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驚雷

第13章 驚雷

齊國的法治思想獨樹一幟,被稱為東方法家或齊法家。

齊國是「法家」的策源地,同樣也是法家思想最先付諸於實踐的地區。

相傳,數百年前,齊王與禹聖的祖先姒伯,曾輔佐堯聖和舜聖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創立禮法並用的制度。

之後,禹聖建立大夏王朝,令齊威王祖父地將姒濩在揚州境內試驗新法。自地將開始,簡禮從俗,法立令行,禮法並用成為齊國傳承不廢的治國之道。

本來揚州的法治之道已經初具形態,二代夏王亦是打算將其推廣至整個九州。但隨着九州紛亂起,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得益於齊國法治的氛圍,法家門派隨即在齊國誕生。

劉棠輔佐齊景公治齊,一方面將禮義廉恥作為維繫國家的擎天之柱,張揚禮義廉恥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強調以法治國,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雖然其中難點重重,但齊國也正逐步變成這樣的國家。

九州紛亂起,天將查明法治的益處,隨即在冀州宣傳法治理念,並招攬、培養法家能人。

經過長久的演變,法家最終分為齊法家和晉法家兩大陣營。

申害講解過法家的緣由演變后,繼續說道:「晉法家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而我們齊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教兼重。」

「晉法家奉法、術、勢為至尊與圭臬;齊法家既重術、勢,又重法、教。」

「我們認為,唯有在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方能促進生產,充分發揮百姓的生產力。」

「只有在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立郡縣,君主專制,集權於中央,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方能消泯戰亂異變。」

「思想和教育方面,以法為教,摒棄所謂的驕傲與矜持,以吏為師,方能真正獲得學問知識。」

「我們反對儒家的「禮」,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

「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件的所有權。「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統一戰爭的勝利。」

「歷史長河是前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法古循今只會止步不前,因循守舊實乃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家每逢辯論,常與儒家爭,二者卻從未決出勝負。但今日論辯的題目為天下局勢,齊國立足之道,儒家眾人自知不能夸夸其談,過於理想的隨意套用。

「我同意申公的說法,天下大亂,實乃不公,貪婪乃人之通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分貴賤、親疏、上下、等級。如此,人各有所得,各得其樂,則罪惡災難可消泯。」

「尚賢、尚同,任人唯才,消除階級觀念,使天下大治,人人可通過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戰爭則可以杜絕。」

說話的人乃是當代墨家巨子翟耀。

繼而,兵家孫啟說到:「我認同申公的強國之策,但消除階級觀念,使王侯大夫與黎民同列,實在是胡妄之語、不切實際。」

「唯有富國、強兵,方能有所震懾,外族亦不敢窺伺。加之律法、賢明政策,使得各行各業之人行事有所依照、惠得,國家才能安定。」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政治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以對社會最小的損害達成目的。

兵家創始人是兵聖孫武,兵家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而孫啟即為孫武的後代,是當今兵家權謀一派的領頭羊。

雜家呂卉說到:「時移而治不易者亂,自古以來,萬事萬物皆在無中生有,變化之中,變化使得進步,變化使得發展,不變則必將導致滅亡。」

「比如,外族變化發展,而我等固步自封,尊崇先輩之法,固步自封,則必將導致落後,招致滅亡。」

「道家講求陰陽調和、五行平衡,而變革則是緩緩地改變天平兩端的重量,改變其已有的平衡,必須慎之緩之。否則必將招致反彈動蕩。」

劉棠聽到諸家辯論,心中感嘆道:「裂啟計劃終究是不能夠公之於眾,談論的方向的方向偏差太大,怕是從這裏得不到什麼東西了。」Z.br>

「有些東西過於理想、不切實際,不過變法圖強倒是可以敲板確定了。」

今日,儒家被指桑罵槐、意有所指了半天,但無奈今日辯論的題目的確對儒家並不友好,並且荀夫子已經告誡過眾人,要「忍」。

因此,論辯至此,儒家尚無一人發言辯論。

倒是,譚正知曉劉棠今日前來的目的,接口說到:「恭親孝悌、仁義禮教,是維持人倫的基礎,更是人類存在的必需。」

「儒家的確在有所方向上過於理想,但並不是全無可取之處,之時亟須改變而已。我敢肯定,在不久的國家統一、社會穩定之時,儒家必將大行其道,在百年、千年或許萬年之後,或將被人們奉為圭臬。」

「至於如今的三國之勢,齊國在三國之中,地盤雖小卻壓迫感十足,民心歸附、王庭穩定團結,大有可為。」

「只是齊國地處東南,北、西分別為晉、趙二國,難以擴張,向東則是沿海,唯有南進。」

「晉國最為強大,趙國次之,如今,唯有與趙國結盟,共拒北晉,且精心發展國內。」

「我在晉國待過兩年,發現晉國雖佔據五州之地,明面強大,卻勢力割據,相互排斥。我估計,不出五年,晉國必生內亂,倒時,我齊國業已發展五年,足以聯合趙國北伐。」

「事後,趙齊割據相對,而齊國賢能齊聚,只需修養數年,必可一舉攻破趙國。如此,則大事可成。」

就在眾人納悶於儒家學子竟對戰爭要事夸夸其談時,荀夫子說到:「師侄言之有理,儒家是要有所改變了。」

丞相劉棠說到:「譚先生言之有理,深合當今齊國的發展之道。我將請奏大王,加封先生為上大夫,專享貴族之起居。」

劉棠見事情終於引入正軌,笑道:「眾先生若有更深的見解,嘲諫策論,皆可直言。」

眾人見譚正直接被許諾為上大夫,當即緊隨其後,直言齊國發展、王霸之道,卻無一為劉棠所看重。

玄皋見狀,知道契機已經出現,當即朗聲說道:「我有一問,不知眾位先生能否作解。」

稷下眾先生從未見過或者聽說過玄皋的存在,卻又敢在這種場合大聲發文,紛紛轉頭觀望。

荀夫子聽譚正說過玄皋的存在,說到:「稷下學宮眾人皆平等,但有疑問,皆可發文。」

玄皋頷首作揖表示感謝,隨後說道:「眾所周知,齊國最為弱小,卻發展迅速,實力增長為人所憚。那麼假使晉要滅齊,許趙以利,趙隔山觀虎鬥,齊當如何?」

「又或者,晉、趙聯合,共分齊國,不予齊發展之時間,齊又當如何?」

而稷下學宮的先生們亦是議論紛紛,或有認同玄皋疑慮的,在思索其可能性的,或有直接批駁玄皋的,或有在思索對策的……

玄皋的發文如一聲夏初驚雷劃過稷下學宮,振聾發聵。

一時間,論辯大堂嘈聲四起,熱鬧非凡。

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趙、齊弱小,唯有二者聯合才是正道。

眾人沒有看到的是,劉棠聽罷玄皋的問題,疲勞的雙目之中瞬間煥發出光彩,炯炯有神地看向玄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撩九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夢撩九州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驚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