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劉秀即位
消滅王郎后,劉秀的主要敵人就是活躍在河北的數十支實力不等的農民軍。這些揭竿而起的兄弟對於劉秀這個外來戶總體上來說是排斥的,因此劉秀必須揀其中的一些硬柿子捏,殺一儆百以德服人,最終才能化劍為犁恢復民生,從而擁有逐鹿天下的實力。
見劉秀在河北日益壯大,更始帝極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劉秀為蕭王,令其交出兵馬回長安領受封賞。
這時護軍朱祐對劉秀說:“長安政治混亂百姓失望;人心所歸就是天命。請您別耽誤自己。”朱祐是南陽宛城人,劉演、劉秀哥兒倆跟他都很要好。劉演做大司徒的時候,就派他為護軍。劉秀進攻河北的時候,也派他為護軍,好得像一家人似的。劉秀聽到他的話后,不讓他說下去,便說:“刺奸將軍快把護軍逮下去!”可是劉秀的口氣並不嚴厲,刺奸將軍並沒有動手。
“刺奸將軍”是潁川人,名叫祭遵,從小喜歡讀書。他家裏很有錢,可是他非常節儉,不講究穿衣吃食,對別人也十分恭敬。劉秀在昆陽打敗王尋、王邑以後,路過潁川時碰到祭遵。劉秀因為他名氣大,又喜歡他的風度,就把他收在部下,叫他管理軍營里法令的事。有個伺候劉秀的小郎犯了法,祭遵就把他殺了。俗話說打狗要看主人面,劉秀的小郎就算犯了法,也該由劉秀自己去辦,至少得向他請示一下。祭遵自作主張就把他殺了,劉秀自然發脾氣,叫左右去把祭遵抓來。當時有人攔住說:“您一直吩咐我們奉公守法。現在祭遵執行您的命令,怎麼能把他辦罪呢?”劉秀一聽不但沒把祭遵辦罪,還拜他為“刺奸將軍”。
漢軍越來越多。劉秀重新編排人馬整頓隊伍,在可能的範圍內讓士兵們自願分配到各營里去。士兵們都說:“願意撥在大樹將軍的部下。”劉秀還不知道誰是“大樹將軍”。
原來“大樹將軍”是偏將軍馮異的外號。馮異為人謙遜,從來不說自己的長處。上陣打仗他跑在頭裏;平時行軍或者不受敵人攻擊的時候,他老落在各營的後面。將士們休息的時候,免不了要聊聊自己打仗的經過。將軍們也會談談自己是怎樣打敗敵人的。有時候為了爭功,甚至鬧得臉紅脖子粗。偏將軍馮異聽到將士們爭功,就偷偷地溜到大樹底下躲着。因此軍隊裏就稱他為“大樹將軍”。
耿弇聽說劉秀要回去,急得什麼似的,非把劉秀留住不可。他一直跑到劉秀睡午覺的地方對他說:“王郎雖然消滅了,天下還亂着哪。更始不能成大事,非失敗不可,我看他長不了。”劉秀坐起來說:“你說什麼?我應當把你斬了。”耿弇說:“大王平日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我,所以我才赤膽忠心地替大王打算。”劉秀一瞧沒有別人,就笑了一下說:“我跟你開玩笑。你說吧。”
耿弇說:“更始君臣只知道享樂,不知道處理朝政;皇親國戚都在京都里欺壓百姓,橫行霸道;將士們在各地擄掠財物、強搶婦女。以前人心思漢,現在又回過頭來想念王莽了。再加上銅馬、赤眉、青犢、大彤等幾十處人馬,更始沒法對付他們。所以我說他長不了。大王您在南陽首先起義,在昆陽消滅敵人的百萬大軍。現在平定河北天下歸心。只要大王登高一呼,准能天下響應。為什麼把天下讓給別人呢?”
劉秀不說話。虎牙將軍銚期也進來了。他說:“河北接近邊界,壯士都能打仗,原來是出精兵的地方。只要大王能夠順從民心,誰敢不聽指揮?”劉秀說:“你別瞎說。”但他卻又出去對更始的使者說:“王郎雖然消滅了,但河北還沒有平靜,我一時動身不了。”
來使只好辭去。從此劉秀就留在河北。他拜耿弇為大將軍,派他和吳漢往北徵調各郡的兵馬。有幾個郡守抗拒命令,耿弇和吳漢就把他們殺了。等兩個將軍帶領北方的大軍回來,劉秀的兵力更強了。他親自帶領大軍打敗另一支農民起義軍銅馬,投降的人有幾十萬。劉秀把幾個歸順他的頭子封為列侯。打這兒起,他們都服了劉秀,願意聽他指揮,這樣一來,關西一帶的人都管劉秀叫“銅馬皇帝”。接着劉秀又想去進攻燕、趙。
北方還沒平定,東邊的赤眉軍反倒越來越強大。赤眉兵大多是樸實的農民。他們雖然打了勝仗,可是並不想割據地盤,他們的首領樊崇壓根兒沒有做皇帝的打算。只要推翻殘暴的政權度過災荒,能夠回家安心生產就是了。因此他們佔領了濮陽和潁川以後,一聽說劉玄做了皇帝恢復了漢朝,就按兵不動。更始從宛城遷都到洛陽的時候,派使者去叫赤眉歸順。樊崇帶着二十幾個首領跟使者來到洛陽。更始帝敷衍了一下,把他們封為列侯,可是光有個空名沒有封地,也不供應二十萬赤眉軍的糧餉。樊崇和首領們大失所望,他們找個機會都逃了回來。
公元24年2月,樊崇率領二十萬大軍往西進攻長安。他們順利地進了函谷關。劉秀得到報告后,就派鄧禹去打樊崇。可是更始的大將朱鮪和李軼還在洛陽,隨時可以打到河內來。劉秀拜寇恂為河內太守,又拜大樹將軍馮異為孟津將軍,統領河上的兵馬,防備洛陽那邊。他這麼佈置完了,就拜鄧禹為前將軍,分給他三萬兵馬向關內進攻,自己率領大軍去進攻燕、趙。
河內太守寇恂吩咐各縣練兵,尤其是練習射箭。他用竹子做了一百多萬支箭,養馬兩千匹,收租谷四百萬斛作為軍糧,源源不絕地運到前方去,他真是個“賽蕭何”。孟津將軍馮異這會兒獨當一面,他也不再躲在大樹底下了。果然,鎮守洛陽的朱鮪、李軼聽說蕭王往北去了,就趁機會去進攻河內。
馮異料到朱鮪、李軼他們一定會來進攻,就寫了一封信給李軼,書中略云:
愚聞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項伯叛楚而歸漢;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廢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於一時,垂業於萬世也!苟令長安尚可扶助延期歲月,也恐疏不間親遠不逾近,公豈能安居一隅哉?今長安壞亂赤眉臨郊,王侯構難大臣乖離,四方分崩異姓並起,故蕭王跋涉霜雪經營河北。公誠能覺悟成敗亟定大計,論功古人轉禍為福,在此時矣!若待猛將長驅嚴兵圍城,雖有悔恨亦無及矣!
李軼得書,躊躇了好多時,暗想從前起事,本與劉秀兄弟相親相愛,後來劉玄稱帝朱鮪得勢,他就倒在朱鮪一邊,還幫着他殺了劉秀的哥哥劉演。為了這事所以才不敢投奔劉秀,但也不願意再幫朱鮪。現在劉玄庸弱不足有為,赤眉樊崇等又分道入關,西兵連敗長安危急,眼見不能久存。不得已含糊作復,交與來使帶回。
馮異收到李軼的回信,知道他不會跟他作對。就帶着一萬多精兵往北打下天井關和上黨的兩個城。
馮異派人把李軼的回信送給劉秀,劉秀覺得李軼這傢伙不能輕信,於是故意把李軼寫信給馮異的事泄露出去,並且添油加醋。朱鮪得到消息后怕李軼謀反,就派人去把他殺了。劉秀計中有計借刀殺人,也為此報復兄仇。
卻說這時又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是孺子嬰,一個是公孫述。孺子嬰被王莽廢黜后,改稱定安公,以後一直關着,跟外界沒有來往,年近弱冠尚不識豬狗。王莽將孫女嫁給他,即王宇的女兒。及王莽受誅,孺子嬰才得自由,一直住在長安,他是劉家不折不扣的皇太子,平陵人方望把他接到臨涇,硬加推戴立他為帝,自己做了丞相。更始帝劉玄派部將李松征伐。方望究竟力量不夠,打了一仗后全軍覆沒。孺子嬰做了一個月傀儡皇帝,竟致斃命,方望也死在亂軍之中。
這一個皇帝完了,另一個皇帝是成都的公孫述。他是扶風茂陵人,很能幹,又有名望。劉演、劉秀在南陽起義的時候,公孫述就在成都招募兵馬響應漢軍。
公孫述起兵打的是漢軍旗號,可是更始並沒有給他封號,也不把他當作自己的部屬。公元24年,更始派兵攻打公孫述,公孫述吩咐他的兄弟公孫恢發兵對敵,公孫恢把更始的軍隊打得大敗而逃。打這時起,公孫述的威名更大了。他就自立為蜀王。當地的老百姓和鄰近的部族全都歸附他。他的部下也希望攀龍附鳳,勸他即位。有個部下叫李熊的還說了許多理由,請他趕緊做皇帝。公孫述就自立為天子,拜李熊為大司徒,自己的兄弟公孫光為大司馬,公孫恢為大司空。關中的豪強都來歸附公孫述。公孫述有了幾十萬士兵,糧草充足,就在南鄭蓋了宮殿,端端正正地做起皇帝來了。
公孫述做了皇帝,勢力越來越大,劉秀一班人都着急起來。他們又去要求他即位。劉秀問馮異四方動靜。馮異說:“更始的幾個重要大臣都跑了,他一定失敗。天下沒有主人,人心惶惶。上為社稷,下為百姓,大王應當聽從大家的意見。”劉秀說道:“我昨夜夢赤龍上天,醒后尚覺心悸,恐帝位不易居呢!”馮異一聽急忙下席拜賀道:“天命所歸精神相感,還有甚麼疑義?若醒后心悸,這是大王素來慎重乃有此征,不足為憑。”
公元25年六月,劉秀批准眾議擇日受朝。這一日天高氣爽旭日東升,劉秀戴帝冕,服龍袍,出乘法駕,由諸將擁至南郊祭天,祝官宣讀祝辭道:
王莽篡位,秀髮憤興兵,破王尋王邑於昆陽,誅王郎銅馬於河北,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皇天大命,不可稽留。秀敢不敬承?欽若皇天,祗承大命。
劉秀就是後來的漢光武。那時三十一歲。漢光武拜鄧禹為大司徒,把他當張良看。鄧禹才二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