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襲擾
李飛的死為趙江和趙河所部贏取了時間,在加上騎兵的速度優勢,使得趙江所部很快便脫離了蜀軍的進攻。(本章節由網友上傳&nb)但是當趙江重新安營紮寨,清點兵力的時候,趙江不禁有些傷身,來的時候十萬鐵騎,經過一場大戰之後,折損了三萬之眾,而且烏龍堡依然失守了,雖然在進攻的過程中,為秦軍帶來了大量的傷亡,但是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因而這場戰爭對於蜀軍來說,無疑是一場大敗。
紀靈此時也在整理自己的部隊,說實話,雖然在戰場上,紀靈一直保持着從容鎮定的神態,但是實際上,紀靈的心卻是一直閑着。原本禁軍都是作為戰場的輔助力量,雖然也經歷了幾次大戰,但是卻都有取巧的嫌疑,單獨面對面對正面與敵軍對抗還是第一次,尤其是用步兵與敵人的騎兵相對抗。當敵人的騎兵步步緊逼的時候,紀靈就一直在擔心,擔心步兵受不了這種氣勢的壓迫,最終會潰敗下來,那樣的話,不但自己的部隊會潰敗,還有引發一連串的後果,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戰役的進行。好在,這些禁軍士兵們,沒有讓紀靈失望,堅持到了最後一刻,顯然平時的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記得當初為了訓練士兵的紀律性,紀靈向秦漢申請,派出幾支精銳騎兵,每日便如今日一樣,向禁軍步兵方陣殺去,誰要是膽小退卻,絕對會軍法從事,就這樣連續三個月的訓練,終於取得了今日的效果。紀靈之所以擔心,乃是因為,平日的訓練,雖然氣勢如虹,但是沒有殺氣,而今日卻是殺氣凌然,好在這些士兵沒有讓紀靈失望。不過,清點人數之後,紀靈卻心痛了,此次出戰的十五萬兵馬,其中步兵盾牌手二萬,長槍手十萬,弓箭手三萬。三萬弓箭手由於處於戰場的最後方,幾乎沒有收到任何傷害,但是盾牌手和長槍手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尤其是盾牌手從始至終都戰在最前線,承受了蜀軍騎兵的大量攻擊,兩萬人最後活着走下戰場的只有不到三千人。而十萬長槍手陣亡八千,負傷近兩萬人。
太史慈此時也在清點人數,烏龍堡一戰打得實在是太辛苦了,在看到烏龍堡的地勢以及這幾日李飛發出的軍令后,太史慈也不禁有些后怕,若不是由於孫宇和周鑫的原因,烏龍堡內蜀軍出現幾次內亂,致使李飛無法完全掌控部隊,恐怕最後自己即便是打下烏龍堡,損失會更加嚴重,甚至,會因為兵力不足而放棄此次征討蜀國。可憐一代大將卻間接的死在了內鬥之中,可悲可嘆。
出於對李飛的佩服,太史慈下令將其厚葬,在墓碑上刻上了“蜀國大將李飛將軍之墓”,出殯當日,太史慈雖然沒有出現,但是卻拍出親衛代表自己,參加其下葬儀式。
處理完烏龍堡的事情之後,太史慈便召集眾將,商討下一步行動事宜。
看到蜀軍的增援部隊之後,太史慈知道,蜀軍的大部隊很快就要到達了,那麼征北城將會成為蜀軍的重點攻擊目標,而如今征北城只有魏延率領本部在堅守,自己需要儘快趕去增援。
於是,留下了一鎮兵馬再烏龍堡留守之後,太史慈便便率領部隊星夜兼程趕往征北城。
毛傑的大軍還沒有到,趙江趙河所部當然不會這麼順利的讓太史慈行軍了,這回二人也學聰明了,將所有的輜重全部拋棄,所有的士兵只帶幾日的口糧和鎧甲兵器,最大程度的減輕自身重量,將騎兵的速度優勢發揮到最大。
太史慈所部大軍兵馬眾多,整個行軍隊伍極其龐大,這就給力趙江二人機會,反正他們要的不是戰果,而是最大程度的減緩秦軍的行軍。因此他們便如同跗骨之蛆一般,找到秦軍行軍的薄弱點,快速衝殺之後,也不戀戰,揚長而去,讓趕來增援的秦軍撲個空。
面對如此無賴的打法,太史慈心中十分鬱悶,以前都是他用這招來對付別人,現在卻由別人來對付自己,太史慈幾次設計想要將這支部隊吃掉,不過,前期還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使得蜀軍越來越謹慎,而且趙河嚴令部下,對於蜀軍只可發動一次突擊,得手之後,不論戰果如何,迅速脫離戰場,不得貪功。如此,太史慈在幾次設計無果之後,只好下令重新整編隊形,加強部隊的防禦程度,但是這樣卻極大的延緩了部隊的行軍速度。
另一方面,蜀軍的先鋒部隊已經抵達征北城,魏延時刻準備着與蜀軍大戰一場,但是當蜀軍到達之後,卻發現,不論自己如何挑釁,蜀軍就是不行動,這不禁讓魏延鬱悶的要死。不過,久經沙場的魏延知道,既然蜀軍的前鋒部隊已經達到,那麼他們的大部隊也據此不遠了,征北城即將有大戰爆發,而現在後方的太史慈所部也不知道是什麼狀況,不知道何時能夠趕來增援,因此為了穩妥起見,魏延立刻組織城內的部隊,再一次大規模加固城牆,佈置防禦系統。同時派出探馬,一路前往太史慈處,上報此地的情況。另一路則是前往蜀國內部,偵查蜀國主力部隊的情況。
在修築防禦體系的時候,原本魏延還在顧忌蜀軍會發動突襲,但是令人詫異的是,蜀軍一直在修築大營,沒有絲毫動作。慢慢的魏延便放棄了對其的防禦。
其實魏延不知道,他這種明目張胆的在蜀軍眼皮子底下修築防禦,尤其是後來更是將監控蜀軍的部隊都撤離的舉動。早就讓蜀軍上下所有人火冒三丈。紛紛想要帶兵殺出城去,給秦軍一個教訓。但是都被主將孫龍和李虎攔截了下來。其實孫龍和李虎二人比其他的人都憤怒,但是作為軍中主將,他們要承擔的更多,臨走之前,老元帥千叮嚀萬囑咐的交代不可出戰。此時的秦軍看似防禦鬆懈,誰知道這會不會是他們的陷阱。一旦是陷阱,自己戰敗,大軍還沒有趕過來,那麼蜀國北方數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