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安民政策

第10章 安民政策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它永遠不會堵車............」

何楊騎着電瓶車,一路唱着來到廣場。雖然此時村子的道路還沒有鋪設水泥,但是路基已經形成。路上仍有少數坑窪之處,但騎車影響已經不是很大了。

找到幾個部門負責人,何楊讓他們來自己家裏開個小會。

路上遇到的村民、流民,在震驚何楊騎着兩輪電瓶車的行為之餘,再次確信了何楊「神仙」的身份。

不多時,李鐵等幾位負責人來到了何楊的住處。

見人都到齊了,何楊開門見山地說道:「今天讓各位前來,便是安排村子後續的事情。」

眾人聽到何楊有新的安排,端坐好仔細聆聽。

何楊頓了頓,對後續重點事項進行逐一安排。

有道是民以食為天,首先解決的便是春耕問題,這不但涉及生存問題,更影響今年的賦稅。

別看每個成年男子能分到100畝田,但哪怕一家老小全部上陣,也不見得種得完。

再受到天時、地理位置、種植技術等多方面影響,看似不少的土地,實際產出並不多。

天下太平,風調雨順時,一年辛苦下來還有結餘,可一旦天時不好、政局不穩,一年產出還不夠賦稅。

說起賦稅,在唐時實行的賦稅制度是租庸調製,以徵收穀物、布匹或者為政府服役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為基礎的賦役制度。

所謂【租】【庸】【調】分別指唐人需向朝廷履行的三樣義務。大唐百姓在十八歲時,朝廷撥一頃(100畝)土地給其耕種,人去世時交還朝廷。

其間每年向朝廷交兩石糧食稱之為【租】;

二十歲時每年為朝廷勞動二十天稱之為【庸】;

每戶每年向朝廷交納絹二丈、綿三兩或布二五尺、麻三斤稱之【調】。

大唐實行有丁即授田,有戶則取調的原則。按照比例合算,稅率大抵為四十稅一,是歷史上鮮有的輕徭薄賦。

目前,終南村很多村民被何楊雇傭。在第一次李鐵找到何楊時,何楊便有意把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以前時機不成熟,但現在已具備實施條件。

經過這段時間的雇傭,終南村的村民家裏,存糧普遍在百斤以上。而大唐一年的賦稅,不過兩石(約300斤)。

按照目前的收入,一個成年男子5個月工資,便可完成賦稅,但何楊覺得工資還是太低了,一天兩斤糧食的工資,還無法打消村民對土地的留戀。

於是,在安排春耕之前,何楊宣佈了工資架構上的決定。根據後世的經驗,結合當前的物價,按崗位價值把工資等級分為十級。

從打雜工人到工坊負責人,從普通工人到技術人才。工資每月從20文到300文不等。

這樣改革后,哪怕一個薪酬最低的工人,一年的薪酬,也足夠支付其賦稅還有大量結餘。在這樣的誘惑下,新的薪酬制度便就此敲定。

定下薪資制度后,何楊便說起了流民安頓政策。

針對流民安頓,肯定要以工代賑的方式執行。其薪酬依舊按照之前辦法支付,想獲得村民的薪酬,必須經過考核后,加入終南村后才行。

而流民安置點,初步通過考核的,以戶為單位安置在老村當中。新村這邊,根據原來的規劃,留下少部分人繼續修建房屋,其餘多數人轉移到市政板塊上,完善公廁、商鋪等配套設施以及村子到工作點,到長安和藍田的道路鋪築。

落戶在老村的流民,何楊準備把村裏的土地交由這部分人員耕種。耕種收成,二層上交土地所有者,其餘部分則算自己收入。

至於何楊落戶後分配的土地,何楊打算在流民中招收一些農民,專門來耕種後世帶來的作物。

至於為什麼不在全村進行推行,何楊覺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與其浪費口舌勸說村民種植新作物,還不如在自己的土地上,實打實的上演一次奇迹來得實在。

屆時,不用何楊推廣,村民自己也會搶着種植。

同時,各類作物有了專門人員負責,經過一次種植后,經驗、技術也相對熟練,這批農戶此後就能代替自己,奔波在田間地頭,指導其他人種植,這樣安排無形中也省去何楊很多工作,也為後續成立農業農村部,全面推廣作物,儲備大量人才。

而還沒有成立的商業部、衛健委、交通運輸部、教育部等部門。

何楊準備先成立教育部,安排李鐵以豐厚的待遇,聘請一些教書先生,教導村裡適齡孩童基礎知識。而成年人,要想獲得更多的工資,流民想要更快加入村子,必須學會一些知識。

不然後麵攤子鋪開了,人才儲備不足,會極大限制發展速度。

伴隨着人員急劇增多,衛生管理也極為重要。何楊將衛健委負責人留給孫思邈,在沒有聘請(忽悠)到他之前,何楊準備暫時請長安的郎中到村裡坐診,每月一次為村民檢查身體。

有道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村子建設基本飽和后,何楊也不可能一直倒賣後世物資。村子的支柱產業,也必須在春耕后同步發展。

作為穿越初期發展三大利器,即「粗鹽提純、肥皂香水、玻璃製品」何楊電腦里都有技術資料,拋開玻璃製品稍微麻煩點外,粗鹽提純和肥皂製品可以提上日程。相關原材料也在生產,待建築需求降低后,便可安排生產。

在上面事情安排好后,何楊只需做好技術指導,其後重心,會放在保衛部訓練上面,在得到了軍事理論加成,對於他們的訓練,何楊更是得心應手。

花費大半天,安排好工作,解答完各負責人疑問,何楊讓他們按要求開展工作。

於是,當天下午天黑前,第一批安頓在老村流民的名單,便在幾位負責人商量下確定下來。

對於首批安頓人員,何楊要求第一批安頓人員,要麼身負技術,要麼幹活特別賣力。

根據統計上來的名單,有300多個家庭,約1500餘人符合條件,但因老存容量有限,目前只能安頓大約800人。

在名單公佈后,第一批准許遷入的流民自是欣喜萬分,但暫時無法搬入的流民也提議,願意先在老村搭設窩棚,等待何楊慢慢考核。

考慮到一隻羊要趕,一群羊也是趕,何楊乾脆將安頓數量定在2000人,但為了防止這群聚集在一起,引發疫病等問題。

對於窩棚搭設點的要求和衛生管理,何楊安排劉寡婦先負責。調集人員,緊急修築了一個公廁后,第一批流民浩浩蕩蕩的,向著終南村逐步轉移。

而搬遷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也需要一點時間的逐步進行。

在第一批安頓人員,傳回搬遷消息過後。在流民聚集點,一瞬間分成了兩部分。

其中一部分人,對於終南村的並不看好,還是願意繼續留在長安城外,一邊等待朝廷的救濟,一邊等待行情好轉,然後找個工作改善生活。

而另一部分人,則是打聽如何能夠加入終南村,因最近終南村的一些福利政策以及良好的就業機會,深深地打動了這部分人。他們以年輕人為主,較其他留在長安,安於穩定的人而言,他們敢於闖蕩,敢於打拚。.

在得知終南村安置條件有限,目前大部分人都還只能在老村周圍搭建窩棚居住時,這群敢於打拚的年輕人決定,跟隨第一批遷入人員,一起去到終南村附近。

畢竟終南村的好,這段時間他們可聽了不少。不管是為了養家餬口,還是以後加入終南村,距離村子近點工作的機會也會相應增多。

於是大部分人一合計,決定終南村到長安、藍田的岔路口,臨時搭建聚集點。這個位置正好在三地之間,就算終南村暫時無法接收他們,他們也可以到長安或者藍田謀生,繼續接受救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之開局被當成了神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唐之開局被當成了神仙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章 安民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