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身殘志堅
每一次專項培訓的後遺症,不可避免地,便是信息整合。蕭驍感覺自己的腦子裏彷彿是有一道電流在瘋狂亂竄,思緒千迴百轉,卻控制不了身體,便是這種狀況。
一名合格的高管秘書不管是從業務能力上也好,還是從洞察黑白,明辨是非的能力也罷。都是超脫於常人的!更別說陸星河手底下的人了,幾乎都是行業里的佼佼者。
“小蕭,你身體不舒服?”陶雪貼心的問道。
“沒,沒有。就,就稍微,有,有點口渴。麻煩姐姐幫我倒杯水吧,謝謝!”短短的幾個字,將自己憋的一臉通紅。
半個小時后,蕭驍才終於奪回了身體的掌控權。
“好點了?”看着蕭驍的臉色逐漸恢復正常,陶雪才將手裏插着吸管的水杯從蕭驍的嘴邊挪走,同時鬆了一口氣。此時此刻,她才終於明白,為什麼陸星河要她照顧蕭驍這麼大一人兒了。這孩子應該是有些不太好醫治的癥狀吧,身邊不能離人?年級輕輕,長得也還挺帥的,怎麼就......不過陸星河沒說,應該就不想讓外人知道,她裝做沒發生好了。
“嗯,謝謝您。”蕭驍全然不知道身邊的女士已經把他當做病人了,誠實地回答道。
“去掉您,你是星河總的小舅子,叫我名字或者叫我雪姐就好。”陶雪可不敢承蕭驍這一個您字,公司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陸星河的身份,但她可是知道的。
“好。”蕭驍基本能揣摩到陶雪的心裏,也沒做爭辯。“這些文件我方便看看么?”
“你隨意。但是這些都是半成品,也不是遊戲,裏邊全是些代碼,很枯燥的,你......”陶雪也沒把話說死,但是蕭驍這麼小的年紀,能看????
“竟然是傳統式的瀑布式開發。”蕭驍並未想太多,僅僅是想檢驗自己所學罷了。
“啥?”陶雪懵了一下。
“這是一種軟件開發的模型,軟件開發模式大致分為四種,瀑布、疊代、螺旋、敏捷。”
“瀑布模型是由W.W.Royce在1970年最初提出的軟件開發模型,瀑布式開發是一種老舊的計算機軟件開發方法。瀑布模型式是最典型的預見性的方法,嚴格遵循預先計劃的需求分析、設計、編碼、集成、測試、維護的步驟順序進行。步驟成果作為衡量進度的方法,例如需求規格,設計文檔,測試計劃和代碼審閱等等。
但是瀑布式開發有很嚴重的問題,它的嚴格分級導致自由度降低,如果後期需求產生變化是很難調整的,要付出的代價也很高。所以嚴格來講,瀑布式方法在需求不明並且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可能變化的情況下基本是不可行的。”蕭驍也不藏私,很是自然地講道,在看到陶雪能聽懂,且示意他繼續講下去,便沒有停。
“疊代式開發,也被稱為疊代增量式開發或疊代進化式開發,是一種與傳統的瀑布式開發幾乎相反的軟件開發過程,它彌補了傳統開發方式中的一些弱點,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生產率。
疊代式開發每次只設計和實現這個產品的一部分,每次設計和實現一個階段叫做一個疊代。
在疊代式開發中,整個開發工作會被組織為一系列短小固定長度的小項目。
每一次疊代都包括了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與測試。
採用這種方法,開發工作就可以在需求被完整地確定之前啟動,並在一次疊代中完成系統的一部分功能或業務邏輯的開發工作。
再通過客戶的反饋來細化需求,並開始新一輪的疊代。
所以疊代式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降低風險的,同時能得到早期用戶的反饋。持續的測試和集成,使用變更,提高復用性......”
蕭驍在侃侃而談,陶雪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卻並不是平靜的。“你們高中會教這些么?”
“額,這是平時沒事兒,自學的。”只是自學了十多年罷了,蕭驍省略了後半句。
“螺旋開發,1988年,巴利·玻姆(BarryBoehm)正式發表了軟件系統開發的‘螺旋模型’,它將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結合起來,強調了其他模型所忽視的風險分析,特別適合於大型複雜的系統。比如像兩位......咳咳,反正就這樣。
‘螺旋模型’的核心就在於您不需要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把所有事情都定義的清清楚楚。您輕鬆上陣,定義最重要的功能,實現它,然後聽取客戶的意見,之後再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如此不斷輪迴重複,直到得到您滿意的最終產品。
螺旋模型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風險驅動的方法體系,因為在每個階段之前及經常發生的循環之前,都必須首先進行風險評估。”
“敏捷軟件開發又稱敏捷開發,是一種從1990年代開始逐漸引起廣泛關注的一些新型軟件開發方法,是一種應對快速變化的需求的一種軟件開發能力。
它們的具體名稱、理念、過程、術語都不盡相同,相對於“非敏捷”,更強調程式設計師團隊與業務專家之間的緊密協作、面對面的溝通(認為比書面的文檔更有效)、頻繁交付新的軟件版本、緊湊而自我組織型的團隊、能夠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的代碼編寫和團隊組織方法,也更注重軟件開發中人的作用。
敏捷開發,相比疊代式開發兩者都強調在較短的開發周期提交軟件,但是,敏捷開發的周期可能更短,並且更加強調隊伍中的高度協作。
敏捷方法有時候被誤認為是無計劃性和紀律性的方法,實際上更確切的說法是敏捷方法強調適應性而非預見性。”
蕭驍講完后,眨了眨眼睛,就一直看着陶雪。陶雪也看着他看着她,蕭驍看着陶雪看着他看着她......咳咳。
“我講完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