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歡迎
唐寅親率赤水營人馬抵達長安城。
關中百姓也是夾道歡迎。
唐寅沒有在人前露面,等進城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行雲嶺的家裏。
很久沒回家。
光是看看行雲嶺周圍的田地作物,都是一種享受。
出去征戰日久,突然就想過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老公,你在這裏啊。”
長樂比唐寅還要晚一些到家,她回來后聽說唐寅已回來,到處找沒找到。
卻是在田地內臨時搭建的棚子裏,找到了唐寅。
“回到家,哪能不到這裏來看看?”
“今年的糧食收成不錯,這些新的作物,也能長出來了,突然覺得,應該好好管理一下,把更多的種子播撒到大唐的各處。”
唐寅看着鬱鬱蔥蔥的田野,遠處是長安城內的繁華熱鬧。
總是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長樂抿嘴一笑道:“還稱呼大唐呢?應該定一下新的國號了。”
“公主,這可是你祖上留下的基業,你不會是想鼓勵我當大唐的叛賊吧?”唐寅笑着問道。
長樂很認真回答:“我早就說了,這天下歸有德者居之,大唐氣數已盡,只要老公對李唐皇室的人盡量仁慈,其實就很好了。”
“就好像唐朝建立之後,隋朝的很多皇室也都在朝廷里當官,其實誰來當皇帝,影響真不大的。”
長樂在這件事上非常想得開。
可能跟她身懷六甲有關。
長樂很清楚,能給她保障的,不是自己的弟弟,而是自己的丈夫。
能讓她榮華富貴的,也應當是丈夫和未來的兒子,若是她能誕下太子的話,比當皇帝的姐姐,不是好太多嗎?仟仟尛哾
正說著。
杜嫣然帶着房念雪、上官櫻出現在田埂上,杜嫣然道:“他們在這裏。”
三個女人走過來。
不遠處,還能看到城陽和高陽兩位公主。
這下子,行雲嶺的女眷好像也就顏若傾還沒過來,但顏若傾也畢竟只是臨時加入到唐寅正宅的,她出現與否其實並無關大局。
“好久沒回來了,真好。”
房念雪也很喜歡這種在田地里走的感覺。
等她到唐寅面前時,臉還紅撲撲的。
旅途勞頓,其實每個人都很疲累,但想到唐寅還在這裏,她們又忍不住要過來看看。
唐寅伸手先把上官櫻攬住。
這下杜嫣然有些吃味,也想靠過來,卻是房念雪一把將她拉到一邊,去看新作物去了。
“回到長安,接下來就要面對朝臣,明天可能新皇一行就要抵達。”唐寅道。
杜嫣然道:“是要禪位了嗎?”
她的話,比長樂還要直接。
好像家裏每個女人,都在催促唐寅早點篡位當皇帝。
“不要挑唆我當叛臣,我心裏有數。”
唐寅不會跟身邊女人詳細說明自己的計劃。
這也讓幾個女人干著急。
……
……
當天唐寅還要去見留守在長安城的主要官吏。
高士廉帶幾名官員,在中書省衙門內等候唐寅到來。
與高士廉在一起的,還有被唐寅提拔起來的褚遂良。
“給廣陽王請安。”
眾人見到唐寅之後,都非常有禮貌。
唐寅親征北方,把懸而未決有一年之久的幽雲之地,連同遼東等地一併給平了。
現在大唐境內就只剩下蜀中尚未徹底歸心。
從李治剛登基時,唐寅僅僅能控制長安,連關中都還無法控制,到現在已近乎將整個大唐掌握在手中。
現在臣子也都知道,唐寅不單純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現在沒人敢自稱是諸侯,誰敢跟唐寅對着來,唐寅直接把他滅了。
至於李治……
也不過是唐寅在遵照作為大唐臣子的責任,或者說是給唐室最後的顏面,才沒有篡位。
但李治在那些保皇派看來,好像也是砧板上的肉。
北方還有李靖、李績,蜀中還有李孝恭,各地還有藩王和保皇派的人,別人還覺得唐寅有所顧慮,不會殺李治。
現在唐寅還怕什麼?
帶幾千人馬就能蕩平四海,這種威力,是個人都要臣服。
“說起來我也有很長時間沒回來,今年到現在,長安沒出什麼大事吧?”
唐寅走在前面,高士廉和褚遂良等人緊隨在後,一起進到議事廳內。
高士廉道:“前月,長安城內有家族聯合蜀中的奸佞,想把河間王給救走,因此而牽連下獄,部分家族現在被抄家。”
“那魏相現在怎樣?怎沒見到他?”
唐寅環顧四周,沒見到魏徵的身影。
他在進長安城之前,可是傳過信,讓魏徵來見他的。
高士廉解釋道:“魏相牽扯進這次的謀逆案中,雖然沒有被追究,但現在也只是在家中閑住,手頭上的事務皆都交了出來。”
“唉!不要對那些舊臣無禮,他們再怎麼說,也都是讓天下安定的功臣,本王也沒想過背叛大唐,魏相也是能臣啊。”
唐寅話說得很漂亮。
意思是他現在還沒有篡位的打算。
高士廉笑道:“先前房相已派人傳話回來,說是蜀中之地要望風而降,卻是不知……廣陽王準備出兵蜀中,還是說……派人去談判?”
唐寅知道。
自己不在長安這段時間,高士廉近乎把持了長安的朝政。
李治也不過是個傀儡,高士廉先前沒有得到更多的器重,被房玄齡、長孫無忌他們壓得很死,現在終於有機會翻身,連先前所謂的謀逆案,都是高士廉有意牽連擴大。
高士廉是想當唐寅的開國功臣。
但唐寅不需要身邊有這樣可以手握權柄的大臣,唐寅要的是平衡。
“蜀中之地,本王暫時無打算親自出兵,還是先談吧,不是說蜀中的使節已經快到長安?”
唐寅問道。
高士廉沒回答,一旁的褚遂良道:“聽說剛過漢中,從蜀中要往關中走,一路艱辛,就算是出兵的話……也很麻煩,應當及早準備。”
高士廉馬上接話道:“不能讓蜀中之地,成為國中之國,還應當早些平了蜀中,以此來奠定中原的基業。”
“有道理啊。”
旁邊一堆高士廉的擁躉,都好像覺得高士廉說得很有道理,一個個在附和。
唐寅只是微微點頭,沒有當眾表達他對征服蜀中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