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就是原來的文武斌,初中畢業考中專,還不是為了跳出農門,過一種天晴不被曬、落雨不被淋的城裏人生活,不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吃那種無邊無界的苦。
可是命運作弄人,原來的文武斌為了傳宗接代,生育第二胎,不僅把自己送回老家當了一個屌絲農民,把老婆也順帶扯到了農村,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村婦,一個農村女人家。
真的成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扁擔挑起走的人生。
文武斌從小生活在農村,並不想過農村式的田野生活。
農村式的田野生活,只屬於詩人和窮人。
文武斌不是詩人,更不想當窮人,只有當了工人,當了幹部,吃上了國家糧后,才有可能逃離農村的田野生活。
那種生活的單調、枯寂和無奈,是對正常人的一種折磨,對人的行為的一種束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適應的。
這就是那麼多農村人面對種種不公、苛刻甚至是歧視,也飛蛾撲火般地趕赴城市,爭當農民工的原因所在。
就像後來的大學生、碩士和博士們,千軍萬馬同擠考公考編製的狹路一樣。
因為誰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穩,不要過了今天不曉得明天怎麼樣。
神秘和未知,才是刺激一個人永不停息的動力源。
他作為前世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的存在,深諳社會發展規律,深知人生的精彩是奮鬥出來的,人的動力源於對未來的期盼和渴望。
重生后的文武斌,雖然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對那個年代沒有親身歷練過,但大態勢還是知道的,更知道那是製造財富英雄的年代。
在那個年代,沒有那麼多的門檻,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只要你膽子大,不怕死,搶到了機遇,就等於搶到了財富。
雖然不能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但各路財富英雄豪傑,沒有一個不是偷天的膽,沒有一個不是因為膽大,才成為了財富自由者的。
而那些更有能力但至今依然沒有做到財富自由的人,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一個置自己死而後生的偷牛的膽。
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險中求富貴,只有平平淡淡過一生。
在那樣一個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財富年代,只有走出固有的現實,擺脫既有的束縛,跳出平庸的思維,敢於冒險,才有可能走上自由的舞台,實現財富的自由。
到城裏當農民工,和別人打工,的確比當一個死農民強很多,但最多就是掙幾個血汗錢,賺幾個體力錢,和企業里的那些高管比,和那些資方比,和那些企業家比,不是被甩到爪哇國,就是被丟進大西洋的海底。
我既然重生了,要當就不是當農民工,不是當普通的工人,也不是當一般的管理人員,而是當經理,當廠長,當萬元戶,當有錢人,當人人羨慕嫉妒恨的富一代。
而且也只有當了萬元戶之後,才有可能當十萬元戶,當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成為真正的富一代。
元月份,那個快90歲高齡的老人,從北方到南方,一路停停靠靠,指指劃劃,圈圈點點,不可能是避寒過冬,更不可能是到南方一游那麼簡簡單單。
裏面蘊藏的利好不知有多少,掀起的發展風口不知有多少,更不知道這些發展的風口到底有多大,可以造就多少個億萬級別的富一代。
在這樣的一個年代,只要找准了發展的風口,搶站在發展風口的前沿,哪怕就是一頭豬也好,一頭牛也好,一頭大象也好,都註定會被風口中的強風吹上任鳥飛的天空,成為盡情舞蹈的在天飛龍。
以他兩世為人的經驗和才華,教訓和坎坷,只要行動起來,膽子一路的大下去,先富起來那簡直是不要不要的簡單。
不過說起來是容易,嘴巴兩塊皮,開合不用力。但真正做起來,卻並不是一二三哆來咪那樣簡單容易。
萬事開頭難,開頭的第一步才是最難的。
難就難在,怎樣才能開好那個頭,邁好那個步,賺取第一桶金。
如果不需要賺取第一桶金,怎麼擺爛都無所謂,只要開心就行。
人生最難的就是三件事,一是如何把別人口袋裏的錢心甘情願地送到自己的口袋裏。
二是怎麼把自己的觀點裝到別人的腦袋裏去,變成別人的總開關,開開關關都自如。
三是如何把自己心儀的對方,變成自己的同夥,變成自己的死黨,變成自己的性伴。
這才是難的關鍵所在,才是對人的挑戰所在。
正如俗話所說的,偷雞都要一把米,何況經商辦企業?
所以,要想成為有錢人,第一步就是到哪裏去弄一筆能夠生錢的母錢——啟動資金,因為只有找到母錢,才能以錢生錢,生命不停,生錢不止。
或者說,去找那些人弄一筆啟動資金,才有可能去實現當有錢人的夢想。
有了啟動資金,才可以註冊企業,才可以合法企業之名以錢生錢,一分分地滾雪球積累資金,一步步地挖取第一桶金,成為萬元戶,然後再在此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乘勝追擊,挖取第二桶金、第三捅金……
自己有啟動資金當然省事,就可以不用求人就去賺取第一桶金。
可在最大限度榨取人口紅利的低工資年代裏,靠從吃穿中勒緊褲帶、卡住喉嚨才節省下來的積蓄,做創業的味精都不夠看。
而到銀行貸款創業,得到自己創業的啟動資金,沒有人緣,沒有熟人牽線搭橋,沒有互動的約定,你連批貸款人的影子都看不到。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不是寫在紙上的順口溜。
世界就這麼現實,人類就這麼務實,沒有人相信屌絲可以翻身。
在熟人社會裏,任何一個平民,如果沒有人提攜你,沒有人和你進行資產擔保,創業和登天就是同一回事,兩者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有什麼區別,那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一個是創業,一個是登天。
他記得前世時的某個首富,在開始創建電商帝國之初,為了貸款一萬塊錢,求爹爹拜奶奶,國內硬是沒有一個金融人答他的白,沒有一個有錢人看好他有錢途,會騰達,成首富。
後來他找到了國外的風險投資,建成了電商帝國,對一天賺兩三百個億感到很無聊。
他不知道這個錢該怎麼用,用到哪裏去,為誰用,連花錢都感到很麻煩,很糾結,很痛苦。
國人都叫他錢爹爹,都願意替他分享這種痛苦。
錢爹爹在電視上說,我從來沒有碰過錢,我對錢沒有一點興趣。
當場把某主持人逗得差一點就笑壞了場。心想,吹牛是不用上稅,但可以幫你解除花錢的“痛苦”。
他又想,我要是有那麼多錢,絕不會為花錢而痛苦,我心中的一個個夢,就會從情人變成內人,由同居變成婚居。
錢在很多時候,都和女人有得一比,很少有不嫌貧愛富的。
你最需要它的時候,常常連它的影子都找不到,把你急得發狂,把你逼得跳樓,趕着你去賣身。
當你有了很多的時候,它卻是狗屎屙肥蛋,不斷地有人拿着它,往你身上撞,往你頭上砸,逼你要它,要他,要她!
有錢的單位都差不多是這樣的。
你貧窮的時候,貸一分錢都不行;你富足的時候,幾百個億幾千個億地“碰瓷”你,要你貸款。
看看那些排名在前的房企,動則就是上萬億的債務,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你有了足夠的錢時,錢就成為了一串阿拉伯數字,成為了一張張的卡。
同時,你也成為了一個卡人,管卡的人,和被卡管着的人,成為卡的一個部分,一刻也不能離開卡。
你就會經常對別人說,錢夠用就行了,錢夠用就行了,錢夠用就行了。
錢再多,你也只能是用那麼多。你用不完的那些錢,在你死了之後,就成為了別人的錢。
就像那些擁有幾百套上千套房產的人一樣,總是對別人說,房子再多,面積再寬,也只是睡一張床,夠住就行了,夠住就行了,夠住就行了。
對於沒有錢的人來說,哪怕就是一分錢,拿起來都是沉甸甸的,沉甸甸的,沉甸甸的,比什麼都重,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重,比自己的生命都重!
人一旦和錢聯繫在一起,就很難不用錢來作為判斷萬事萬物的標準。
這在後來的那些高價彩禮女,一歲幾萬元,在那些相親見面時,就提出要管未來老公一切收入的女人身上,表現得尤其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錢就是情,情就是錢。有錢才有情,沒情能生情。
錢就是命,命就是錢。有錢才有命,沒命能續命。
一切都可以換算成為錢,用錢來標註情的分量,用錢來標註生命的長度。
或許是由於錢爹爹對錢的感悟太深,一談到錢的管理體制,就特別的激情,特別的瘋狂,特別的不可一世。
好像這個世界上除了錢爹爹,沒有人能夠管理好錢。
最後錢爹爹無奈的黯然退居幕後,去過他想過的日子去了。
創業的時候,風向不明的時候,誰曉得你能賺錢,還是能虧錢?
錢從來都是狗屎屙肥蛋,錢和錢耍的。
風風光光的時候,都想從你那裏挖一寶,自然是沒有一個人說你壞的。
當你不再風光的時候,自然就是雞蛋裏面挑骨頭。
此時不找茬,還待何時挑?
你到哪裏去說理啊?
發財是有風險的。世界上哪有不冒風險就可以發財的事情?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以穩穩噹噹的成為億萬富豪了。
發財的路很多,但最主要最穩當的,無非就是兩條路,開店,或者是辦廠,也就是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工業創造財富,商業搞活財富。
辦工廠需要的啟動資金多,周期長,技術儲備多,與時俱進快,很難立竿見影,馬上見效。而且稍有不慎,就有關門破產負債的風險。
自己現在連啟動資金都沒有,這條路只有暫時放棄。
不辦工廠,那就只有開店了。
商店一頭連工廠,一頭連客戶,賺的就是一份差價,出廠價和批發價,批發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差價。
一個字:穩!兩個字:穩賺!
在產品還不是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產品不豐富的年代,產品就是王。
沒有什麼企業能比商業批發企業,能比商業零售企業更穩當地賺差價。
銷路是王,銷售渠道是王。
商業企業的種類太多,幾乎無所不包。
從乾貨鮮貨的批發零售到雞鴨魚肉的販買販賣,
從衣帽鞋褲的批發零售到各種生活用品的批發零售,
從工業產品的批發零售到生產工業產品的設備的批發零售。
還有大小家電、建材等等,等等的批發零售,都是。
服裝是目前最流行的的一種商業內容了。大街小巷,幾乎都是服裝店。
這也難怪,衣食住行樂游,有誰可以不穿衣服出門的?所以衣排在第一的位置上,自然是有道理的。
這麼多人做服裝生意,服裝生意的利潤絕對是可觀的。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都去做這個服裝生意了。
但服裝拿貨一般都是在批發商那裏拿貨的,而且必須是現金,拿好多錢取好多貨。沒有本錢肯定不行。
特別是所有面對個人消費的交易,無一不是用現金來進行直接交易的。
看來只有在面對單位消費的商業活動中進行選擇了。
這種消費一般都是大額消費,而且大多是一種信用消費。
也就是說,可以藉助信用來進行簽單掛賬式消費。
只有這樣的商店,才有可能賣完貨后再和廠家結賬。
看來,很有必要到縣城好好的轉一轉了。
就是瞎貓碰到死老鼠,也是在走出去,走走轉轉之中,才有可能碰到的。
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你不出去走走,從哪裏曉得有可走的路?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會有路。
整天呆在家裏,面對四面牆壁,路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伸到你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