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霧裏看花
十數日之後,吐魯番東北方向一處名為別失八里的地方,率領帖木兒帝國前鋒大軍的阿布巴克爾,哈利勒終於收到了其父米蘭沙遣人送來的迷信,告知其祖父病死的真相,要求他二人火速率軍回國,相助自己奪取蘇丹大位。
此處距離明朝西域衛所哈密衛尚有差不多八百里之遙,阿布巴克爾,哈利勒二人得知如此噩耗,當即下令將那些病重難行的士卒,牲口盡數拋棄,掉頭回國。
至此,縱橫亞細亞之地,橫掃諸國的帖木兒大軍妄圖征服明朝的遠征因為其統帥的暴斃偃旗息鼓,掉頭回國,在帖木兒數個兒子,孫子的各自率領下,為了蘇丹王位的爭奪,陷入慘烈廝殺。
約莫三個月之後,久違的西域商人又逐漸出現在了撒里維吾爾之地。大明西涼侯宋晟雖已然奉旨將麾下大部分兵馬後撤,此時卻依舊身在哈密衛。越來越多的來自西域各部族的商人確認了帖木兒大軍半途折返的消息,他當即命手下軍士快馬加鞭,向南京的朝廷稟明消息。
夜色籠罩下的南京城中,一束束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一派火樹銀花的慶祝之態,卻是寧王朱權得知帖木兒大軍後撤的消息后,猜到了其國內必然發生外敵來襲,或是叛亂等重大變故,大喜之下當即不管不顧的命府中下人購來煙花爆竹燃放,以示慶祝之意,弄得城中一干百姓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這位寧王殿下發的什麼瘋,不過年不過節的這般大肆慶祝究竟是為了那般?”“
一些讀書士子猜測這位寧王殿下,是不是今日又要納了什麼青春年少的好人家兒女為妾,心中不忿下紛紛背地裏痛斥其仗勢欺人,荒yin無度。
王府院落中,朱權早已是酒酣耳熱,對坐在一側身穿紫衫的馮萱笑道:“今日大喜之事,萱妹速速演奏一曲以作慶祝。”
馮萱知曉朱權再不用隨軍北上迎敵的消息,心中也是極喜,此時自然不會掃了夫君的興緻。待得丫鬟取來瑤琴置於桌上,芊芊十指略作挑弄后,眼見夜色中一束束煙花衝天而起,當即盈盈笑道:“今日此情此景,使得妾身驀然想起了最為喜愛的一首宋詞,南宋稼軒先生的《青玉案,元夕》,希望微末之技不會辱沒了先賢。”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瑤琴弦動,檀口輕誦,宋代辛棄疾一首《青玉案》,隨風飄揚開去。
朱權眼見煙花明滅之下,馮萱嬌媚的面龐若隱若現,開懷之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喃喃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霧裏看花之意,猶如此酒,回味無窮。”
徐瑛眼見女兒點燃煙花后慌忙蹦蹦跳跳的藏入自己懷中,回首遙看一束煙花飛竄而起,在夜空中燦然綻放的美景,忍不住充滿喜悅的驚呼出聲后,一股難以描述的幸福之感充塞胸臆,忍不住嘆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稼軒先生文武雙全,奈何生不逢時,鬱鬱而終。我輩比之他,卻又是幸運得多了。”
耳聞此言,朱權不禁甚是感懷,驀然回想起了那些已然不在人世的人。這些人中,有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徐瑛的父親魏國公徐達,馮萱的父親宋國公馮勝,從來未曾謀面的李文忠,常遇春,甚至還有昔年在捕魚兒海滅亡北元的藍玉和王弼,心中不禁暗自嘆道:功過自在人心,他們捨生忘死,誅滅暴元,對千萬漢民族子民的功績,又豈是後世奴才文人所能抹殺。
初夏之時,永樂皇帝朱棣率領文淵閣大學士解縉,六部尚書,侍郎等一眾人等漫步於文淵閣東閣之內。一眾官員不時取下書架上一冊冊名為《文獻大成》的書籍翻看,眼見其上諸多自幼熟讀的儒家經典文章,不禁個個頷首,顯得甚是滿意。原來自文淵閣大學士解縉奉旨編篡書籍后,率領胡廣、胡儼、楊士奇等一百四十七人,歷經年余,收集歷朝歷代的儒家典籍,仿照宋代陰時夫的《韻府群玉》和錢諷的《回溪史韻》二書體例,編篡成了此書,得朱棣賜名《文獻大成》。
身穿蟒袍的寧王朱權跟隨朱棣身後,耳聞解縉向朱棣訴說《文獻大成》收錄的歷朝歷代各位儒家先賢著作,不禁微微搖頭,心中微微嘆息忖道:孔子的書有了,孟子的書有了,荀子的書有了,董仲舒的書有了,程頤,朱熹的書樣樣俱全。老子,莊子,墨子,孫武,孫臏,韓非子,商鞅,李斯,慎道,申不害等道家,墨家,兵家,法家的諸般書籍一概排除在外。僅在春秋戰國之時,那些聲名赫赫的先賢們難以計數的著作,便入不得解大學士的法眼,更遑論後世漢,隋,唐,宋有多少中華文化被排除在外?
朱棣轉頭之際眼見朱權面露不屑之色,心中一動下忍不住問道:“朱權,解縉等人編纂的這部《文獻大成》,你觀之意下如何?”他對於這部只收羅儒家典籍編纂的書籍,內心之中甚是不滿,雖無力改變父親朱元璋以四書五經在科舉中命題,加強儒家官方學派地位的手段,卻也不甘這一部區區的《文獻大成》便能代表自己的文治,念及昔日和朱權相處之時,每每聽得他口出奇談怪論,故此這般問道。
朱權心知朱老四的老師道衍,也是一個飽讀群書的怪才,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老四也絕非一個榆木腦袋,當即大着膽子答道:“大學士等一眾人等編纂這部典籍,想來耗費心力無數,然則以臣弟看來此《文獻大成》不過一家之言,遠遠算不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怕難以令天下士子信服。”
文淵閣大學士解縉耳聞朱權言有所指,忍不住問道:“以殿下之意,何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他自奉旨編篡書籍以來,每日裏在翰林院勞神費力,內心之中自然而然的將這部《文獻大成》視如己出的兒子一般看待,豈容他人輕易質疑?
“《道德經《莊子》,《墨子》,《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韓非子》,《商鞅書》,《呂氏春秋》……”朱權一面板着手指,一面娓娓言道。
老子,莊子倒也罷了,耳聞這個不學無術的寧王殿下居然將法家諸人的書籍也拿來說事,解縉忍不住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喋喋不休,沉聲說道:“道家不過虛妄之說,兵家征伐之道,不合仁義之理,法家韓非子,商鞅,李斯,申不害之流不過是崇尚酷烈手段,權謀詭詐之道,豈能與儒家聖賢相提並論?”
儒家講究人性本善,當以禮法循循善誘。法家卻講究人性本惡,當以嚴刑律法震懾之,而韓非子的著作《五蠹》中“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般**裸攻擊儒家先賢的言辭,自漢,隋,唐,宋千年以來便被天下儒家士子所切齒痛恨。耳聞這個寧王朱權言辭之中竟然要讓韓非子,商鞅,李斯與孔子,孟子並列,當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數個尚書,侍郎也忍不住對朱權的妖言惑眾進行了駁斥。
朱權昔日在沙場征戰,早已練成了視矛戈若草芥的渾人性子,此時眼見群儒圍攻,忍不住嘿嘿冷笑,待得禮部尚書鄭賜引經據典的好一番駁斥之後,這才笑道:“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在世之時,怕也沒有你們這些自詡儒家子弟的人霸道橫蠻。”
饒是解縉,六部尚書,侍郎等一眾對朱權群情洶洶的人等陡然聽聞他將《論語》中的的言語用來以孔子之矛,攻儒家正統之理,不禁都有些手足無措。惶恐失態者有之,怒目瞪視者有之,也不乏楊士奇,楊榮,楊溥這般凝神沉思之輩。
數日之後,奉天殿上,身穿五爪金龍袍服的永樂皇帝朱棣一雙冷冷的目光掃視左右兩列文武,朗聲說道:“《文獻大成》格局略小,所篡尚多未備,豈能顯我大明文治?朕決意重新編纂,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悉數收錄其中。”原來他對於《文獻大成》只收錄儒家典籍甚是不滿,終於下定決心重新編篡,命太子少傅姚廣孝,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解縉,禮部尚書鄭賜,刑部侍郎劉季篪等一眾官員分別擔任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之職。
靖難第一功臣的僧道衍可謂當世最為了解這位皇帝陛下心意之人,深知此書須得超越歷朝歷代所有類書之大,方得合乎朱棣心意,當即出列奏曰:“陛下,上至先秦,下至我大明,書籍不知凡幾。微臣請旨朝廷下令,廣召天下才智博學士子入京參與修書。”
“正當如此,愛卿之言合乎朕意。”說到這裏,朱棣轉頭對不遠處的戶部尚書夏元吉說道:“編篡此書所用銀兩,由戶部盡數劃撥。”
朱權眼見夏元吉躬身接旨之時,有些微微皺眉,心中不禁有些好笑忖道:“這個摳門的尚書大人,只怕又得為了即將流水般花出去的銀子肉痛了。”
黎明時分,解縉坐於書房中,腦海中回想昨日早朝之時,皇帝陛下下旨重新編篡書籍之時,不由悶悶不樂。他自幼聰穎,六歲能詩,在鄉里被譽為神童。博覽群書,善於狂草。洪武年間鄉試第一,殿試三甲,因上書《太平十策》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所深為器重,目下身為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可謂文官之首。自有一股傲氣所在,豈料費盡心力率領一眾翰林院博學之士編篡的《文獻大成》竟不為皇帝所看重,重新編書的旨意中,那個醜陋的妖僧竟赫然排在自己前列,豈能使他心服口服?子曰,怪力亂神。道衍雖貴為太子少傅,被皇帝陛下視為靖難第一功臣,卻因白日早朝,夜晚躲在廟裏誦經,將朱棣賜下的宅邸空置,素被文武百官視為怪誕之舉。一眾官員面上不敢無禮,私下裏卻時常以妖僧斥之。
隨着一陣腳步之聲傳來,一個解府下人向解縉稟報府外有一老僧求見,並奉上拜帖。
僧道化緣實屬平常,這和尚不但來到內閣首輔的府邸拜訪,倒還有拜帖到訪,豈不怪哉?解縉取過拜帖,眼見上書姚廣孝三字,心中雖依舊不忿,還是親自迎了出去,畢竟姚廣孝身為太子少傅,更是編篡書籍之時自己的頂頭上司,禮不可廢。
賓主相見之時,解縉注目看去,卻見身穿月白色僧袍,背負斗笠,腳蹬麻鞋,容貌醜陋的道衍身側,一個身穿青衫,做尋常讀書士子打扮的青年,赫然正是在文淵閣指斥《文獻大成》不過一家之言的寧王朱權。
朱權笑道:“本王今日與大師相約登山,特請大學士同游。”
解縉聞得道衍來訪,本以為是為了編篡書籍之事,此時眼見對方一派出行的樣子,再聽得朱權此言,不禁面露詫異之色。
“貧僧少年時遊歷四方,頗長了些見識,近年蝸居斗室久亦,不禁靜極思動,趁着這把老骨頭尚堪走動,想去登山一游,特來邀首輔大人同行。”道衍微笑說道。
解縉心知對方此番邀約絕不會只為了遊玩,略一思忖下便即恭請朱權,道衍在客廳稍坐飲茶,自己卻去內室換過衣衫。
山風掠樹而過,空谷猶聞鳥鳴。山路之上前後行來三人,正是聯袂登山而來的朱權,道衍,解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