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出事兒了(二十三)
打穀場上,人們紛紛散去。
楊梅問齊大志,「齊大志,這樣的場面在這裏多嗎?」
齊大志不好意思的回答說,「局長,讓您見笑了。這麼多年松林陀,廣大人民群眾掙扎在貧困線上,不免心中積攢了很多的怨氣。動不動就吵架,已經成了這裏的常態。其實都是芝麻綠豆那麼大點兒的事兒。更何況好多事情都是子虛烏有。人與人之間不信任感特別的重。所以誤會就經常發生。罵街吵架的事兒是家常便飯。我剛來這裏沒有多長時間。對於這些不良的習氣還沒有時間抓。最近我們正在制定鄉規民約,扭轉這種不良的局面。」
楊梅,「齊大志,你作為第一書記應該首先,抓好風氣。為什麼上級一再的強調扶貧先扶志?這個字可以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志氣的志,不要自暴自棄,要樹立雄心。要敢於脫貧。敢啃這塊兒硬骨頭。另一個字就是智慧的智。要想在村子裏把新鮮事物做起來,必須開民智。一個愚昧的村莊怎麼能夠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呢?像他們現在這種潑婦罵街,動不動就聚集鬧事的情況。不從根本上扭轉是解決不了這個村子發展問題的。這種場面經常有哪一個企業敢來?哪一個生意人敢來呢?所以說你要儘快的抓,抓到根本上。」
小潔,「楊局長,您說的太好了。我來這個村子四年多了。這種罵罵咧咧的風氣一直都沒有扭轉。你是村子豐收的時候,還是人家辦起事兒的時候?總是有那麼些人罵罵咧咧的。好像這個社會,這個村子所有的人都欠他們似的。順心的時候還好辦,不順心的時候就罵街,打架。這種局面不扭轉。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風氣的環境對農村的發展很重要啊。」
馬金鎖,「村委會也不是沒有做工作。但是這些人就是這樣的素質,你能怎麼辦呢?又不能打他,又不能罵他,只能引導。解決不了他們素質的問題,就解決不了風氣問題。這麼多年我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轍。你看我那個二嬸兒。就像一個小廣播。不僅傳播謠言,而且挑撥離間。村子裏好多人的矛盾,一追查就到他身上了。他就這個素質,怎麼辦呢?」
齊大志,「雖然我剛來到村子不久,對這個事兒沒有高度重視。也是我的認識有問題。今天看到這個場面一下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件事兒我們必須下大力量抓。但是不能着急,不能一蹴而就,要一部分一部分的人進行培訓引導。讓大家現場開心扉,把怨氣倒出來。然後進行產業扶貧。讓大家看到希望。實際的就是要讓他們有活兒干。就業了,忙起來了,就很少時間傳閑話了。就業了,有組織了就有人給他們立規矩了。慢慢的風氣就會好轉的。」
楊梅,「你這個問題說到根上了。成天什麼事兒都沒有,就是那兩畝地忙一陣子。就過去了,成天閑在家裏不傳閑話才怪呢,不打架才怪呢,有了事兒不罵街,怎麼可能呢?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產業問題。增加就業。不僅是讓他們有錢賺,有活兒干。你說的這一點也很重要,就有人管。勞動是有組織的,按照這個組織系統去管理人才。更踏實,更有效。你有的時候說1000遍1萬遍不如一條懲罰措施。你比如說你罵一次爹罰多少款?罰款不是目的,丟臉才是更重要的。一定會很快的就扭轉這個風氣。」
小潔,「楊局長,我覺得罰款這個事兒最靈了。現在大家沒有多少收入。將來就業了,有了收入,他們會對這個收入很珍惜的。一旦動用他們的收入,就像動他們心尖的一樣,不想改的毛病都會徹底的改變。不是說罰款是萬能的,對於他們罰款卻是最有效的。立竿見影的,有了成效以後,慢慢的培養大家的習慣。不再罵街,不再打架了,風氣自然而然的就好了。所以說唯物主義者認為存在才是根本。物質是第一性的。我們這麼做也是唯物主義的。」
馬金鎖,「那些人多少年了都閑散在家,好容易有個工作有收入了。你要動他那點兒收入。他不得跟你玩兒嗎?雖然他自己有缺點,有錯誤,但是他們看錢比什麼都重要。貿然進行罰款會不會起反作用呢?我們不得不防。」
齊大志,「馬主任,你考慮問題和大家永遠都不在一個頻道上。正是因為他們看重錢,所以罰款才有效。但是我們不是罰了款就完事兒了,而是要讓他們在這件事兒上想明白。搞出教訓,不犯同樣的錯。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這種風氣什麼時候能扭轉呢?沒有具體的措施,做而論道,紙上談兵。我們大街小巷永遠就充滿着罵聲,我們眼前到處都是。罵街打架的情景。好好的一個松林駝會是什麼樣子呢?難道這還不能夠讓你痛下決心嗎?」
楊梅,「齊書記說的對。有的時候你就得讓他知道疼,然後再慢慢的做思想工作。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文明的習慣。村民講究文明待人,文明接物,相互之間包容。要好好的制定一些深入人心的規章制度。讓大家自覺的遵守,開創松林陀的新風。風氣扭轉了,產業發展了,這才是新農村的新氣象。所以我們這次扶貧攻堅,要以產業為抓手,以就業為節點。達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豐收。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
馬金鎖,「這裏的火我們給滅了。大家都散了。當務之急,我們現在還是要去討論我們最關鍵的問題。回村委會吧,我們討論具體措施。拿出了具體的措施,制定了妥善的方案,以後我們必須馬上進行土地流轉。這局面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幾個人又回到了村委會,繼續討論土地流轉的問題。
方大美和錢軍,跟着老秦爺爺來到了他們家。
老秦爺爺家在一個丘陵的頂端。相對平坦的一塊場地上。院牆的周圍栽滿了樹。有楊樹,槐樹,桑樹和柳樹。院子裏有一顆高大的棗樹。房子前面還有兩顆掛滿柿子的柿子樹。整個小院花果飄香。彷彿是松林陀的一個世外桃源。
院子很大,一條通道連着三個院子。
老秦爺爺住在最後一個院子。
他們一邊走,老秦爺爺一邊介紹說,「我這個院子很大呀。這連着是三個院子。我有三個兒子,一人一處。最前邊兒是老大的院子。最後邊兒是老三的院子,中間是老二的院子。我們老兩口兒和老三一家一起生活。另外兩個人每個月給一點生活費。現在三個院子空空如也。三家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我們老兩口兒。有的時候到晚上啊,黑壓壓的一片,心裏空落落的。一方面因為幽靜,感覺到很凄涼。另一方面也牽挂着三個兒子,和孫男弟女們。不知道他們在外面過的怎麼樣?你說老年人是不是都這樣啊?瞎操心。」
老秦爺爺一邊走一邊說。像是給客人介紹,更像是自己自言自語。有人的時候他說話,沒人的時候他也經常這樣的說話。
面對着這一位空巢老人,方大美和錢軍無言以對。
等到老秦爺爺說累了停下來的時候,錢軍不失時機的插話說,「您這房子蓋的很講究啊,雕梁畫柱。」
老秦爺爺說,「看出來啦。我這個房子在全村也得說是首屈一指的了。我那個二兒子呀,在古建隊兒打工。平時就幫助人家修繕古建築。雕梁畫柱是他拿手的功夫。你別看粗粗拉拉的一個農村漢子。還真是心靈手巧。我們這三個院子蓋房的時候,都是他親自上去畫的畫兒。你還別說,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方大美說,「他們多長時間回來一次啊?有沒有接您去城裏玩兒一玩兒呢?」
老秦爺爺說,「每年8月15和春節必須回來。雷打不動。平常什麼時候有時間?閑在了就回家轉一轉。我們老兩口兒身體特別的好,不用他們挂念。他們回來就是到他們的院子裏收拾收拾。平常我只是收拾大面兒上的,他們自己的東西還得靠他們自個兒收拾喲。長時間的不收拾容易發霉長毛兒。」幾個人說的話已經進了最後的院子。進了院門兒以後,老秦爺爺說,「老婆子來客人了。」
老秦奶奶從屋子裏迎了出來,看見真的來了客人就熱情的說,「哎呦,你上哪兒領來這麼一個大美人啊?看看這個小夥子氣宇軒昂的。真是一對金童玉女。這老頭兒,你上哪撿來了這一對兒寶貝呀?」
秦奶奶說的話,一下子把方大美和錢軍逗笑了。兩個人笑的是前仰后和。等笑夠了,方大美才和秦奶奶打招呼。
方大美,「秦奶奶好。我叫方大美,是農科院的。我都這個歲數了,怎麼還成了一對兒寶貝兒了呢?您說話可是真有意思。看起來你是童心未眠。從外表上可以看出來您老人家鶴髮童顏吶。」
秦奶奶說,「不僅長得跟天仙似的,還這麼會說話。我喜歡。趕緊的,進屋喝口水。累不累呀?如果累的話,把鞋脫了上炕。」
幾個人進了屋子。屋子裏邊還是老式的熱炕頭。
老秦爺爺說,「老婆子,別磨牙了。這兩位天仙寶貝兒還沒吃飯呢。飯做好了沒有哇?如果做好了,咱們趕緊吃。人家為了咱們的事兒又生氣又挨餓,現在咱們村兒的這個風氣呀,真是沒法兒說。趕緊的,準備讓我們吃飯不?有沒有酒哇?我和他們喝一點兒。」
秦奶奶說,「飯早就做好嘍。老頭子進家門兒就着急。知道你這個脾氣。早早的我就把飯菜做好了,捂在鍋里吶。今天好像是有點兒預感,做的不少。從早晨起來我就把你撿來的胸膜給泡上了。一盤小雞燉蘑菇。還有一個大肉燉蘑菇。這兩盤蘑菇。別提多好吃了。都是我自己撿回來的松蘑菇。可真是香噴噴的。正是下酒的好菜。還喝老燒鍋嗎?我給你去拿。」
說話間,老秦奶奶已經把底盤兒菜擺在桌子上了。還特意拿了一罈子燒鍋酒。
老秦爺爺說,「兩位大專家。原來是客。咱們農村裏的粗茶淡飯吃一點兒。不敢說好。但是管飽。我喝這個小燒鍋十幾年了。不上頭。既然老太太炒了松蘑,那咱們就好好的喝一點兒。」
老秦爺爺一邊說,一邊用酒罈子往四個藍邊碗裏,每碗裏倒了一點酒。
幾個人圍着桌子坐下了
老秦爺爺端起來酒碗,高興的說,「家裏很長時間沒有客人嘍。今天迎來遠方來的客人。還是兩位大專家。我老漢真是三生有幸啊!兩位如果不嫌棄我們共飲此杯,不了我歡迎之意。山裡人沒有那麼多規矩。喜歡吃就多吃,喜歡喝就多喝。來來來,咱們碰一下兒。」
幾隻大藍邊碗碰在一起,發出鏗鏘的響聲。然後幾個人都端起了碗,泯了一口酒。
錢軍笑着說,「這個酒的味道真的很濃啊。老秦爺爺,您這裏全是好東西。松蘑燉大肉,小雞兒燉蘑菇。這在城裏的飯店也吃不到這麼好的東西呀。今天我可要甩開腮幫子嘍。」
方大美說,「聞着就香,吃起來更香。今天我們可是來着了,謝謝你老秦爺爺,秦奶奶。」
秦奶奶,「姑娘,好吃你就多吃點兒。只要你不嫌棄我們農村人,你就多上我們家來吃飯。我一定給你做最好吃的東西。千萬不要客氣呀!就跟到了你們自己家裏一樣。」
在兩位空巢老人的院子裏,飯菜飄香,笑聲不斷。洋溢着人間最美好的氣氛。天上的星星,打着眼睛有點兒害羞。月亮嫉妒的藏起了自己另外的半邊臉。而這山上的密林,颳起了山谷風。陣陣松濤,給這和諧的氣氛送來美妙的音符。
松林陀丘陵上的人家迎來了遠道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