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鴻運飯店
今年的立春剛過去沒有幾天,正值春寒料峭的時節,在這個季節里,桃花塢村前村后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樹木和植物,看上去還是一片衰敗的景象,沒有半點生機,也沒有一絲抽芽吐綠的動靜,清晨喜雀山的山腳下升騰起了一層薄霧,正在慢慢地在村子上空鋪陳開來,薄霧遮住了本來就不很熱情的陽光。
中午時分,正是家家戶戶開始吃晌午飯的時間,此時鴻運飯店裏的一個包間裏卻很熱鬧,有六個人圍着一大桌子好菜正在喝酒,無論哪朝哪代,中國人向來都有在酒桌上談事的優良傳統。坐在主陪位置的是這家飯店的老闆王鴻運,四十五歲的王鴻運看上去矮墩墩的,卻是個精明能幹的生意人,可能開飯店需要經常喝酒的原因,一坐下來他的啤酒肚就會顯得特別明顯,很像一個已經懷孕了好幾個月的孕婦,坐在他右手邊的主賓是本村的王先進書記,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高瘦,稀疏不多的幾根頭髮勉強地往後梳理着,根本遮擋不住頭頂上已經禿了的那一大塊頭皮,他看上去有六十多歲的樣子,其實才剛年滿五十歲,王鴻運左手邊的主賓是村主任—張進財主任,和王先進年齡相符,長了一張胖乎乎的娃娃臉,個不高,說話時總是滿臉堆笑,而酒桌上的副主陪不是外人,正是王鴻運的老婆兼本店的大廚—李秀華,還有幾位客人是村兩委班子的幾個成員,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每個人心裏都清楚,這一大桌子酒席其實就是一場標準而又隆重的答謝宴。
鴻運飯店的酒席正式開始了,“這些年,多虧了王書記一直照應着我家的小店,”王鴻運先站起來進行開場白,他端着一杯白酒,恭維着王先進,“這幾年承蒙王書記的關照,我這第一杯酒敬我們王書記,來大夥一起干一杯!”
“好,好,好,”王書記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大家一起干一杯,”王先進滿臉堆笑,左手不自覺地往後抿了珉頭上那幾根稀疏的頭髮,“我們今兒也要感謝王老闆和老闆娘的盛情啊!”
“是啊!是啊!”旁邊幾個人在一旁附和着他說,“感謝王老闆。。。。。。”
“大家一起喝。。。。。。”
在這個桃花塢村,王鴻運是個聰明人,否則他也不會這麼快速地發家致富,他心裏很清楚,他在村裡開的這家飯店,主要經濟來源就是承接村委的上級接待任務,最近這些年,總會有不少上級領導來桃花塢村檢查督導工作,在王鴻運看來,這些鎮上或縣城裏來的領導老爺們,其實就是來桃花塢做做表面文章,實際只為來吃吃喝喝而已,吃喝就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如果真有效,桃花塢的貧困面貌早就改變了。但對他的飯店來說,這是好事,他的飯店能賺錢就可以了,他才不管其他的那些閑事呢。
王鴻運也是個見多識廣的人,前幾年他經常開大車拉貨往南方跑運輸,他能很明顯地感覺到改革開放以來,南方的很多城市和農村都發展的很快、很好,一路上有不少高樓大廈,南方很多鄉村的農民甚至早都就搬進了高樓和別墅,這點讓他羨慕不已,每次回到家后,他都會跟老婆說說聊聊他在路上的所見所聞。有一件事他和老婆商量之後,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把這些年積攢下來的所有錢,在縣城最好的地腳買了一套剛開盤的套三新房,他們要讓自己的女兒去縣城上學,上全縣最好的小學、最好的初中和高中。
“來,王書記,俺敬您一杯,”李秀華眉眼帶笑,“這杯酒,
我要繼續感謝王書記和在座的各位!希望領導們都工作順利,步步高升。。。。。。。”
話音一落,李秀華一飲而盡,於是大家也都跟着一起喝了。“大家慢用啊,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多包涵!我再去廚房給大家準備兩個好菜,大家慢慢喝,慢慢吃昂。。。。。。”
“俺們今天真有口福了!太謝謝老闆娘了。。。。。。”在眾人的一片感激聲里,她走向了隔壁的廚房。。。。。。
李秀華可是桃花塢的“名人”,看起來不但年輕漂亮,而且做菜的手藝極佳,讓人吃了這頓還想着下頓,聽說她年輕時在縣城的一家大飯店裏當過好幾年服務員,也許是耳濡目染的緣故,所以由她親手做出來的飯菜才會如此美味,儘管四十剛出頭了,但勤快能幹,又很孝敬老人,大家都知道,婆媳關係,尤其農村的婆媳關係不太好相處,孝順尊敬老人一定是做兒媳的最大美德,因為這些方面李秀華做的很好,所以她在桃花塢的人緣和人品沒得說,村裏的老少爺們都交口稱讚,人們都羨慕王鴻運上輩子積了大德,能娶回家這麼一個好婆娘,鴻運飯店之所以能開得下去,生意又這麼好,和她有着很大的關係。
在大家杯盤交錯的聲音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桌酒席一直持續到了下午三點多,他們六個人一共喝了四瓶白酒,一瓶茅台,一瓶五糧液,一瓶古井貢,還有一瓶琅琊台(本地產的土酒),另加十幾瓶青島啤酒,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鴻運飯店裏的這頓酒席終於不太情願地結束了,王書記顯然已帶了幾分醉意,在往回走的路上,情不自禁地哼起了那首著名的贛南民歌小調:
“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里格)野鹿聲聲哀號,
樹樹(里格)梧桐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這真是鄉情如酒,清冽又甘醇,作為桃花塢村支書的他,現在很享受手中的權力帶給他的種種滿足感,他一步三晃悠,好不容易才回到了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