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上架感言
上一章又被審核了。
修改了重發還是被審核。
我尋思着也沒寫呂布強化軀體之後的幸福生活啊,怎麼就被審核盯上了呢。
言歸正題:
不知不覺又要上架了。
不知不覺作者菌已經入行一年多了。
還記得上一次上架還是上一次《馬穩》的時候,彼時心裏忐忑不安,焦慮失眠,多夢盜汗……此時卻是心如止水,毫無波瀾。
作者菌有很多話想說,但又覺沒必要矯情,在閱盡網文套路的讀者老爺們看來,說萬言不如多更一章。
所以,千言萬語化為一句:“給大家拜個早年吧。”
《呂布:我的修仙模擬器》這個故事,起始於今年二月份寫《馬穩》的時候。
當時想寫模擬器,一共構思三個梗概,第一個是《三國模擬器:臣等正欲投降,主公為何卻要死戰?》。故事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率軍二十萬南下,身處內憂外患處境的少年劉琮如何在模擬器的幫助下,一路艱難逆襲的故事。這個故事最終僅僅是構思於腦海,落筆於紙上,並沒有發出來。
因為當時一個失誤,把只寫了一章的《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給發了出來,於是只好硬着頭皮往下寫。
後面發生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而《呂布:我的修仙模擬器》正是當時構思的另一個梗概。內容講述的是後世人呂奉先穿越成為呂布,在修仙模擬器的幫助下,如何擺脫“白門樓困局”、“徐州困局”、如何儘可能的通過模擬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獲得最優解決方案,以最省力,最快捷,最美(后)妙(宮)的方式拯救大漢於將傾的故事。
整本書里,作者菌一共設置了十幾個懸疑。因為簡介篇幅有限,就挑了其中六個案例寫在上面。
在這些懸疑里,有三個是作者菌現在就想劇透,或者說解構一下的。
第一個懸疑是:呂布如果從白門樓活了下來,他能去哪裏發展?
在北有袁紹,西有曹操,南有孫策,東有茫茫大海的徐州,呂布能去哪裏?
很多人可能會想,呂布可以去攻打袁術啊,淮南骷髏王那麼菜,呂布打他還不是手到擒來?
表面上看,這確實是一個能破解“徐州困局”的方案。
但事實是,這個方案行不通!因為袁術是周圍列強里,唯一一個有可能為呂布提供援助的諸侯,呂布不能去打袁術,一旦他這麼做了(攻打袁術),頂級軍事家曹操和孫策一定會叫呂布知道,什麼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什麼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看上去,哪怕呂布從白門樓活了下來,依然是死局。
第二個懸疑是一系列的:孫策是不是必死的?孫策究竟死於誰手?如果孫策死了,誰才是最大受益者?這個最大受益者有沒有可能被截胡?
第三個懸疑也是一系列的:張綉為何要突然背刺曹操?為何在背刺之後又投靠了曹操?
如果張綉背刺曹操僅僅是因為“魏武揮鞭”而不忿,那大可不必,張繡的嬸娘在他心目里真有那麼重的份量么?能讓張綉不顧一切反叛曹操?如果答案是是,那麼張繡的嬸娘為何在宛城之戰後失去了所有音訊?為何張綉還要頂着殺子之仇再投曹操?
那可是殺子之仇啊。
張綉不會天真的以為,為父報仇時敢於兩屠徐州的曹操,會大度到連殺子之仇都一笑泯之吧?
曹操處於政治家的立場,在官渡之戰即將開始的關鍵時刻,暫時壓下這份仇恨接納張綉,一旦官渡之戰結束,曹操回歸父親這個角色,張綉還有活路嗎?
答案是沒有!就在曹操徹底平定北方這一年(公元207年),年輕的張綉離奇的死亡了。
而與張綉悲慘的結局相比,策劃了整場“降曹,叛曹,殺曹昂,又力拒袁紹招攬,鼓動張綉再次降曹”戲碼的賈詡,卻最終被同樣參加宛城之戰的曹丕封為三公之一的太尉,善終。
沒錯,當年只有十歲的曹丕和父親曹操,大哥曹昂一道,同樣參加了宛城之戰,但令人疑惑的是,曹操沒死,曹丕沒死,曹昂卻死了。
然後曹丕在207年,逼死了殺他大哥的主謀張綉。數年後,曹丕繼位,卻封了殺他大哥的另一個主謀賈詡為三公?
同是殺兄主謀,曹丕為何厚此薄彼?
這宛城之變,究竟是一場靜心謀划的針對曹昂的殺局,還是僅僅是一場熱血上頭的軍事衝突?
欲知詳情,請聽我在v章繼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