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槐樹下愧 木續火朝德
公元1644年,即大明朝崇禎第十七年。
這一年,流寇起家的闖王李自成攻陷西安,並於西安稱帝,國號「大順」。
同年正月初八,李自成揮師東征,大順軍氣勢如虹,兵鋒直指京師,山西境內所到之處官兵皆降。
每到一地,只殺宗室劫富戶,號稱追贓助餉,平頭百姓則均田免賦,三年免征。
如此,自是受到窮苦農民百姓夾道歡迎頂禮膜拜,期間有童謠傳唱: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夠有闖王。
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這股農民之怒如燎原烈火向京師方向席捲而去,定要將腐朽的朱明天下敲碎,焚盡。
三月十八日,大明朝已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此時的大明京師,城外是闖軍大陣,城內是人心愁慘,空中驟雨冰電,迅雷交作,天時地利人和三才盡失,充斥着濃濃死意。
崇禎手持長劍站立在昭仁殿外,方才他已將自己的親女兒長平公主手刃於殿中,劍上的血還在緩緩向下滴着。
崇禎裝作面無表情,擺手喚來遠處一小太監,說道:「去告之懿安皇后,勿做僥倖,且與自己留些貞德顏面,盡忠罷。」小太監戰戰兢兢,聽罷趕緊轉身,正欲離開。
「慢着。」
崇禎將手中長劍遞給小太監,道:「若是她不應,將她刺死,速去!」小太監聽話捧劍快步向皇太妃寢宮跑去。
見他去了,崇禎似是記起某事,轉身邁步往坤寧宮走去。
待崇禎行至坤寧宮,見皇后已於宮中自縊,氣絕身亡,崇禎忍不住面露悲色,卻輕輕頷首,說道:「死的好,死的好啊。」
說罷便不再看向皇后遺體,徑直走入宮內尋一處坐下,拿起酒壺給自己倒起酒來。此時,宮外一身着大紅蟒袍的中年太監手提包裹輕輕走了進來,跪在崇禎身旁,此人便是時任九門提督京城內外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崇禎最信任的體己人。
待崇禎飲完杯中酒,王承恩才開口道:「萬歲爺交代給奴婢的事情,奴婢都已辦妥了。」
崇禎聽罷未做回應,剛放下的酒壺又拿起,倒了兩杯酒,才說道:「承恩,起來吧,來,陪朕喝一杯。」
王承恩五體投地,身上顫抖着卻並未起身,彷彿沒聽見似的。
崇禎側眼瞅了瞅伏在地上的王承恩,也沒責怪他「抗旨不從」,想來可笑,如今的自己又算哪門子皇上呢?這皇令出了這座紫禁城怕是如廁紙一般無用了,不聽便不聽罷!無奈的搖了搖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王承恩身上顫抖的頻率越來越大,最終似是鼓起了足夠的勇氣,帶着哭腔喊道「萬,萬歲爺,奴婢有話想,想說。」一邊說一邊哽咽抽搐着。
「想說便說,哭什麼?!」
王承恩聽話,語氣頓了頓,極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待稍有平復才說道:「奴婢是萬曆年間進的宮,自萬歲爺出生起便服侍身邊,看着您從當年的信王成為如今的聖上。奴婢無能奴婢該死,可奴婢恨,奴婢想不通啊!」王承恩越說越語無倫次,情緒如鬆了閘門的洪水,一泄而出。
「陛下,萬歲爺啊,您才而立之年,就已華髮叢生啦!每每替爺梳頭,奴婢都在忍着淚!萬歲爺龍袍壞啦,都不捨得換!只讓浣衣局縫縫補補便是了。自登基起,您便心憂國事,夙興夜寐宵衣旰食!每日只睡兩個時辰便罷了,可就連夢中囈語都是召對議論遼東之事啊!這一切,那些文武百官看不見,那些刁民逆賊看不見,可奴婢看的見!奴婢看着心裏痛呀!」
說到此處,王承恩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捶胸頓足,好不難受。
「奴婢雖是殘缺身,小人心,裝不得整個天下蒼生,但裝得君父二字!知道誰是主誰是奴!那光時享狗賊該死啊,逼着萬歲爺為他所謂的君臣之責去死!而奴婢剛從下人那裏得知,闖賊方至城外時,他.他.他就已在謀劃開城獻降了!還有那曹...」
「夠了!」
王承恩立刻跪倒在地,住嘴不再往下說。
崇禎聽到光時享這三個字,感到一陣惡寒,早在正月初三李自成進入山西,兵鋒可隨時威脅京師時,左中允李明睿就再次向他提過南遷一事。
明朝自永樂朝遷都向北,應天府原有的皇宮、六部體系一直都保留着,也正是考慮到後人可能面臨的問題,所以留存了一套足以應急的班子。且天下賦稅半出江南,客觀來看此時遷都南京的選擇確實最為穩妥。
崇禎內心也是偏向於遷都的,然此事一經提出便困難重重,言官一鬧騰,再加上前朝一些不好的經歷,崇禎顧忌顏面,不得不以君王死社稷終結了這項提議。
可嘆,眼下的局勢相比土木堡之變猶有過之,但朝中卻無于謙於少保一般的人物了。
這群阻止南遷的文官中,為首當先之人便是光時享。所以崇禎在聽到他的名字后便叫停了王承恩,他不願再聽見此人,至於他是否叛變投賊,雖憤恨卻無力處置他了。
「走吧,隨我上萬歲山(煤山)。」
崇禎起身向外走去,拍了拍跪着的王承恩,示意跟隨。
萬歲山處紫禁城正北方位,可俯瞰整個京城。據說明初時期,朝廷在此山堆煤,以防元朝殘部圍困京師引起燃料短缺,因此又有「煤山」的叫法。
二人行至萬歲山東麓,途中仍有宮人守候跟隨在旁,崇禎念其忠心,便命眾人皆散了,各自奔命去罷。
壽皇亭旁,一棵老槐樹下,崇禎站定遠眺京城,怔怔的出神。
「吾弟當為堯舜。」崇禎想起了這句天啟帝臨終前對自己說的話,話中包含了天啟帝對自己無限的期待和情感。然國終究是亡了,還是亡於我手!崇禎越想越慚愧,強忍的鎮定也遊離在崩潰的邊緣,作為皇帝他不想亡國,作為一個人他不想就這麼死去!
但朱家沒有南逃的天子,任何人都可以有選擇,唯獨他不行。
愧到深處,遂割袍解帶,咬破指尖,用指做筆,以血為墨,寫下血衣遺詔六十六字:
朕自登基十七載。
三邀天罪,致虜陷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
諸臣誤朕也,朕無顏見先皇於地下。
將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可將文官盡行殺死。
勿壞陵寢,勿傷我百姓一人。
寫罷將遺詔重重擲於地上,踮起腳奮力抓住圈掛在槐樹上的白綾,將其環套於脖頸。
王承恩涕淚滿面,堅定地舉起手中包裹大喊:「恭送大明皇帝,大行!」
此時,平地忽起了一陣風,將老槐樹上的細枝吹着颯颯作響,好像個人似的搖晃。
老槐身為草木,雖不能人言,但將眼前的一幕盡看眼裏,朱家王朝百年變遷,它也跟着看了百年。
後人有雲:皇帝是歷史的奴隸,而這一次,大明朝選擇了崇禎做它的奴隸,並讓他殉葬。
「大明朝亡於我手,我是朱家的罪人。」
崇禎是帶着愧,赴死的。
這一刻,時間定格停滯,老槐樹「醒了」。
崇禎於生死彌留之際,心神被老槐樹帶走,無限拉長,瞬轉千年。他好像在另一個世上度過了一生,不再是皇帝,是個普通人,參加高考、上大學、開始工作、結婚生子,安享晚年平靜的死去。
「啪!」得一聲,槐樹枝幹斷裂,崇禎摔倒在地。
王承恩大叫「萬歲爺!」急急上前將崇禎扶起,崇禎頭痛欲裂,一時間竟想不起自己是誰。
「陛下,這是天意啊,是老天爺不讓您死!」
崇禎聽罷,艱難抬頭看了看老槐樹,片刻功夫,腦中以然清明了許多,想起了很多事,也想起了另一個世上的自己,不由對着老槐樹說道:
「多謝...」
而此時老槐樹已枝幹斷裂,了無生機。
嗟呼,誰言草木無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