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箭射陳王,賢相國相
“好!”
面對蕭玄所提出,要跟自己比試一下箭法的提議,劉寵立刻答應下來。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就跟蕭玄預料中的一樣,劉寵對於自己的箭法十分的自信。
蕭玄有着天下第一勇士之稱,驍勇善戰,要是跟蕭玄正面廝殺,劉寵自己的心裏都打怵。
好在比試箭法的話,劉寵有自信自己能擊敗蕭玄,甚至是一箭射死他。
蕭玄要是死在了劉寵的箭下,說不定他劉寵還能取而代之,奪得其天下第一勇士的名號!
說不定還能成為中興大漢的功臣,甚至是更進一步,跟當年的光武帝劉秀一樣,開創季漢!
“駕——”
較量一開始,對視一眼的蕭玄和劉寵就都拽着韁繩,駕馭着胯下的坐騎飛馳起來。
在距離一百步的地方,二人一邊縱馬疾馳,一邊取出箭囊中的利箭,而後張弓搭箭,拉弓如滿月……
“咻!”
二人幾乎同時放箭。
箭矢的破空之聲響起,銳利的箭芒在空中劃出了嗜血的弧度。
蕭玄只是側過身子,又有胯下的踏雲烏騅馬的配合,輕輕鬆鬆的就躲過了那致命的一箭。
“噗嗤!”
“啊!”
劉寵被箭矢射中了肩頭,頓時鮮血噴涌而出,箭頭射穿了他的肩膀,深深地嵌入了骨頭裏。
這鑽心的疼痛,此刻只有劉寵自己能體會到!
嘴裏發出一聲慘叫的劉寵,不由自主的就摔下了戰馬,摔得七葷八素的,眼冒金星,差點沒有暈厥過去。
而蕭玄趁着這個時候,便已經駕馭着踏雲烏騅馬,飛馳而過,一戟就抵在了劉寵的咽喉。
“拿下!”
隨着蕭玄的一聲令下,早就等候在身後的虎衛,立刻就上去將劉寵五花大綁起來。
看見劉寵被蕭玄生擒之後,其麾下跟着出城的將士一陣騷動,都不約而同的逃回了城內。
其實,蕭玄是可以一箭射殺劉寵的。
只是劉寵在陳國的人望頗高,殺死他的話,可能會激起民憤,讓陳縣的軍民抵抗更加頑強。
這與蕭玄的初衷是相悖的。
所以,與其殺了劉寵,還不如留着他,這對於蕭玄而言大有裨益!
“開城門!降了!降了!”
被生擒的劉寵,也是信守了自己的承諾,命令守城的將士打開城門。
此時的劉寵心裏是後悔不已。
他對自己的箭法太過自信了,不,是自負!
遙想當年,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各地郡縣官兵都棄城逃走。
當時劉寵擁有數千張強弩,於是徵召境內兵士,屯駐都亭,守衛陳國。
陳國人平素知道劉寵善射,因而懼怕他,不敢叛變。
這也成了劉寵引以為傲的資本。
未曾想,正是這份自信,現在坑害了劉寵!
蕭玄也是利用了劉寵的這種性格缺陷,才能做到兵不血刃的拿下陳縣。
就跟郭嘉的評價一樣,劉寵的確不是一個干大事的人。
志大才疏!
昔日,陳國國相師遷追奏陳國前任國相魏愔與劉寵共祭天神,有不法企圖,實屬大逆不道之罪。
有關的官員上奏派遣使者案查此事。
當時的漢靈帝劉宏剛剛處罰勃海孝王劉悝,不忍心再施刑罰,於是詔命用檻車傳送魏愔、師遷到北寺詔獄,派中常侍王酺與尚書令、侍御史共同拷問。
魏愔借口說是與劉寵共同祭祀黃老君,求長生之福而已,沒有別的企圖。
王酺等人上奏說魏愔的職責在於匡正,然而卻行為不正,師遷誣告他的國王,以不道欺騙國王,於是全部誅殺。
不過,漢靈帝下詔赦免劉寵而不追查……
躲過一劫的劉寵雖然有所收斂,卻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此時此刻,在陳縣的城頭上,守城的將士都將目光放在了駱俊的身上。
駱俊是陳國的國相,一向很有威望。
在這種兵荒馬亂的世道中,各個封國的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賦收入,反而不斷遭到搶掠,有的兩天才能吃上一頓飯,流離在外,死於荒野。
只有陳國仍很富強,鄰郡的百姓紛紛前去投靠,駱俊拿出全部資財賑濟他們,使他們得以保全性命。
而陳國之所以富強,是因為境內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民生安定,百姓對駱俊的政令樂於順從。
官民相安,農民勤事生產,天公作美,糧食連年豐收。
別的地方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只有陳國境內家家戶戶安居樂業,有吃有穿……
比起陳王劉寵,陳國的老百姓其實打從心裏更加感念駱俊的恩德。
“降了。”
見到劉寵已經被生擒,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駱俊只能長嘆一聲,下達了投降的命令。
“陳國相駱俊,參見秦王!秦王萬年!”
打開了陳縣的城門之後,駱俊就領着陳國的一眾文武,前來城門口迎接蕭玄。
陳國的將士都跟着卸下了武器,來到一邊的空地上,灰頭土臉的向秦軍投降。
蕭玄快步上前,扶起了下跪的駱俊,並握着他的雙手,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緩聲道:“孝遠(駱俊表字),孤對你,可謂是慕名已久了!”
“孤幾年前就派人到陳國徵召過你,想讓你到洛陽,入朝為官,甚至是出任刺史這樣的封疆大吏,何故孝遠對此置之不理,沒了音訊?”
“孤愛才、求才,對於孝遠你這樣的能臣,更是求之不得。”
“……”
看見蕭玄這般熱情,駱俊不禁汗顏起來,連忙口稱不敢。
“還請秦王切莫折煞在下了。以在下的能力,為陳國相,已經是僥天之幸,何敢出任更高的官職?”
蕭玄的確是禮賢下士的。
早年,蕭玄還寫過一封親筆信,派人去徵辟駱俊入朝為官,只可惜駱俊並沒有回信,宛如石沉大海一樣。
駱俊的能力,的確非同一般,可謂是文武兼備。
雖說,在名氣上,駱俊遠不及諸葛亮、周瑜、魯肅、荀彧這些人,但是他在內政上的成就便值得稱道。
他年輕時在會稽郡當小吏,太守見他精通經史,又懂軍事韜略,因此對他特別器重,隨時留心觀察。
會稽郡太守認為駱俊的人品才幹,正是朝廷要求征拔茂才的最佳人選,於是按照慣例向皇帝舉薦駱俊為“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