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9 章 邊市血案
韃靼人團結嗎?南下打草谷的時候是最團結的,和建賊搶地盤的時候,韃靼人也是團結的。韃靼人樸實嗎?牧民們是樸實的,做生意時寧可吃一點小虧,也從不計較小節的台吉們是樸實的。
但,韃靼人和別的民族有根本上的不同嗎?沒有,這世上所有的民族,沒有外敵時就愛內鬥,他們分成部族,互相搶掠攻伐,甚至哪怕是台吉的女兒,都有被搶走做妻子的風險,搶掠婚在草原上從來沒有真正的消失過——如果連人口都能搶掠的話,那麼,貨物之間彼此的兼并、搶掠,又算得了什麼呢?
沒有養細毛羊的部族,羨慕着那日松所屬的土默特草原,他們先得到了細毛羊,有了能賣上高價的細軟羊毛,他們有搶奪這些牧民們的衝動,而這些只養了老羊種的帳篷們,本身又是其餘那些還來不及擴大羊群的部落們,他們羨慕的對象。
延綏鎮開起了新邊市,這消息已經乘着風在草原上傳播了開來,各地的部族們都在往延綏鎮趕,他們聽說延綏鎮在收羊毛,可是自家的羊毛不夠多呀——怎麼辦?看上了,那就搶,這就是韃靼人最直接的邏輯。
這已經不是邊市周圍第一起搶掠案了,而這些成功進入邊市的牧民們,無需任何人動員,便立刻同仇敵愾了起來,不論他們帳篷之間的關係,原本曾有多冷淡,但現在,牧民們的願望是一致的:要保護邊市的平安,讓這些馬賊們再不敢來,只有這樣,他們下一次載着羊毛來邊市時,才不會這樣提心弔膽,他們留在四季草場的親人們,才不會受到馬刀和箭矢的威脅。
“嗚嗚嗚——”
雄健遼遠的號角聲,從帳篷里遙遙地傳遞了出去,漢子們一邊策馬狂奔,一邊鬆開韁繩,全靠雙腿在馬鐙上的那點借力穩着身形,他們的下肢,就像是柳枝一樣,柔軟地隨着馬兒跑動的節奏晃動着,上身卻平穩異常,足可以彎腰解下馬身上掛着的號角,仰頭吹響,作為對遠方求援號聲的回應。
“嗚嗚嗚——”
十幾隻韃靼號角同時響了起來,這是來自邊市的警告:至少有十幾個身強體健的壯士趕來了,還會有更多敢戰的牧民跟在後頭,韃靼人的牧民就是合格的戰士,大自然就是他們的敵人。不勇敢的牧民,很難在嚴酷的環境中存活下來。他們現在有着同一個目標,那就是逮住敢於搶劫同伴的小毛賊,打得他們再也不敢來。
“嗚嗚!”急促的號角聲再度響起,指示着自己的方位,已經很近了,那日松在馬上拉了半弓,壓低身子,隨時準備射箭,而在他身後,今年已經算是成丁的塔賓泰,不知道從哪裏拿出了一個大喇叭來。
“來者停手,否則格殺勿論!”
在鐵皮喇叭的幫助下,他還有些單薄的嗓音,順着風往前遠遠地傳了出去,“大兵就在後方,強盜束手就擒!”
這時候,前方的景象已經逐漸出現在騎兵們眼中了,十幾輛首尾相連的平板拖車,在長草中擺出了防禦的圓形,女人們躲在蒙古包後頭,警惕地握着手中的匕首,男人們則彎弓搭箭,對準了長草叢中的敵人——
正所謂風吹草低見牛羊,七月份的草原,草能長到一人多高,尤其是這一片草地,全都是芨芨草,最適合伏擊,幾次出事都是這裏,敵人就躲在草叢中,向著目標更大,行進更緩慢的車隊放冷箭,帶着貨物的隊伍,對他們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向邊市求援,就這會兒,板車上已經躺了一個傷員,胸前插了一支羽箭,正按着傷處劇烈地喘息着,顯然是被偷襲了。
“是哪家的牧民前來邊市,哪家的敵人藏在草叢裏?”
那日松高聲問,芨芨草中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牧民們引弦不發,側耳細聽,忽然間抬手向著一處,唰、唰連放了兩箭,草叢裏響起了悶哼聲,頓時,更多的箭矢射去,血腥味傳了出來,草叢索索響動,忽然好幾匹馬往外狂奔而去——死了一個同夥,但更多的人逃走了。
漢子們跳下馬,依舊沒有放鬆警惕,那日松從馬身邊上解下一個鐵鍋,塔賓泰拿着木鍋蓋——不要小看這兩樣東西,對於沒披甲的牧民,這是他們護住頭臉的好防具,兩人互相結伴,走進芨芨草叢中,按照剛才的記憶前去尋找,過了一會才喊道,“死透了!”
“來,都來認認自己的箭!”
在草原上,能回收箭矢肯定是要回收的,這時候大家也都在草叢裏查看了一番,知道敵人已經逃走,便說笑着走過來領箭,“這是你的箭!”
“這是我的!”
漢子們沒有認不出自家箭矢的,也不會貪了別人的,心裏都有數那,他們又誇獎能射中敵人的同伴們,同時把馬賊的死屍拖到板車上,張羅着把十幾輛板車連在一起,往邊市走去——同時,還吹響了短促的平安號,這種有長有短的號聲,肯定是在太平時分才能記起來節奏的,驚慌的時候當然是往長了吹。
“是塔娜姑婆家的諾恩啊!”
很快,其中一個牧民就和行人們攀上了親,“諾恩,你們全家都來了嗎?塔娜姑婆呢?”
“去年死了,現在我們分出來單過,這是我兒子,我女兒。”
牧民們就是這樣,靠集市來傳遞消息,親戚們往往幾年見不上一面。諾恩和那日松實際上也是親戚——韃靼人是多妻制,而且妻子再嫁成風,所以各大部族之間攀親戚也是非常方便的,誰的妻子被搶走了以後,如果就在後來的丈夫家生活,甚至被搶走多次的話,光她一個人的子嗣就可以串聯起許多親戚。
諾恩一家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邊市了,去年,他和那日松在那達慕上相會時,就對這種細毛羊有很強的興趣,春天時特意到春季草場,借走了一隻種羊,他是來還羊,送禮,順便賣羊毛的,因為要做的事很多,乾脆把一家人都帶來了,也讓他們見見世面——他還想把自己的大女兒和小兒子都留在那日松這裏,大女兒快到出嫁的年紀了,已經十一歲了,讓她學着打毛衣,跟小兒子種土豆,他們家沒有老人,只能如此安排,兩個人順便還能學學漢人的拼音,把養細毛羊的本事多多地學回家裏去。
“就你們一家人,割了這麼多羊毛?”
“還有些是我兄弟們的,我們來幫他們賣了,換成器皿和藥材,回去時再帶給他們。”
諾恩一家的情緒不算太高,但也不是多麼的激動——諾恩的一個弟弟跟着他們一起來,剛才中箭的就是他,傷勢有些重,應該是熬不過去的了,但是,這在草原上也很平常。
“受傷的人不能顛簸,得慢慢的走。”
那日松卻沒有放棄希望,而是打了個唿哨,示意塔賓泰上馬回邊市去,“快去把醫生接到這裏來!就說有個胸口中箭的自己人——沒有貫通!”
這下,諾恩一家人激動起來了,“邊市裡有漢人的大夫嗎?他們能治金石傷?”
“是買活軍的呼圖克兵!”那日松說,“上個月剛從關內過來的——去年入冬前,邊市就出過搶劫案,死了好幾個人,買活軍說本來都是有救的——他們特別派了幾個大夫來,在延綏鎮開教育班,只要會說漢語,人人都能去聽講!”
其實韃靼人自己的大夫,治療金石、骨傷,並不落後,可以說有特別的心得,所謂韃靼大夫並不是貶義詞,而是專科大夫的意思,但是,那也是台吉們、戰士們,才有被治療的機會,對於大多數韃靼人來說,想要有個醫生看顧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去學習醫術,這個教育班讓那日松很有些誇耀的意思,而塔賓泰一下就非常自豪起來了,一邊上馬,一邊還挺着胸膛往這兒瞅,諾恩的妻子看了他一眼,“這個小鷹崽子一定去上了教育班。”
“他的漢語是說得還可以——”那日松拉長了聲音,“今年年底,他就要到南邊去了,和我們的老主人待在一起——孛兒只斤家的巴圖爾!他很快就要到草原上來了,你們知道他吧。”
孛兒只斤家的巴圖爾少爺,林丹汗的侄子,誰不知道他呢!是他,給草原帶來了這樣巨大的變化,巴圖爾少爺的名望,在這片草原上已經比黃金還要閃亮了。諾恩和那日松一邊套車趕車,一邊就議論起了巴圖爾的傳奇,諾恩的妻子和女兒一起照看着傷員,那日松抽空對她們說,“一會你們也跟着學着點——買活軍喜歡讓女人學習醫術,她們說,女人會更愛乾淨一些。”
這話不假,邊市其實很近,沒過一會兒,塔賓泰就去而復返了,他身後還跟着一匹健壯的韃靼馬,一個壯實的寸頭女娘坐在馬上,她騎馬的樣子半點不像是漢人,彷彿馬技非常嫻熟,而且,行動也非常的麻利,一到板車邊上,就立刻翻身下馬,取下了一個背袋,一邊走一邊喊着生硬的韃靼話,“都讓開,不要看——”
原本好奇地想要聚過來的牧民們,立刻尷尬地散開了,兩個韃靼女人也被趕到一邊,買活軍的女大夫彎下腰檢查了一下傷口,便從包里掏出一把剪刀,剪開了傷員的衣服,“酒精!紗布!”
她開始說漢語了,塔賓泰在一旁機靈地幫忙,女大夫先用紗布蘸着酒精,在傷員的傷口上擦拭了一下,隨後又掏出了一個很大的,形狀莫名,像是大剪刀一樣的東西。“壓住他!”
她騎到傷員身上,固定住半身,塔賓泰壓住了傷員的頭和肩膀,女大夫用大剪刀夾住箭桿,發出一聲怒喝,硬生生地把木箭桿剪斷了,隨後,她看了看天色,又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
“這裏不能做手術,”她對塔賓泰說,“把他送到延綏醫院去,來幫我包紮,先止血。”
“有得救嗎?!”支着耳朵聽動靜的諾恩一家人不禁叫了起來,“他的傷口在胸部那——而且箭頭不能□□的!”
箭頭確實不能隨便拔,因為上頭都開了放血槽,這會兒被肉卡着,□□止不住血,人走得更快。塔賓泰向女醫生說了些漢語,女醫生也回了一些,她開始用紗布纏裹傷員的胸膛。
“說沒有傷到臟器,堅持了這麼久,那就應該可以救!”
塔賓泰回頭大喊,“但是要儘快做手術——包紮好傷口之後,我們馬上把他送到關內的醫院去!在那裏他可以活下來!”
進關——
弟弟有得救,這是個好消息,但是,一聽說要進關,這家遠道而來的韃靼牧民們不免又面面相覷了:這,延綏關,是他們能隨意進去的嗎?他們也要跟着一起嗎?不跟着的話,弟弟是不是就再也沒消息了,死前都不能見上一面……可是,如果跟着的話,進去了以後,他們這些韃靼人,還能出得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