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和樂縣的變化
中原連番征戰,益州這邊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自百城千道計劃開展以來,益州各地百姓紛紛走出家門,加入到全面建設當中。
賈成派出的大量官吏來到各地郡縣,掰開了揉碎了給當地百姓分析。
如果守在家中那一畝三分地,全家辛勞一年,不過是幾石口糧,交完稅賦幾乎所剩無幾。
若是遇到災荒年份,連餬口都困難。
可你要是抽出家中一部分勞力前往參與築城和道路建設,不但能抵消縣寺規定的勞役,還能憑藉勞動獲得錢糧酬勞補貼家中所需。
若是進入工坊、礦場,收入更加豐厚。
開始一年,只是各郡縣城內外百姓抱着試試看的心情響應號召,參加建設大軍。
沒過多久,這些先行參加勞作的百姓就得到了實惠。因為賈成自始至終堅持嚴查吏治,絕不姑息貪贓枉法的發生。
且賈成允許各地官員家族合法置辦產業,頒佈保護工商業發展律例,使得官員們合理利用律例謀取合法利益。
朝廷稅賦也不重,不需要冒着貪贓枉法殺頭的風險。
所以很快這些參與建設的百姓們家中有了結餘,生活也漸漸富裕起來。
百姓們都不傻,誰還沒有幾個鄉下山裏的親朋好友,於是很多頭腦靈活的百姓便呼親喚友,結成一個個小團隊承包小工程。
這些承包人得到的好處更多,不但可以利用承包工程當中的獎勵措施獲取錢財,還能夠憑藉承包下來的工程質量和進度,得到朝廷頒發的爵位,甚至幸運的還會有一官半職。
巴西郡,宕渠縣,和樂鄉,何家寨。
如今和樂鄉可不屬於宕渠縣了,在夷王朴胡和何家寨老頭人何大寶鼓動下,和樂鄉和周邊十個鄉賨人部族共同出人出力,在靠近官道的一片緩坡上建起了一座方圓五里的小城。
因為這座城地處和樂鄉,巴西郡太守閻圃便把它命名為和樂城。和樂鄉和周邊十個鄉合併為一個縣,就叫和樂縣。
夷王朴胡建城有功,如願以償當上了四百石縣長,成了響噹噹的大漢官員。
他也投桃報李,把何大寶父子和指導建城,拿出三合土製作方法的張五郎以及各鄉賨人頭領按照功勞一一上報。
朝廷很快批複下來,何大寶被任命為縣尉,其子何生成了衙役班頭,而張五郎更是指導有功,搖身一變成了縣裏主簿。
其餘各部頭人或擔任縣裏功曹,或成了各鄉嗇夫、亭長、游檄等等。
因為賨人大多不識字,只有縣長朴胡、主簿張五郎等寥寥數人看得懂公文。朝廷還派了一個太學生李振和十幾個官學小學畢業生前來教授識字,指導來往公文和解說律法等工作。
前些時日這個叫做李振的太學生閒遊之時,居然在境內長石鄉,大竹鄉等地陸續發現了煤、鐵等礦。這些礦產幾乎都是裸露在地面上的富礦,儲量極為豐富。
隨後又在大竹鄉鐵礦邊發現了極為稀有的錳礦。
這錳礦可更不得了,別人不知道,賈成卻清楚的很。有了錳,可以在煉鐵、鍊鋼中作為脫硫劑、脫氧劑,使得鋼鐵產量劇增。
更厲害的是,加入13%以上錳的鋼鐵合金,比百鍊鋼更加堅硬又富有韌性,不容易損壞。
李振大喜,立刻上報朝廷。
因為和樂縣就在渠水邊上,水路可直通成都,就算到鄭都,通過水路墊江北上,經過閬中只需走五百里官道也能很快抵達。
煤、鐵、錳礦全部都是朝廷所需的戰略資源,這種大規模礦產的發現,立刻引起朝廷和賈成的注意。
沒過多久,朝廷便派來將作大匠正昂率大批將作府官吏前來勘測礦場,釐定產量。
半年以後,近五千礦工和隨行家屬合計兩萬多人便被遷移過來,入住長石、大竹兩鄉,開採礦產。
朝廷有規定,凡境內發現礦產,該礦所在為無主土地,以上等良田價格向當地縣寺購買,收歸國有。之後所產礦石收益,地方縣寺與朝廷三七分成,朝廷佔七,地方留三。
若為有主之地,則公私合營開發,私人佔有一成。
這幾處礦產地處深山,都是無主之地,所以朝廷在支付給和樂縣三萬緡錢之後便派遣礦監和礦工浩浩蕩蕩的進入該地開始建設礦場。
這下和樂縣便成了有名的富縣,每年坐着不動便能分享大量財富。
夷王朴胡笑的簡直合不攏嘴。
當初為了建城,讓賨人能夠成為大漢正式子民,享有大漢普通百姓的待遇,從此不再靠從軍作戰,以性命博取一點點可憐的賞賜。
他們十個鄉不但傾其所有,還付出了數以百計的族人性命,花了三年時間才建成了自己的縣城,為此還向宕渠縣和巴西郡城裏很多富戶、大商賈借債,購買建城物資。
他們本想着咬咬牙關,再苦個十幾年還清債務,為子孫後代留下可供生存的基業。
想不到幸福來的這麼快,朝廷購買礦山的錢就足夠還債,另外每年還能分得至少數萬緡錢給縣寺。
就算平均分到每個賨人身上,每家每戶也能分到十幾緡錢。
一緡就是一千錢,十幾緡就是一萬多錢。
在以往,就算頭人何大寶家,一年到頭也存不了百餘錢,不背債就已經是好年景了。
十幾緡錢,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讓縣長朴胡和所有賨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悅當中,做夢都會笑醒。
這天何大寶來找朴胡,一見面朴胡便打趣起何大寶:“何老哥,你這一身穿金戴銀的,莫不是要收小妾了?”
何大寶老眼一瞪:“縣君莫要取笑老夫,現如今咱也是體面人,要維護朝廷臉面,如何還能穿的像鄉下老農一般。”
“嘿嘿,老哥這話說的,不愧與張主簿待了這麼些年,了不得,了不得!”
朴胡伸出大拇指,連聲贊道。
何大寶定了定神,對朴胡拱拱手道:“縣君,你見多識廣,咱們縣如今也算是發達了,咱們賨人全賴朝廷政策富了起來。不過以前苦,手裏沒啥閑錢,只能一門心思在土裏刨食。如今都有錢了,好些族人可就變了。”
“哦?老哥你也發現了?”
“我老眼沒花,你看看街面上那些小子們。穿的好些,吃的好些也就罷了,喝酒、耍錢、鬧事到處都是,這樣下去,咱們賨人這股精氣神可就毀了。”
“是啊,張主簿前腳還跟我說起這件事,先前咱們集合這些賨人青壯建城修路,苦了好幾年。如今城也建好了,路也修的差不多了,還發現了這好幾處大礦。我本來尋思着讓他們享幾天福,過幾天輕省日子。沒想到......唉,這有錢了也愁啊。”
何大寶一頓腳:“都怪那些漢人商賈,做買賣就做買賣,開啥酒樓瓦舍,最可氣的還辦了好些賭坊,都把娃娃們帶壞了。”
朴胡擺擺手:“老哥,你也不能這麼說,這些酒樓瓦舍和賭坊都是有朝廷執照的,不都按章交稅的嘛,咱們憑啥怪他們?倒是要想個法子別讓娃娃們帶壞咯。”
“不能趕走商賈,你說還有啥辦法?”
“不如請張主簿和李先生過來,向他們請教請教?”
“嗯,這樣也行。”
未幾,主簿張五郎和太學生李振聞訊聯袂而來。
張五郎在和樂待了好些年,當初老頭人何大寶用三張食鐵獸皮請來指導梯田的先生,發揮了想像不到的作用。
不僅幫着和樂以及周邊九個鄉開荒種糧,讓所有賨人都不再餓肚子。還教賨人們製作三合土建城,終於改變自己身份,成為大漢真正子民,造福了數以萬計的賨人。
他是漢人,更是賨人的恩人。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在賨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說出來的話,比夷王縣長朴胡還要管用幾分。
太學生李振,同樣是賨人心目中的恩人。不是他發現了煤、鐵、錳等三座礦山,上報朝廷,還為和樂爭取了那麼多分配利益。
和樂縣幾萬賨人還要過好些年苦日子,哪裏會有如今的富裕日子?
如今李振因找到礦山有功,司徒府論功行賞,授予李振第四等不更之爵。有消息說今年他考核優異,很快便能破格提拔,進入將作府任職。
據說很有可能擔任左令丞,負責勘察各地礦產,秩六百石,比朴胡還要高兩級。
見到兩人進來,朴胡和何大寶連忙起身相迎,客客氣氣的請他們就坐。
張五郎問道:“縣君,何縣尉,不知喚我二人過來有何事相商?”
朴胡便將自己和何大寶擔憂的事情向兩人訴說了一遍,最後道:“咱們賨人多少輩子苦下來了,如今有了幾個小錢,就不知道該咋活了,這樣下去,和樂賨人可就要廢了。”
張五郎和李振相視一笑,然後對朴胡道:“縣君,這事我和李先生也有所察覺。賨人質樸,容易受奢靡之物所引誘,這樣下去確實堪憂。我們二人就此事也曾商議過,有一個想法供縣君選擇,不知縣君可要聽聽?”
朴胡和何大寶大喜,何大寶高興的笑道:“我就說張主簿與李先生肯定有辦法,快說給咱聽聽。”
李振道:“賨人習俗,老弱婦孺在家中耕種,青壯男兒出征作戰,以繳獲謀利。朝廷眼裏,賨人就是最好的兵源。如今賨人地位上來了,也富裕了,但卻被囿於和樂一地,官不過縣令,人不出和樂,長此以往,賨人便泯然國中矣。
所以我們賨人應趁着子弟尚質樸,縣寺不缺錢財之時,趁熱打鐵設立官學。令十鄉適齡子弟入學就讀,或習文,或學武。
如今益州以外軍閥割據不聽朝廷詔令,朝廷要匡扶漢室,掃平天下,正是用人之際。若是賨人能抓住這個良機,輸送優秀子弟考進太學,或從軍作戰,以軍功獲爵。那麼多年以後賨人便能遍佈朝野上下,成為大漢棟樑。”
朴胡一拍大腿:“李先生說的真好啊!咱們縣裏每年有那麼多錢財入賬,白白分出去沒得讓娃娃們學壞。還不如建些學校,讓娃娃們習文練武,就算不能考進太學當官,學些聖人規矩也好過他們惹是生非打架鬧事。”
“就是就是,”何大寶接過話頭,“旁的不說,我家小孫子阿平還算好的,天天進山打獵熬練身體。可現在賨人要是不出去當兵打仗,就沒有出頭日子。寨子裏有些小子也不打熬武藝了,就知道耍錢找女人。不收管起來,等咱們這些老的走了,賨人可真的要廢了。”
“沒說的,”朴胡一錘定音,“張主簿,這事就交給你了。咱們要辦就辦個大的,縣裏凡是到年齡的小子,有一個算一個,都給我進學堂,不樂意就給我狠狠打,打到樂意為止。”
張五郎拱拱手:“下官領命。”
轉頭對李振道:“李先生,官學建好之前,麻煩先生也一同上書朝廷和州郡,多派些教授先生下來。”
“放心吧,這事就交給在下。”
張五郎接着道:“孩子們的事好辦,還有縣裏青壯男子無所事事也要解決。縣君,下官想着還是不能讓他們閑下來。”
“張主簿有什麼好點子?”
“前些日子下官去了趟礦山,那裏采出來的礦石堆積如山,聽說因為朝廷運力不足,不能足量送到成都和鄭都兩地。下官覺得咱們縣裏可以組織人手購買船隻,幫着礦里運貨。一來解決縣裏人手閑置問題,二來還能賺些運費,讓縣裏和百姓們增加些收益。”
“哦?有這等事?”朴胡大喜,“我正愁沒辦法安置這些勞力,縣裏要是辦了運輸隊,就殺都解決了。如今咱們有錢了,再把兒郎們送到戰場拚命有些說不過去。這運送礦石雖說累些,總比閑在家裏喝酒耍錢強,還不用丟了性命。這事兒,就辛苦何老哥挑一下。”
“沒說的,我這把老骨頭還管點用,這活就歸我了。”
李振卻還是補充了一句:“縣君,雖說咱們賨人也要惜命。可朝廷若是來了徵兵令,咱們可別拖了後腿。”
朴胡隨意的擺擺手:“李先生不用擔心,朝廷對咱們賨人的恩惠,我老朴心裏明白,哪能為了自個不聽朝廷的話。放心好了,朝廷要是用兵打仗,咱們賨人絕不含糊,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