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南北差異
早上吃飯,程頌寧又一次感受到南北之間的差距,
“豆漿,是鹹的?”
程頌寧古古怪怪的看着面前的豆漿,
聶懷帆理所當然的點頭,
“對啊,豆漿的是鹹的,不一直是這樣嗎?”
聶母喝着豆漿在旁邊解釋,
“懷帆,在遼省那邊,他們喝豆漿加糖。”
不光是喝豆漿加糖,
就是拌個涼菜也要加花生醬和白糖。
剛開始聶母去吃飯的時候適應了好長一段時間。
聽了聶母的解釋,輪到聶懷帆表情古怪了。
“北方人喝豆漿加糖啊。”
旁邊的聶懷安好奇的看着程頌寧,
“大嫂,大嫂,還有什麼南北方不一樣的地方?你說說唄?”
“我想想啊。”
七十年代物資匱乏,南北之間的差異不是很明顯。
民國以前,還有八九十年代以後,尤其是到二十一世紀,網絡時代發達,人們通過文字和視頻了解世界。
人們越來越多的了解南北方甚至是國內外的差距。
“比方說在豆製品上面,南方人喜歡吃甜豆花,北方人喜歡吃鹹的豆腐腦。”
嗯......
程頌寧沒想到南方人喝豆漿都是喝鹹的。
聶懷安聽得有趣,連旁邊的聶懷帆都眼巴巴的看着程頌寧。
“還有呢,還有呢?”
“還有,比如過節,北方不管過什麼節日,不管是春節,元宵還是中秋,除了節日食品外,北方人都會吃餃子......”
不等程頌寧說完,聶懷安兩眼放光,
“大嫂,在北方,只要過節,都有餃子吃啊?”
他們家一年到頭很少吃餃子,
上次他媽從遼省回來給家裏包了一頓餃子,
薄薄的麵皮裏面滿滿的餡兒,咬一口汁水橫流,
光想到,聶懷安就忍不住流口水了。
程頌寧輕輕點頭,
“正經過節,講究的人家都會包餃子的。”
正月十五煮着元宵順便煮餃子,
端午節,吃着粽子,端午節當天也要包餃子。
不知道屈原喜不喜歡吃餃子,
反正程頌寧記得她爸媽挺愛吃的。
還只吃白菜豬肉餡兒的,
她媽說了,過節只吃豬肉大蔥餡兒的,吃任何別的餡兒的餃子都是對節日的不尊重。
程頌寧:......
當時年紀還小,不知道怎麼反駁。
聶懷安得到程頌寧肯定答案,他哇的一聲感嘆道,
“哇,北方人也太幸福了吧。”
看着小兒子一副恨不得現在就去遼省的樣,
聶母淡定的戳破小兒子的幻想,
“懷安,你以為什麼樣的家庭都能吃餃子嗎?目前國內有很多家庭還掙扎在貧困線上。就你哥哥和你嫂子下鄉的那個村子,村裏有很多人家一點到頭吃不上塊肉,天天挖野草樹根吃。”
聶懷安懷疑的看着聶母,
“媽,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哥,你跟我說,我信你的話。”
聶懷遠也喝不習慣咸豆漿,本着不浪費的原則,把碗裏的咸豆漿喝完了。
為了不讓媳婦為難,聶懷遠把程頌寧碗裏的咸豆漿也喝了。
“嗯,媽說的是真的。”
聶母剛去的時候,上牙榙村確實是這樣,但隨着豆製品加工廠的建成和運轉,
上牙榙村的經濟比以前好太多了。
最起碼,村裡沒有跟聶母說的吃草根樹皮的情況。
連他哥都這麼說,
聶懷安徹底信了,
“原來國內還有這麼貧困的地方啊。”
聶母趁機教育聶懷安,
“對,懷安,就在你嫌棄飯不好吃的時候,還有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你以後可不能挑食了。”
聶懷帆也趁機補上一句,
“也不能嫌棄我做的飯不好吃。”
聶懷安嫌棄的翻了個白眼,
“二姐,你有時候做飯是真的不好吃。”
“聶懷安,你找揍是不是。”
......
吃完早飯,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
滬市可沒有豐收假,
聶懷安憤憤不平的背包上學。
臨走前他想和小侄子六斤來個愛的抱抱。
可惜小六斤矜持的很,拒絕了看起來很不值錢的小叔叔的熱情。
忙的人走了,聶懷遠拿着提前備好的禮物出門拜訪長輩。
聶母一些相好的鄰居紛紛上門。
昨天看聶懷遠帶着媳婦回來,
還沒等好好看看,
家裏人都回來了。
現在聶家就剩下聶母婆媳倆,早就偵查好情況的鄰居就結伴一塊來了。
“呦,這孩子長得真想懷遠,看看着小鼻子,小眼睛,昨天沒仔細看,今天再一看,簡直和懷遠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就是說呢。”
鄰居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誇着六斤
六斤很端着住,
任憑一群老太太誇讚端詳,他安慰坐在聶母的懷裏,氣定神閑的玩着一個小布娃娃。
布娃娃是二姑姑聶懷帆給的。
聶母笑呵呵的抱着六斤,
別人誇孫子,聶母就聽着。
別人想抱孫子,聶母就假裝聽不明白。
總之,除了她自己和程頌寧,六斤就在這兩人懷裏,誰也不給。
“嬸嬸,阿姨,這裏有我們從遼省帶來的乾果,你們嘗嘗,我到外面看看水燒開沒有。”
程頌寧把乾果盤端上來,
然後就出去了,
等程頌寧出門,幾個阿姨就湊在一起,
“懷遠媽,你這兒媳婦不錯,就是看着小些,有17嗎?”
聶母給六斤拿了點紅棗干,
“我兒媳婦比懷遠小几個月,前些日子剛滿二十。”
問的那人驚訝,
“你兒媳婦有這麼大了?”
她以為程頌寧也就十六七,
不知道的還以為聶懷遠那混小子誘拐童養媳呢。
聶母笑着說,
“她就是看着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