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簡單的面試(文科·化蝶)
“我們都知道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他(她)們最後的結局是死後化蝶而去,那麼請問梁祝死後為什麼化的是蝶,而不是比翼鳥呢?”
【這不是屬於文科範疇嗎?看來這次面試涉及面挺廣呀。不過還好我們寢室是文理科混住,在相互刁難的過程中,也聽別人解答過類似的問題,這次剛好可以結合我自己的專業和背誦的名言警句活學活用一下。】5號考生簡單理了理思路,然後從容應道:
“梁祝死後化蝶,其實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化蝶體現了破而後立的寄語。蝴蝶一生會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而從幼蟲變為成蟲會經歷破蛹成蝶的過程,這一過程預示着擺脫舊有的束縛,迎接嶄新的生命。它正像梁祝的故事一樣——英台女扮男裝,求學三載,與山伯相伴,相托終生,卻遭各方拆散,最終同葬南山——這化蝶的結局對於他們雙方來說是一種解脫,同時也賦予了他(她)們新的開始。
第二,化蝶也體現了悲喜交加的遺憾。對於梁山伯和祝英台來說,他們三年的求學生涯無疑是美好的——吟詩作對,花前月下,雖偶有嚴師責罰,同伴調笑,但那份純粹的朦朧情愫、同窗之義卻深深印刻在彼此難忘的記憶中——這份記憶毫無疑問是溫馨的。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求學之後,有緣無份,終究難守,這正是“相見不如懷念,懷念不如不見”。
因而,梁祝最後的化蝶透露出一種殘缺的美:蝴蝶是美好、自由的象徵,這才有‘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說法;但蝴蝶無疑也是弱小的,一次狂風,一次暴雨,甚至一張蛛網,都有可能讓其失去寶貴的生命——即便重生,他(她)們的歡樂無疑也是短暫的。
第三,他(她)們未化比翼鳥則體現了作者對悲劇色彩的堅守。因為,提到比翼鳥人們往往會聯想到美好的愛情,那是甜蜜而充滿迷醉芬芳的幻境。因而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梁祝》這個故事它本身卻是一個悲劇,用代表美好的比翼鳥來作為結尾,將沖淡故事深埋其中的悲情色彩。
人們會為《人在囧途》(2010年)而大笑不止,但很少思考當前交通的不便和基礎配套設施的升級改善;相反,當人們看到《活着》(1994年)而感嘆不已時,心中也在不斷思考‘人應該怎麼活着’,又該怎樣避免這樣的悲劇。
所以,我認為:悲劇更能激發人的理性思考,它刺激的是人的感官和心靈,正如斷臂的維納斯,它之所以能夠享譽世界,除了精湛的手工藝,更是因為那殘缺之美給人們心靈帶來了強烈的不舍和震撼。”
“近乎完美的答案,讓人印象深刻。”主考官讚揚道。
“謝謝,考官。”5號考生此時也露出了如釋重負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