揮手制止了外間侍婢的問安,悄然走進內室,發現楊玉環竟然還沒睡,正烤着火爐打瞌睡呢。
再次制止了玉環身邊的侍婢問安,他脫下外袍,上前將佳人抱起,溫香軟玉滿懷。玉環猛然驚醒,發現是郎君,當即雙臂環上李琩的脖子,嬌聲道:「郎君,你回來了。」
「怎麼不早點睡,在這兒乾等什麼?」
「郎君未回,玉兒怎能獨睡?」
「看來玉兒離不開郎君的溫暖懷抱啊,稍等,郎君沐浴完即來。」
下面的人知道李琩的習慣,每天晚上都備有熱水。
李琩匆忙的洗了一下,趕緊出了浴盆,當即一陣寒意襲來,圍着幾個爐子也沒有用。幾個侍婢快速的為她擦拭乾凈,才暖和了一些。
此時,李琩才想明白,為什麼李隆基只要在長安期間,一到冬天就移居華清宮,就為了用華清宮的地暖和溫泉。
如無意外,明年年底,李隆基結束了在洛陽就食,回了長安后便會直接住到華清宮,自己也會一起住進華清宮的十六王宅中,明年的冬天會好過很多。.z.br>
令人將火爐搬出幾個,否則太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回到床上,看着玉環緊緊扯住的被角,「嘿嘿」一笑,化作狼人,一夜溫存,難以自拔!
開元二十三年的最後一個早朝,李隆基和一眾大臣早早的就到了朝堂,連點卯的衛兵將校都比平時利索了幾分,彷彿也期待不用早朝的日子。
幾乎所有人都期待着趕緊走個程序,結束了早朝,回去睡個回籠覺,然後開啟悠閑的節日生活。
這幾年,邊境平靜,即便偶有戰爭,也是小打小鬧。大唐國內,幾乎不見天災人禍,難得的好年景。連因人口過多而導致常年缺糧的關中都漸漸富足了起來。
從天子到大臣都漸漸自滿自足,懈怠了起來,好在有中書令張九齡(宰相)一直壓着虛浮的朝廷作風,又有侍中裴耀卿(宰相)鼎力配合,這才使朝廷尚保持着清明嚴正之像。
這也是為何在幾個月後,李林甫陷害了張九齡,致使張九齡罷相,朝堂很快被李林甫掌控的原因之一。
這些人包括皇帝李隆基自身已經滑向墮落的深淵,李林甫看清了形勢,順勢而為,因此得居宰相之位十九年。
他能在多疑的李隆基手下幹了十九年宰相,是極其了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開元名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每人也不過居宰相之位四年左右。
一旦到了這個時間,李隆基總會想辦法,藉機罷了這些人的相位,生怕權勢過重、尾大難掉。
而李林甫能幹十九年,最大的原因就是順着皇帝,皇帝說咋辦就咋辦,並極力引導皇帝奢靡享樂,最終導致李隆基成為了歷史上半生明君半生昏君的典範。
此時,這朝堂上一眾人的自滿自足、貪圖享樂之心,張九齡也已經漸漸壓不住了。
因此,朝堂這麼多大臣也就幾人奏事。
張九齡上了一道奏摺,「請元正大朝會大赦天下」,這是每年元正大朝會例行的大事,每次都要中書門下研究很長時間,才能定下大赦的範圍和人員。
李隆基見並無不妥,門下省也並無異議,便道:「中書省擬詔,用印后,元正大朝會宣發恩旨。」
李林甫上了一道奏摺,請旨宴請番邦朝聖使,朝聖使時李林甫給李隆基臉上貼金的稱呼,人家自稱遣唐使。
對於這事,李隆基比較在意,關乎大唐臉面,關乎他這皇帝臉面,因此大方道:「宴請酒食當足,禮儀完備,需顯我大唐威儀為上。」
裴耀卿見此,奏請宴不可奢靡浪費,卻被李隆基糊弄了事。
然而李林甫卻內心暗樂,奢不奢靡其實他也不在意,在意的是裴耀卿這老傢伙又讓皇帝不爽了,離他搬到騎在他頭上的張九齡、裴耀卿不遠了。
如此幾件事畢,大家見再無人奏事,就準備叩別皇帝下朝了。
李隆基也做好了下朝準備,這幾日武惠妃魅力突增,研究出了不少花樣,讓他連着幾天沒睡好覺,這也是他免去子孫早晨來問安的原因所在。
正準備回去再休息一番。
結果監察御史楊慎矜突然出班奏道:「臣有本奏,臣彈劾壽王李琩,妄自尊大,自比孔聖,以算學亂儒門經義。不學無術,鼓吹算學之力,不敬儒教先聖,不敬天地尊威。」
登時,朝堂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