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一樣的朱溫滅唐
?公元907年2月,梁太祖朱溫廢掉唐帝李祝建立朱梁王朝,不久李唐後人被大肆屠戮……5月的一天,舊唐康王李樞乘扁舟夜渡,希望逃到河北得到晉王李克用的庇護。【無彈窗.】船剛靠岸就被巡河都尉楊保拿獲。楊保查驗了隨行物品發現來人竟是康王。
當地駐軍已接到捉拿舊唐罪臣的命令,這些天已拿不少不肯降服的李唐罪臣,這裏是朱溫與李克用的勢力分界線,想通過這條線的都是意圖勾結李克用的叛逆
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要由信得過的自己人來把守,此地的鎮守使是朱友查,朱溫的乾兒子。楊保是朱友查手下的都衛,領着千把人。楊保雖是軍人,卻不是濫殺之輩,這些天朱友查已殺了不少李唐遺臣,楊保不懂政治,他看到許多老頭子被砍了頭就覺得不忍,楊保是一個專打強漢的漢子,別說是老弱婦孺,就是身量弱小的男丁他都不屑與之動手,最多是一拳放倒不礙事就行了。
楊保是尊重皇室的,他認為李唐皇室都是天子,是不可冒犯的,因此他打算救康王。
“啊,原來是走私的,財務充公”楊保一把抓住康王“這個是主犯,押入大營由我來細細拷問,這傢伙白白嫩嫩肯定有不少油水,其他的都放了”
“得令”眾軍喜笑顏開,這回發財了,將軍說還能撈出油水,這事可不能讓其他營的兄弟知道。楊保一句話就封鎖了康王被捕的消息。
康王被押入了楊保的大營,算是暫時安全了,下一步該怎麼辦,楊保請來了結拜大哥李定。李定也是都衛,與張成、楊保結義供職於澶州據滄軍。
聽完了楊保的敘述李定彷彿一下子不認識這個三弟了,我以為他只是個憨的可愛的漢子,怎麼突然間對政治感興趣了,別是發傻犯糊塗吧
“三弟,你為何要救康王”
“他是王爺,是天上的人”
“哦,原來是犯渾了,我說他怎麼就突然變精明了”李定一下子明白了,“三弟呀,你可知道這裏面的富貴和危險”李定啟發道
“我知道這是殺頭的罪”
“殺頭,不止,你那倆媳婦,剛出生的二侄子,還有,在老家的大侄子,你二老婆肚子裏的那個沒出生的,我三侄,甚至我和老二,都得陪你死,懂嗎”
“我就是覺得他可憐,男子漢大丈夫欺負那麼一個文弱的人,這不是好漢所為”
李定越來越覺得這個三弟可愛、可敬“你怎麼不問問我剛才說的富貴”
“什麼富貴”楊保不解
“如果我們救下康王,聯合李克用滅掉朱溫,我們三就能官升好幾級”
“真的”
“當然”“我們的防區都在南邊,只有二弟的防區靠近李克用,這事還要二弟來辦”
這日張成領一哨兵馬巡視河北邊界,途中乘機投入密報了此事。李克用大喜,承諾若恢復大唐將晉封三人為將軍。
5月28日,朱友查接旨有三萬梁軍將進駐澶州,三兄弟得知后大驚,知道不能再拖了,入夜張成引晉軍李存勖部進入梁營,李存勖揮軍急進,李定率部接應,楊保部護衛康王。朱友查大驚,親率精銳迎擊李存勖,卻被突然殺出的李定沖斷了隊伍,梁軍夜中互相砍殺不辨敵我,朱友查也被殺於亂軍中。
次日,楊保在營中豎起李唐大旗,扶康王端坐營中,李存勖率領眾將參拜。既定,李存勖迎晉王入城。李克用傳檄四方“興兵討逆,恢復李唐”,就在澶州擁立康王為帝,封李定惠兆軍節度使、張成德義軍節度使、楊保隨義軍節度使。三部招降舊梁軍卒,各擁兵萬餘。
6月,李克用與朱溫戰於汴京,保為先鋒,撥沙陀人李杏國部予楊保指揮。雙方戰月余,梁軍不利退入城中,楊保部率先入城,保約束部下安民,只有李杏國部一路殺入皇宮,李杏國親手格斃朱溫。7月14日,李克用召集文武朝拜李樞,李克用被封為晉王,節制天下兵馬,沿用開平年號。楊保因功封為徐州節度使,率部平朱友讓。李定則跟隨李存勖北上征契丹,張成自請兵南下征湖北。
8月楊保部在碭山與朱友讓決戰,李杏國驍勇異常,率先攻入敵陣,楊保隨後。保命都尉楊慶、張成棟分左右兩路穿插敵後,朱友讓部5萬人被聚殲。10日楊保進駐徐州,李杏國請征淮安,保命張成棟為副將。9月李杏國盡得淮安,卻把張成棟擠回徐州自己獨掌軍隊,楊保甚是不悅,幕賓冉秀勸楊保攻取琅琊、沂水、兗州一線,以擴充實力,楊保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命令張成棟征伐。
10月張成在宛城陷入苦戰,請楊保發兵救助,保命楊慶率部救應。11月張成盡占荊襄,被封為楚州節度使。908年開平2年3月張成傳書楊保,書中說,李克用當世英雄斷不會允許我等兄弟分庭抗禮,如果李克用不念舊好強行吞併,那麼我們徐楚互助。
楊保有了地盤就轉變成了一個軍閥,他想冉秀請教常保之計
冉秀肯定了張成的徐楚互助的提議,冉秀認為李杏國是李克用安插的釘子,早晚會出事,必需儘早除掉,但是又不能親自動手,這事得吳王楊行密來辦,冉秀推薦侯樂出使揚州。
不久,晉王下旨命令楊保出兵配合晉軍殲滅朱梁舊部王通龍。
楊保與張成棟率兵5萬出征。這日行到蒙山,見到一個獵戶倒斃途中,一個小孩守在屍體旁痛哭,楊保親自詢問,小孩自稱姓王,和父親在山間打獵遇到老虎,惡鬥中父親遇難,自己殺死惡虎背父還鄉,因為使盡了力氣,又怕被大軍殘殺就急的哭了起來。楊保看他頗有英豪之氣,心裏很是喜歡,於是幫他安葬了父親收他為義子,又請冉秀為他取名叫王彥章。
6月楊保正與王通龍對峙,卻有信馬來報,李杏國襲擊徐州。楊保大怒,請教冉秀,秀獻計可命侯樂向張成求救,然後與王通龍媾和,讓出側面通龍必能擊敗李克用。楊保聽從了他的建議,徐州軍馬夜中撤出,王通龍從側面攻擊李克用,晉軍大敗,通龍斬殺晉軍大將李嗣源,同時徐州軍急退。
7月楊保軍回到徐州,城池竟然未被攻破,守將楊慶正與李杏國對峙。當時李杏國的弟弟李杏佛在軍中,李杏佛請為先鋒,眾將多反對,保不以為然,親送其上馬出征,
徐州軍內外夾擊李杏國大敗,杏佛於亂軍中俘獲杏國,眾將建議讓杏佛殺杏國以堅其志,楊保認為這不仁義。親自勸降李杏國,李杏國不肯投降,楊保親自將他殺死。
楊保獻淮安給吳王楊行密,加緊城防以迎戰晉軍。這時李存勖部已擊退契丹,得知父王進兵不利乃留李定駐防,引大軍馳援。
卻說李克用兵敗退回汴京,深以為恥,更為失去李嗣源而悲痛,不久一病不起,待李存勖回援已不能開口說話,指着門前的楊樹含恨而亡。存勖大怒,起兵20萬殺向徐州。
楊保得信,依楊慶建議堅壁清野以待晉軍,又派出幕賓焦敏去說服王通龍救應徐州。義子王彥章建議用食鹽腌制食物以便利存儲,保任命其為行軍司馬轉辦食物儲存。不久晉軍白衣白甲來到徐州,李存勖發誓報仇,宣言屠盡城中活物。楊慶召集城中民眾一起守城,眾人都聽到了李存勖的屠城令,於是眾志成城,晉軍攻城月余不破,由於城中儲物頗足並無短缺,然而晉軍盛怒而來物資不足,所過村鎮空無一物於是糧草漸漸短缺,李存勖日益狂躁,常常處死士卒。
至11月晉軍在堅城下已十分疲憊,這時青州王通龍部突然攻取汴京,楚州張成兵至碭山號稱增援,李存勖大喜,讓出一邊命張成駐防,結果楚州軍突然發難,晉軍軍陣被沖亂,楊保見張成得手命楊慶、張成棟、李杏佛三路出擊,晉軍大亂,李存勖僅帶領十餘騎衝出重圍。
李存勖狂奔二日夜卻失了路徑,不知身在何處,此時正人困馬乏,見一少年騎一馬拈一槍徐徐而來,少年問明是李存勖挺槍奔李存勖而來,存勖大怒,交戰只一回竟被少年刺死於馬下,少年正是王彥章,還不滿12歲。余騎皆以為詭異,各自逃散,王彥章把李存勖的頭系在馬鞍下回到徐州。楊保非常高興,任命這個孩子為都衛。
12月,張成、楊保合兵一處到汴京與王通龍會師,張、楊各得大片土地,中州河南地歸王通龍,張、楊又為李定求得盧龍節度使一職。
909年開平3年,王通龍稱齊王。不久,盧龍節度使李定攻取晉陽,李克用最後一個兒子李存矩被叛將李別殺死,李別據有陝西之地,又攻取漢中、成都,稱蜀王。6月張成渡江攻略長沙,擁有湘楚大地。劉隱據嶺南稱漢王,楊行密稱吳王。自此天下分割之勢已成。;
公元907年2月,梁太祖朱溫廢掉唐帝李祝建立朱梁王朝,不久李唐後人被大肆屠戮……5月的一天,舊唐康王李樞乘扁舟夜渡,希望逃到河北得到晉王李克用的庇護。【無彈窗.】船剛靠岸就被巡河都尉楊保拿獲。楊保查驗了隨行物品發現來人竟是康王。
當地駐軍已接到捉拿舊唐罪臣的命令,這些天已拿不少不肯降服的李唐罪臣,這裏是朱溫與李克用的勢力分界線,想通過這條線的都是意圖勾結李克用的叛逆
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要由信得過的自己人來把守,此地的鎮守使是朱友查,朱溫的乾兒子。楊保是朱友查手下的都衛,領着千把人。楊保雖是軍人,卻不是濫殺之輩,這些天朱友查已殺了不少李唐遺臣,楊保不懂政治,他看到許多老頭子被砍了頭就覺得不忍,楊保是一個專打強漢的漢子,別說是老弱婦孺,就是身量弱小的男丁他都不屑與之動手,最多是一拳放倒不礙事就行了。
楊保是尊重皇室的,他認為李唐皇室都是天子,是不可冒犯的,因此他打算救康王。
“啊,原來是走私的,財務充公”楊保一把抓住康王“這個是主犯,押入大營由我來細細拷問,這傢伙白白嫩嫩肯定有不少油水,其他的都放了”
“得令”眾軍喜笑顏開,這回發財了,將軍說還能撈出油水,這事可不能讓其他營的兄弟知道。楊保一句話就封鎖了康王被捕的消息。
康王被押入了楊保的大營,算是暫時安全了,下一步該怎麼辦,楊保請來了結拜大哥李定。李定也是都衛,與張成、楊保結義供職於澶州據滄軍。
聽完了楊保的敘述李定彷彿一下子不認識這個三弟了,我以為他只是個憨的可愛的漢子,怎麼突然間對政治感興趣了,別是發傻犯糊塗吧
“三弟,你為何要救康王”
“他是王爺,是天上的人”
“哦,原來是犯渾了,我說他怎麼就突然變精明了”李定一下子明白了,“三弟呀,你可知道這裏面的富貴和危險”李定啟發道
“我知道這是殺頭的罪”
“殺頭,不止,你那倆媳婦,剛出生的二侄子,還有,在老家的大侄子,你二老婆肚子裏的那個沒出生的,我三侄,甚至我和老二,都得陪你死,懂嗎”
“我就是覺得他可憐,男子漢大丈夫欺負那麼一個文弱的人,這不是好漢所為”
李定越來越覺得這個三弟可愛、可敬“你怎麼不問問我剛才說的富貴”
“什麼富貴”楊保不解
“如果我們救下康王,聯合李克用滅掉朱溫,我們三就能官升好幾級”
“真的”
“當然”“我們的防區都在南邊,只有二弟的防區靠近李克用,這事還要二弟來辦”
這日張成領一哨兵馬巡視河北邊界,途中乘機投入密報了此事。李克用大喜,承諾若恢復大唐將晉封三人為將軍。
5月28日,朱友查接旨有三萬梁軍將進駐澶州,三兄弟得知后大驚,知道不能再拖了,入夜張成引晉軍李存勖部進入梁營,李存勖揮軍急進,李定率部接應,楊保部護衛康王。朱友查大驚,親率精銳迎擊李存勖,卻被突然殺出的李定沖斷了隊伍,梁軍夜中互相砍殺不辨敵我,朱友查也被殺於亂軍中。
次日,楊保在營中豎起李唐大旗,扶康王端坐營中,李存勖率領眾將參拜。既定,李存勖迎晉王入城。李克用傳檄四方“興兵討逆,恢復李唐”,就在澶州擁立康王為帝,封李定惠兆軍節度使、張成德義軍節度使、楊保隨義軍節度使。三部招降舊梁軍卒,各擁兵萬餘。
6月,李克用與朱溫戰於汴京,保為先鋒,撥沙陀人李杏國部予楊保指揮。雙方戰月余,梁軍不利退入城中,楊保部率先入城,保約束部下安民,只有李杏國部一路殺入皇宮,李杏國親手格斃朱溫。7月14日,李克用召集文武朝拜李樞,李克用被封為晉王,節制天下兵馬,沿用開平年號。楊保因功封為徐州節度使,率部平朱友讓。李定則跟隨李存勖北上征契丹,張成自請兵南下征湖北。
8月楊保部在碭山與朱友讓決戰,李杏國驍勇異常,率先攻入敵陣,楊保隨後。保命都尉楊慶、張成棟分左右兩路穿插敵後,朱友讓部5萬人被聚殲。10日楊保進駐徐州,李杏國請征淮安,保命張成棟為副將。9月李杏國盡得淮安,卻把張成棟擠回徐州自己獨掌軍隊,楊保甚是不悅,幕賓冉秀勸楊保攻取琅琊、沂水、兗州一線,以擴充實力,楊保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命令張成棟征伐。
10月張成在宛城陷入苦戰,請楊保發兵救助,保命楊慶率部救應。11月張成盡占荊襄,被封為楚州節度使。908年開平2年3月張成傳書楊保,書中說,李克用當世英雄斷不會允許我等兄弟分庭抗禮,如果李克用不念舊好強行吞併,那麼我們徐楚互助。
楊保有了地盤就轉變成了一個軍閥,他想冉秀請教常保之計
冉秀肯定了張成的徐楚互助的提議,冉秀認為李杏國是李克用安插的釘子,早晚會出事,必需儘早除掉,但是又不能親自動手,這事得吳王楊行密來辦,冉秀推薦侯樂出使揚州。
不久,晉王下旨命令楊保出兵配合晉軍殲滅朱梁舊部王通龍。
楊保與張成棟率兵5萬出征。這日行到蒙山,見到一個獵戶倒斃途中,一個小孩守在屍體旁痛哭,楊保親自詢問,小孩自稱姓王,和父親在山間打獵遇到老虎,惡鬥中父親遇難,自己殺死惡虎背父還鄉,因為使盡了力氣,又怕被大軍殘殺就急的哭了起來。楊保看他頗有英豪之氣,心裏很是喜歡,於是幫他安葬了父親收他為義子,又請冉秀為他取名叫王彥章。
6月楊保正與王通龍對峙,卻有信馬來報,李杏國襲擊徐州。楊保大怒,請教冉秀,秀獻計可命侯樂向張成求救,然後與王通龍媾和,讓出側面通龍必能擊敗李克用。楊保聽從了他的建議,徐州軍馬夜中撤出,王通龍從側面攻擊李克用,晉軍大敗,通龍斬殺晉軍大將李嗣源,同時徐州軍急退。
7月楊保軍回到徐州,城池竟然未被攻破,守將楊慶正與李杏國對峙。當時李杏國的弟弟李杏佛在軍中,李杏佛請為先鋒,眾將多反對,保不以為然,親送其上馬出征,
徐州軍內外夾擊李杏國大敗,杏佛於亂軍中俘獲杏國,眾將建議讓杏佛殺杏國以堅其志,楊保認為這不仁義。親自勸降李杏國,李杏國不肯投降,楊保親自將他殺死。
楊保獻淮安給吳王楊行密,加緊城防以迎戰晉軍。這時李存勖部已擊退契丹,得知父王進兵不利乃留李定駐防,引大軍馳援。
卻說李克用兵敗退回汴京,深以為恥,更為失去李嗣源而悲痛,不久一病不起,待李存勖回援已不能開口說話,指着門前的楊樹含恨而亡。存勖大怒,起兵20萬殺向徐州。
楊保得信,依楊慶建議堅壁清野以待晉軍,又派出幕賓焦敏去說服王通龍救應徐州。義子王彥章建議用食鹽腌制食物以便利存儲,保任命其為行軍司馬轉辦食物儲存。不久晉軍白衣白甲來到徐州,李存勖發誓報仇,宣言屠盡城中活物。楊慶召集城中民眾一起守城,眾人都聽到了李存勖的屠城令,於是眾志成城,晉軍攻城月余不破,由於城中儲物頗足並無短缺,然而晉軍盛怒而來物資不足,所過村鎮空無一物於是糧草漸漸短缺,李存勖日益狂躁,常常處死士卒。
至11月晉軍在堅城下已十分疲憊,這時青州王通龍部突然攻取汴京,楚州張成兵至碭山號稱增援,李存勖大喜,讓出一邊命張成駐防,結果楚州軍突然發難,晉軍軍陣被沖亂,楊保見張成得手命楊慶、張成棟、李杏佛三路出擊,晉軍大亂,李存勖僅帶領十餘騎衝出重圍。
李存勖狂奔二日夜卻失了路徑,不知身在何處,此時正人困馬乏,見一少年騎一馬拈一槍徐徐而來,少年問明是李存勖挺槍奔李存勖而來,存勖大怒,交戰只一回竟被少年刺死於馬下,少年正是王彥章,還不滿12歲。余騎皆以為詭異,各自逃散,王彥章把李存勖的頭系在馬鞍下回到徐州。楊保非常高興,任命這個孩子為都衛。
12月,張成、楊保合兵一處到汴京與王通龍會師,張、楊各得大片土地,中州河南地歸王通龍,張、楊又為李定求得盧龍節度使一職。
909年開平3年,王通龍稱齊王。不久,盧龍節度使李定攻取晉陽,李克用最後一個兒子李存矩被叛將李別殺死,李別據有陝西之地,又攻取漢中、成都,稱蜀王。6月張成渡江攻略長沙,擁有湘楚大地。劉隱據嶺南稱漢王,楊行密稱吳王。自此天下分割之勢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