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修改中
並非所有東印人對此感到滿意。雖然聽上去是東印與帝國組成了聯邦國家,而不是作為帝國的殖民地存在,但是看似平等的關係中,實質還是不平等。
在東印,很多反抗帝國的組織,依然對外聲明,抵抗活動會繼續下去。
大多數東印上層勢力還是對這個結果暫時表示滿意的。
只有東印獲得了這樣的特權,不再是作為殖民地存在,其他殖民地雖然獲取了自治權力,名義上卻還是作為殖民地存在。
最開始,由於獲得了自治,很多殖民地感到非常歡喜,也就失去了獨立的心思。
各種公開的叛亂變少了,各個殖民地與帝國的合作開始深入,帝國本土提供大量的工程圖紙和技術師,幫助這些落後的殖民地發展工業。
帝國突然的轉變,並不是出於其官方聲明當中的‘開化使命和仁慈’。而是帝國面對各國的競爭,越發感到僅依靠本土的力量難以維持霸權。
不得已才想要與殖民地團結起來,共同維持一個帝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這就必須給予殖民地更多權力,讓這些充滿對帝國怨恨之心的殖民地,心甘情願的與帝國站在一起。
就算不能心甘情願,至少也要讓這些殖民地不要再對帝國抱有巨大的怨恨心理。
更深厚的情感可以在漫長的時間裏自然產生。雖然最終的結果未必能如帝國的統治者們想的一樣好。
除了讓這些殖民地獲得更加獨立的地位,另外還需要在這些殖民地推行工業化,增強這些殖民地的實力。
其中東印與帝國的關係是最特殊的,它不是作為擁有巨大自治權的殖民地,而是以一個獨立國家的身份與帝國組成聯邦國家。
目前,東印名義上的統治者依然還是總督,而是更多東印事務的實際權力,掌握在由東印各個邦選舉出來的至高法王的手中。
由於帝國放開了限制東印的枷鎖,整個東印開始了史有前例的工業化運動。
之所說是史有前例,是因為根據東印的傳說,幾億年前的東印就已經是工業國家,只是後來文明衰落。
東印的識字率根據帝國的普查,不到百分之三十,但是這對於完成初級階段的工業化,已經足夠。
東印地區有着豐富的煤炭和石油,還有帝國留下的各種煉油廠,足以提供驅使蒸汽機和內燃機運作的能源。
伴隨着帝國在各個殖民地執行工業化的政策,殖民地的經濟得到了增長,於是各地區的獨立野心再次膨脹。
由於有了東印人的支持,帝國可以輕易壓制眾多殖民地獲取獨立的野心,東印為帝國提供了三百萬的大軍,這是過去不可想像的龐大數字。
現在的東印不僅不需要帝國投入龐大的軍隊維持穩定,還熱情的動員人力幫助帝國。
不是沒有代價的,世界上似乎沒有不付出代價的事情。
代價是帝國持續不斷地為東印提供各種工業化所必須的技術人才,以及各種滿足生產的工具。
似乎可以預言,往後的帝國和東印,關係是會出現逆轉的。
現在是帝國在兩國組成的聯邦國家當中處於主導地位。
未來如果東印不是選擇從這個聯邦國家,直接獨立出去的話,就應該取代帝國現在的位置,佔據主導地位。而帝國就是現在東印的位置,處於次級地位。
根據皇家委員會統計的一八九九年數據,這一年裏,帝國和東印聯邦的鋼鐵產量達到了近億噸。
這個數據自然包括帝國和東印聯邦,殖民地的鋼鐵產量。
如果去掉殖民地,只算帝國和東印聯邦的鋼鐵產量,則是七千萬噸。
其中帝國本土大阿曼島上的鋼鐵產量是四千萬噸,東印帝國的鋼鐵產量是三千萬噸。
而一八六零年的帝國,包括所有殖民地在內,鋼鐵產量還不到兩百萬噸,幾十年裏提高了五十倍,這種飛躍式的發展也出現在其他國家。
根據一八九三年的人口普查,厄洛斯的人口正式達到了兩億,這一年厄洛斯的發電量和鋼鐵產能都較上一年出現了巨大的增長,其中鋼鐵產量達到六千四百五十萬噸。
世界形成了帝國與厄洛斯的兩極格局,其中聯邦由於地處新大陸,依舊遠離國際爭端,而聯邦的鋼鐵產量還要略微高出厄洛斯,達到六千五百萬噸。
塔蘭迪斯港是日蘭北方的港口城市,這裏也坐落着王國最大的造船工業基地,聖日蘭造船廠。
很多年前,日蘭與帝國曾經展開過天軍的軍事競賽,雙方在那場長達十年的競賽中,各自建造了百艘可以在天空中漂浮前進的巨型戰艦。
最終是帝國在總噸位上超過了日蘭。
由於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常年說不上好也談不上糟糕,他們在軍事競賽期間也從未爆發實際的戰爭。
所以帝國和日蘭精心建設的天軍,如果交手,到底是那方能夠佔據上風,就不得而知了。
再多的推演也只是預測,歷史上戰前推演和實際交戰後的結果大相逕庭的戰役並不是沒有,反而很多。
人們只知道帝國造的戰艦普遍更大更重,以至於在幾乎相等的艦隊規模下,帝國空中艦隊的噸位總重達到了其競爭對手的一倍之多。
當然,絕大多數的戰艦最終的命運,是被拆毀而非在戰爭當中發揮作用。
此時的世界其實處於核威懾的和平當中。
帝國儲備了三萬顆核彈,東印儲備了五萬枚核彈。
由於帝國和東印是聯邦國家,這兩國可以視為一體。
厄洛斯儲備了七萬顆核彈。
其他各國的核彈加起來則超過四十萬枚。
核彈的出現永久的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也許它在軍事上的打擊並不如人們想像中的那樣恐怖,但是確實有了它之後,兩個軍事聯盟之間的全面戰爭,再也沒有出現過。
核武器最初是被厄洛斯人掌握,但並非是厄洛斯最早研究核武器。
二十五年前,從帝國叛逃到厄洛斯的科學家,為皇帝帶去了帝國正在秘密研究核武器的消息。
皇帝於是下令,集中全國力量研製核武器。
而當時的厄洛斯,很多人並不看好所謂的核武器,認為其在軍事上的殺傷範圍並不大。
二十年前,閃爍着巨大光亮的爆炸發生在厄運荒原。
那場爆炸是厄洛斯軍方的核試驗,所引爆的那枚核彈被皇帝亞歷克斯稱作海拉之怒。
至於皇帝為何使用瓦圖京神話中的死神海拉命名核彈,而非用厄洛斯神話中的死神去命名,就不得而知了,可能他當時並未想太多,卻是引起了民族主義者的不滿。
在厄運荒原的爆炸發生后不久,帝國在東印的斯坦法德爾沙漠也進行了核試驗,核彈被命名為微笑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