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山海
兩個人再醒來的時候月亮已經掛在了黑藍天空的正上方,旁邊有星星一閃一閃的。
康熙問景素要不要吃東西,景素搖了搖頭。
兩人穿上了衣服,出了房門,走到了船舷處。
江上晚風很涼,康熙把披風扯開,景素往裏依靠,裹住,兩個人緊緊靠在一處。
景素的頭髮絲被吹了起來,一縷被吹到了康熙嘴唇處。
他動了動腦袋,彎了下腰,下頜按着那縷頭髮,貼着景素髮側摩挲。
江面寬廣,一望無際,偶有波濤,可是船隻大,倒也是行的平穩。
景素感受發側被他抵住,耳邊有他的呼吸聲,也動了動腦袋磨蹭康熙的下巴。
康熙一點點給她講着這段分別的日子裏他都做了什麼。.
提到了一直以來朝廷開設粥廠這類賑濟之事,是為平常,早在千年前就會行的善事。可是時間久了,行事卻漸漸走樣,太多官員把這個事當作是小事,不肯多加看管監督,他們就是不帶頭做壞事,也會導致手下中飽私囊,沂州府上一個小小的主簿都富態如碩鼠。
他說,這些小事上頭,撐着的是社稷,或者說,就是這些小事一點點的,才匯成了社稷。
然後又提了件傷心事。
他說對現在的兩江總督不是很滿意,許是原來的于成龍讓他太滿意了,換成誰都覺得不行。
「於公兩袖清風,忠良正直,致純致凈,他若是晚生二十年,朕不知道要省下多少心。」
於公明末生人,科舉失意,直到四十四歲時才入仕,自康熙六年起,青雲直上。
他半年前溘然長逝於任上,據說後人打點遺物,只有一陳年木箱,內有一套官服而已。
康熙深感悲痛,加封於公太子太保,贈了謚號「清端」二字,更是親自撰寫了碑文以示表彰他清廉公允的一生。
景素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於公也許就是被你累死的也說不定,六十多歲的老大人了,身兼江南江西總督不說,你今年又把江蘇和安徽兩地的巡撫政務也壓到了他身上,而且他老人家日子過的清苦,是真的苦……
景素想到此處卻搖了搖頭。
她不能以自己的個人主義度量老大人那顆為國為民的決心。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殫精竭慮也不怕嘔心瀝血,怕的只有報國無門。
他有着「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負。
景素捏了捏康熙的手,安慰他。
不過也有好事。
康熙語氣稍微歡快起來,「裴度上回黃河治理的差事做的不多,這回朕不是把他也帶來了?讓他跟着靳輔多學學。哦,靳輔如今是河道總督,有能力,肯下力,當初在治河上和於公還產生了分歧,最後於公還說是他自己錯了,呵呵。」
聽他說完,景素也跟他提了在濟南府興辦女學的事。
景素手指撓康熙的手背,思考了一下才說:「濟南府不如京城富庶許多,何況村鎮。」
康熙聞言嘆了口氣,道:「歷史遺留問題了,明初時好了些,京杭運河途經之處,漕運一項就不知道能養活多少人。」
「對,黃河治理,還有漕運之事。」
「蒙古也得安撫……」
他自己是少數民族,曾經是侵略者一方,提起來還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山東如今貧困,有着如今天災頻發之故,當年蒙古人不斷侵擾中原大地,也是原因。」
他又想起來,「對,山東還靠着海,偶有海水倒灌之災。」
景素本來想勸解他不要這樣把所有的事都壓到一處,可是聽他提起海邊就忘了勸解他的事。
從前的屈辱她永遠不會忘,即使如今身處異世,但平行世界裏的人們能好過,或者說陣痛的不必這樣久,程度不那麼深,也好啊。
她轉過身去,抬頭看了看男人。
嗯,康熙大帝,喜好西學,明時鄭和都能下西洋,現在也能。
「你說都能靠山吃山,難道就不能靠海吃海嗎?」
「你有沒有想過海的那邊是什麼?」
景素問着問着,也不知道怎麼的,差點唱出來「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
她咬了下舌頭,控制本能,才沒唱出來。
康熙顯然也對這個問題來了興趣。
兩個人又東扯西扯了一番,說著說著,天都要亮了,啟明星掛在東方天際閃耀非常。
——
第二天,寶應碼頭邊也不知道是誰傳出的消息。
「你們聽說了嘛,昨日停靠在碼頭的大船,是皇上的御駕啊!」
李鐵牛解開腦上擰成股的頭巾放在桌上,湯麵冒着熱氣,打在冰涼的腦門上,他又拿起頭巾抹了抹額頭。
他低頭稀里呼嚕吃下兩口面,又狠狠喝了口湯,滿足的喟嘆一聲,「啊,這早上扛包是有些冷,但是喝上一碗熱湯,就覺得渾身又了力氣。」
剛出鍋的面,湯麵滾燙,也是皮糙肉厚,也是不怕燙,竟能吃的進去。
王二狗年紀輕輕,身板兒較李鐵牛這個已年近四十的漢子單薄些,他平日裏在田地忙着,卻不是那麼盡心伺候,父兄也是慣着。
比起在土裏刨食,他更喜歡冬日時過來碼頭扛包掙些零花錢。
不是上進,就是想聽些新鮮消息。
村裡封閉,每天都是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他聽着也覺得沒意思。
見李鐵牛不理他,只呼嚕呼嚕吃面,王二狗拿手肘懟了他一下。
「聽見沒啊鐵牛叔?碼頭上停了好幾個時辰的大船,上頭是萬歲爺!聽說還有大阿哥和太子殿下!」
李鐵牛終於把頭從面碗裏抬出來,表情卻是帶着嘲諷。
「你昨晚喝的那點酒是不是現在還沒醒!皇上出門還能跟咱們似的吃個面就完事?從前前朝有王爺乘船過來,往江里倒的那可是吃不完的豬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