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玩兒,人的天性
聽不少教育專家說過“調皮的孩子有出息,會玩的孩子長本事。”,“玩可以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性思維及空間邏輯能力。”,“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等等話語。
對於專家說過的話我不好做評論,但對於“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言,我覺得專家老師的說法有點片面了,愛玩可不僅僅是孩子天性,男女老少都愛玩,所以我覺得應該說是“玩兒,人的天性!”
九十年代的學前班,玩的遊戲無非是丟手絹、找朋友、老鷹抓小雞、丟沙包、跳大繩等等。放學之後同村的小伙兒們一起玩捉迷藏。秋天來了撿樹上飄落的葉子,葉桿兒互扛看誰選的葉桿兒結實,美其名曰:“扛老寶”。彈玻璃球、拍紙片兒,捏橡皮泥兒,打四角兒,玩斗獸棋及各種益智棋法等等。
那時候沒有什麼電子產品,電視都看不到幾台,一放學也沒有什麼輔導班興趣課,村裡同齡的朋友相約起來今天去你家寫作業玩會兒,明天去他家寫作業玩會兒。再看看現在孩子放學之後放假之餘各種輔導課興趣班,才明白那時的我們真是快樂童年。
正應了一句話說的“一個時代一種成長,一個時代一種活法。”當今社會下,雙職工的家庭多,同爺奶一起住的少,夫妻倆都上班情況下,孩子只能去輔導,這是原因其一。還是便是都想讓自家的孩子多學一門藝術立身,莫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其二,於是孩子天性時間被無情縮減。
教育部門開啟學生教育“雙減”政策,豈不是開始關注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孩子的天性釋放。插上想像的翅膀,望孩子度過有趣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