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收服王俊
方師爺就像是個可憐弱小又無助的可達鴨……很有趣的是他本名方從心,據說還是和那位首輔大學士方從哲有親。
當然了,那個方家是不認的,而事到如今,方師爺對他這個名字,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從心是福啊,你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我反正是對這個魔幻的世界絕望了,何以解憂,唯有躺平。
方師爺屁的不想,只是把消息遞給晏子賓。
而得到消息的晏推官也徹底無語了。
這不合理啊,朱頤垣怎麼看都是個君子,既然是君子,就該知恩圖報,我敬你一尺,你該敬我一丈,明明我都給你那麼大的好處了,怎麼還咬着不放,這陰魂不散的,讓我還怎麼安心當官啊?
晏子賓唉聲嘆氣,愁眉苦臉。
不過很快他就得到了一封信,是朱頤垣寫給他的。
“晏兄親啟:覽圖之後,頗為欣喜。發現清廷將糧草囤積在尼山腳下,此糧草關乎兗州等處,各路清軍消耗。我將派遣一隊人馬,搗毀糧倉。晏兄可親自率領一隊人馬過去,做驅逐義軍,保護糧倉之舉。此事之後,晏兄和因公高升,我也可以解除危難,化險為夷。還請吾兄儘快回府,時不我待。”
看完這封信,晏子賓整個人都不好了。
你奶奶的,還有完沒完了?
我是大清的官員,不是你朱頤垣的小跟班!
你要偷襲大清糧倉,搗毀糧食,這事情你去干,別告訴我,我不想知道。這要是泄露出去,別說榮華富貴了,就連九族都保不住了,祖墳都讓人刨了,老祖宗都要被挫骨揚灰……清廷的那幫韃子,那才狠呢!
很顯然,朱頤垣也是吃准了這一點,晏子賓為了這條命,先是通賊,隨後又誣告巡撫,他確實沒有退路,一旦掀開,清廷不會饒了他的。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配合朱頤垣,演一出好戲,不但性命無憂,還能指日高升,何樂而不為。
只用了不到半天時間,晏子賓就想通了。
回信飛速送到了朱頤垣的手裏。
在回信裏面,晏子賓仔仔細細講解了尼山糧倉的情況,內部結構,駐防兵馬,從哪裏進攻比較容易,守軍什麼時候最鬆懈……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擔心朱頤垣戰敗。
畢竟朱頤垣戰敗不戰敗,問題不大,最可怕的是消息泄露,他就活不了了。
甚至晏子賓還不想朱頤垣損失人馬,最好也不要被清廷俘虜,不然他還是危險……黃培看完這封信之後,都哭了。
“朱僉事,就算是自己人,也不見得能這麼細心啊!”
朱頤垣笑容不減,突然道:“黃公,你說早些年,遼東的邊軍和老奴之間,還有那些地方官和闖王之間,會不會有類似,甚至更離譜的事情?”
“這個……”黃培立刻啞口無言了。
不是會不會,而是一定有!
到了晚期的大明朝,就是個四面漏風的篩子。
不說別人,李成梁那一家子,絕對脫不了干係。
其實給野豬皮上太祖廟號,差了點意思,準確應該是高祖,畢竟真正開基立業的太祖,是人家李成梁……
到了現在,情況也變得簡單起來。
總督馬光輝駐兵藤縣,佟養量從沂州出兵,他們仰賴的軍糧,都是尼山糧倉出的。
而起其中一大部分,又是孔家人,搜刮家底兒,甚至出錢購買,孝敬大清主子的。
搗毀尼山糧倉,不光能解朱頤垣的困局,
還能順道打擊孔府,簡直一舉多得。
不過即便有晏子賓獻圖獻策,勝算極大,朱頤垣也不敢大意。
經過一番商討,此次依舊由朱頤垣領兵,一共率領兩個千戶出發,匯合泗水的譚德玉,共計四個千戶,執行這一次作戰任務。
至於沂水這邊,則是由趙應元負責,尤其是要注意佟養量的動向,一旦他來進犯,就要趙應元想辦法固守待援。
商量妥當之後,朱頤垣就出發了。
隨着朱頤垣出發的不光有將士,還包括幾個文人,其中就有顧炎武和王鈺等人。
不出意外,王鈺是要在軍中宣導軍紀,教育將士的。
倒是顧炎武,朱頤垣是希望他弄專心文字,替他多寫點文章,多拉攏一些人才。但是顧炎武卻不願意坐而論道,他堅決隨軍出征,而且還給自己弄了身甲胄,又配上了一柄長劍,看起來真有點尚武精神。
朱頤垣對這位的敬重又加強了幾分。以顧炎武的學識,如果能稍微接受一些後世的理念,重新整理經典,綜合百家之說,推陳出新,絕對可以在思想領域有所突破。
如果能建立起一套新的學說,對朱頤垣的助力,簡直難以估量。
這一次朱頤垣從沂水到蒙陰,又翻越蒙山,到了毛陽鎮。
故地重遊,這些日子可了不得,毛陽鎮的百姓已經組織起兩百多名民兵鄉勇。
“歡迎朱僉事回來,恭喜朱僉事大獲全勝。”
鄉親們的熱情,讓朱頤垣頗為感動。
“多謝鄉親們,是大傢伙的幫助,我們才能順利進軍,旗開得勝。百姓是水,我們是魚。不論走到哪裏,魚離了水,可都是活不長的。”
朱頤垣以魚水比喻軍民之情,贏得了百姓熱烈鼓掌,大傢伙投軍的熱情更加高漲。
就在這時候,又有人來了。
“朱家哥哥,小弟王俊久仰大名,特來拜見。”
說話的是個紅臉的大鬍子,有四十來歲的樣子,名叫王俊,他還有個綽號,叫九山王。
所謂九山是指他佔據的大蒼山、小蒼山等九座山頭,大致分佈在費縣、藤縣、嶧縣等魯南地區。
王俊盤踞九山,也和榆園義軍多有聯絡。
前些日子抵制孔家田租,王俊也出過手。
雙方雖然沒有見面,但也是老朋友了。
王俊衝著威武雄壯的譚德玉躬身,“朱家哥哥,一向可好?”
譚德玉忍不住咳嗽一聲,“那個……我叫譚德玉,這位才是我們僉事。”
王俊頓時一愣,認錯人了?
再看朱頤垣,發現他年紀輕輕,可能連二十都沒到。
“朱僉事,你,你真是少年英雄,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俺王俊服了。”這位深深讚歎。
朱頤垣笑着點頭,歷史上王俊雖然人馬不多,但堅持戰鬥,儘力配合榆園義軍,雙方和清廷周旋了七八年之久。
絕對是一條好漢子。
“九山王的大名,我也十分仰慕,你在崇禎十五年,南下台兒庄,搶劫漕糧船隻,當時整個山東都震動了,我那時候還小,倒也聽家裏說過。”
王俊微微一怔,苦笑道:“我那時候不懂事,跟大明朝廷作對,現在我還改好了,願意輔佐大明,和清狗韃子斗到底!”
“不!”朱頤垣用力搖頭,“王老哥,你這話就錯了。”
“錯了?”
朱頤垣道:“王老哥,當初大明朝昏聵無能,官逼民反,你揭竿而起,搶糧草財物,接濟老百姓,是義舉,是英雄所為。”
“是嗎?”王俊傻了,“那,那我現在又站在大明這邊……這算什麼?”
朱頤垣笑道:“大明在日,王老哥為了百姓,如今清廷入關,殘忍暴虐,殺戮成性。老兄順應大局,舉兵抗清,也是為了父老鄉親。這些年來,王老哥都沒有改變初心,一身俠義本色,小弟着實佩服。”
王俊愣了片刻,突然一抱拳,“朱公子,就沖你這句話,俺姓王的願意跟你幹了,我手下的幾千弟兄,也都聽你的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