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紫衣衫 第一章 北境有城曰白龍
三月三,生軒轅。
當初晨的第一縷曙光灑落人間的時候,白龍城早已人滿為患。
不管是朝朝暮暮、一絲不苟的保衛着白龍城安寧的城主府護衛隊。
還是白龍城那些平日裏壓根難得一見的大人物們。
皆等候於此。
就連那位自從斷了雙腿以後,便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範圍之內的城主大人。
也不例外。
若是滯空而望,宛如蜿蜒長龍一般的人形隊伍,自白龍城城門口開始,順着城中主幹街道的兩側,足足綿延出近十數里路程。
藉著朦朧不實的天色,明顯可以看到遠處,依稀還有三三兩兩的白龍城城民們。
自這個城池各個深巷角落裏匆匆忙忙行出,而後很自覺的跟隨在隊伍長龍的最末端。
誰也沒有喧嘩嬉鬧,更沒有圍堵擁簇。
雖不曾見有任何一個人,在努力操持着這一切,但這一切,似乎像是被無數人努力操持着,有條不紊。
此刻,白龍城中的每個人都似被一種莫名的神秘力量牽引着,默默循規蹈矩。
似乎今日之舉,他們早已在私下裏演練了無數遍。
每個動作、每個步驟,早就爛熟於胸。
不光如此,除了動作步調如出一轍之外,就連他們每個人的神情都是難得的相似。
皆面露悲戚、眉頭深鎖,目不轉睛地望向城門口方向。
似乎是在耐心等待着什麼,又似乎在擔心傷懷着什麼,很多人臉上甚至寫滿了不可置信。
不多時,偌大一座白龍城,已是萬人空巷。
白龍城的城主南玄機,是個精瘦的大衍中年。
其實他的年事並不算太高,時年才不過四十齣頭而已。
可是鬢角沾染的風霜,平白無故為他新添了十個年頭。
別看他如今一副稀鬆平常、貌不出眾的模樣,其實白龍城中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位如今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的城主大人,年輕的時候也是位玉樹臨風的世間奇男子。
白龍城的城民們,壓根沒有一個人,不對城主南玄機的生平知之甚詳。
甚至有不少人,以其為標榜,教育督促自己家的兒女子孫們。
他,十三歲參軍入伍、上陣殺敵,年僅十五就已經從軍中脫穎而出。
十七歲那年,更是得到了先聖賞識,被欽點作當時還是東宮儲君的啟寧皇帝身邊,擔任太子太保一職。
成為了蘇辭王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三師」之一。
二十二歲那年,湊巧趕上北境邊境戰亂,北境邊境守地在北漠鐵騎的踐踏下屢屢失守。
一時間,北境邊境人心惶惶。
他便自告奮勇前去北境邊境平亂。
南玄機的到來,就像是為邊境守軍送上了一劑強有力的鎮痛良藥。
有了他帶領的邊境守軍,突然如獲新生,一改往日頹勢不說,甚至一度變得彪悍至極。
打的北漠鐵騎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簡直是神擋殺神,佛擋弒佛。
在北境邊境,南玄機曾一人一騎一槍,於北漠數萬精兵強將之中衝殺了一個來回。
不僅將北漠鐵騎殺了個措手不及,而且還順手摘了當時駐守邊境的北漠守將,公良單一的腦袋,帶了回來慶酒。
僅僅只用了半年多時間,南玄機不僅從北漠鐵騎手中重新收復了邊境失地。
更是一舉將北漠鐵騎趕出了北境邊境五十里開外。
北境邊境一役之後,「妖槍軍神」南玄機的名號,便如同一場風暴一樣,以最快的速度席捲了整個蘇辭王朝,以及周邊一些王朝國家。
也是經此一役,讓蘇辭王朝的每個人都熟悉並記住了,那個在戰場上一襲長衫、善騎白馬,一手長槍出神入化的青年才俊。
自此一役之後,「南玄機」這三個字,成為了蘇辭王朝每個熱血男兒追逐的榜樣。
同樣也成為了蘇辭王朝任何一個花季少女,心目中名副其實的白馬王子。
一時間,風頭無兩。
不過,就在蘇辭王朝所有人都以為,他能夠順勢一舉拿下北漠的時候,南玄機卻突然被王朝一旨聖意詔了回來。
當時有人傳言說,是蘇辭王朝與北漠私下裏簽訂了停戰協議,為此先聖讓北漠付出了很慘痛的代價。
也有人說當時先聖病危,不得不着急.詔南玄機回來輔佐新聖。
不過對於這些小道傳聞,具體何以為真,就不得而知了。
不論是先聖,還是作為當事人的南玄機,誰也從未出面澄清過什麼。
甚至當時的王朝之內,出現了很多抱怨之聲。
說什麼如果不是先聖着急.詔回南玄機的話,估計用不了多久時間,北漠就會被南玄機徹底消滅掉。
自此,北境邊境也將獲得永久安寧。
這個抱怨附和之聲很高,因為南玄機「妖槍軍神」的名號,並非平白無故而來。
他確實擁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之能,更具有上馬定乾坤之姿。
加上他的赫赫戰功擺在那裏,向來以兇悍著稱的北漠鐵騎,在他手上屢屢敗北,損兵折將更是數以萬計而不得實目。
蘇辭王朝幾乎沒有人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那一騎白馬銀槍的卓絕風姿,引領了蘇辭王朝的一代先河,令無數人望塵莫及,拍馬而不得其項背。
在接到先聖旨意之後,南玄機草草安頓完邊境之事,便匆匆班師回了朝。
他班師回朝之後,先聖為了褒獎他的豐功偉績,甚至不惜改寫蘇辭王朝的歷史,力排眾議敕封他「武相」一職。
先聖這一舉動,等於首次開創了蘇辭王朝「一聖兩相」的歷史先河。
這是在整個蘇辭王朝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盛舉。
別說是「武相」職級,在蘇辭王朝的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就算是內閣輔相,在蘇辭王朝的歷史上,也從未有過武將擔任的先例。
要知道在那個文官居於廟堂,武將廝殺於戰場的時代,「武相」一職,不僅僅代表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至高無上的權利。
更是一度開創了蘇辭王朝,武將正式步入廟堂的歷史先河。
因此,南玄機被敕封「武相」一職的歷程,其實並非輕而易舉,自然而然受到了不少的擠兌阻撓。
尤其是王朝那些個自以為是的文人墨客,免不了口吐芬芳,紛紛咬文嚼字出聲抗議,更有甚者直接搬出了蘇辭王朝的歷史背景施加壓力。
對於這些成天只知道舞文弄墨的執政當權者,當時年輕氣盛的南玄機,並不打在眼裏。
自然也就對他們那些所謂的由頭一笑置之,並不是他心高氣傲目中無人。
而是在他看來,從來都沒有經過鮮血洗禮的那群人,不過只會閉門造車而已,別說是戰場廝殺了,就算是百姓疾苦他們也未必會懂。
而且他們當中多數是一些虛長了些年歲頑固不化的老迂腐,只懂得墨守成規、照本宣科,吐吐唾沫星子,講講人盡皆知的大道理。
或是一些已經在各自位置上爬摸滾打了大半輩子,早已被現實磨平了傲氣與胸襟的鼠目寸光之輩。
整日只知道勾心鬥角、排擠異己,大肆斂財以佑后蔭,從來都不曾想過超越自我成就更高,或是務實為天下百姓做點什麼貢獻。
像他這樣一個背景乾淨又從不選擇站位的後起年輕之輩,突然一飛衝天爬到他們頭頂上,他們心中必然免不了各種滋味。
擔驚受怕也好,忐忑不安也罷,自然不盡相同。
儘管他們當中或多或少會有人心裏不服,年少輕狂的南玄機到底能不能勝任如此重職,但是更多的人則在權衡他們自己的利弊。
以南玄機凌厲霸道的行事手段,一旦他真的上位,恐怕會對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這也是他們一致阻攔此事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當然,也有極少數大力贊同此事的正直之士。
畢竟不管南玄機尚且年少輕狂也好,行事手段霸道凌厲也罷,他的能力擺在那裏有目共睹,這一點不容置疑。
一旦他能夠得到王朝重用,手握重權的話,對於蘇辭王朝的發展壯大百利而無一害。
只可惜,能夠將這一切都看通透者,只有寥寥若干人等。
即便他們極力贊同先聖此舉擁戴南玄機,可他們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在蜂擁而至的質疑當中。
好在先聖在這件事上的態度異常堅決,不論百官如何阻撓,他都堅持自己的初心。
硬生生以一己之力將南玄機推上了「武相」一職。
而在不久之後發生的一切,便足以證明先聖的確獨具慧眼。
興許是為了印證那些坊間小道傳聞,先聖在敕封南玄機之後的第二年就駕崩仙逝了。
先聖駕崩以後,蘇辭王朝曾經一度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境地,為了報答先聖的知遇提攜之恩,南玄機親自挂帥出征。
歷時整整兩年時間,親手結束了王朝內部的爭據戰亂,終輔佐新聖啟寧皇帝登臨帝位。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蘇辭王朝之所以能擁有今日這番民康物阜的氣象,全靠南玄機一手輔佐而起。
如果當時沒有南玄機力挽狂瀾平定戰亂,且不說蘇辭王朝是不是會四分五裂,至少新聖啟寧皇帝到底能不能夠登臨帝位坐擁江山還是兩說。
要說當時的王朝境內,誰與新聖啟寧皇帝關係最為密切的話,除了南玄機之外,當真別無二選。
他們二人不僅僅年紀相仿志趣相投,少年時就已經在一起習文研武稱兄道弟,而且啟寧皇帝如今所坐擁的王朝天下,幾乎都是南玄機一手打下來的。
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王朝之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心懷叵測之人別有用心的風言風語。
說是南玄機若是稍稍心有不忠,有心取代啟寧皇帝的話,根本就是手到擒來,輕而易舉之事。
更有甚者,直接了當出言污衊南玄機,稱他之所以如此熱衷王朝穩定,不辭勞苦替新聖啟寧皇帝鞍前馬後,就是為自己以後接手蘇辭王朝做準備、立威信。
對於這些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故意惡語中傷、挑撥離間的流言蜚語,南玄機自然不屑一顧。
他從來都沒有出面澄清解釋過那怕一句,甚至連任何一點想要證明自己忠心清白的實際行動都沒有。
猶如三年前一樣。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巧言令色之人,與其虛與委蛇花言巧語,他更擅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那些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自古以來,事實本就勝於雄辯,這也是南玄機一直以來都信奉的原則,什麼讒言巧語,不過是小人行徑罷了。
至於他南玄機的為人如何,不光他自己心裏清楚,基本上只要是熟悉他的人都瞭若指掌。
雖說當時南玄機在蘇辭王朝的聲望,確實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