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可是即便再難他也得給辦好
對於修妍在家鬧這麼一場的事,張家沒有人去和他父母或是親戚說。是她自己實在忍不住回家說了。她父親聽完,氣的當場就賞給她一耳光。
還跟她母親抱怨道“有些人的命賤活該她命賤,上學不好好上,天天跟着人家胡混。老天爺可憐她,給她個好前程。她也不知道珍惜。還這般作鬧人家...”
南豫這個地方很傳統,認老理兒的人多。修妍的父母也是這樣的人。女兒的不賢,讓她父母慚愧無地。兩口子一商量,就登了親家的門。這時候也差不多到了年下。他們沒有提前說,張家人自是不知道他們要來。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怎麼回事,那天他們並沒見到親家一家。一問才知道,除國強和修妍外,一家人趁張兆暨難得休息,孩子們放寒假,回了堯堡。將四個老傢伙,也一起帶了過去。
事情就這麼不着痕迹的翻了篇兒。倆家人誰也沒有再提。老張家的變化,也再次降臨。隨着年後張蘭慧一家的到來,在九零年的暑天到來前,老張家的房子蓋好了。
這兩口過來,不僅給帶了三個叔叔給他們蓋房的錢。還給老張家,帶來了幾十口人過來。一來說是幫着把房子蓋起。二來就是看能不能,給他們在豫州市裡找點兒活干。
這幫子加張蘭慧一家三口,共有三十七人。光睢川瓦窪庄的張家人,就是二十三口。都是年輕力壯正當年。剩下的九人,都是張蘭慧婆家親的、或是堂的本家兄弟。張兆暨自來就是家中的甩手大爺,這幫人的吃住、工作問題,自然就落在了張兆嶸頭上。
張周氏沒走前,張家這幫子明裡暗裏,沒少幫襯祖孫倆。更何況張宣承在,家裏來人求靠,怎麼著也不能不管。張兆嶸知道這個事情很難,可是即便再難他也得給辦好。
即便沒有老父親的命令,他也會想辦法幫。如果當初不是這些瓦窪庄的老哥弟兄,今天這個扔幾個紅薯,明天那個放個老南瓜。他和張周氏,早餓死在老家破牲口院的地窨子裏頭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宣承自是懂這個道理。老爺子給小兒子划道,不光要幫,還要幫到正地方。最好是能讓老家的來人,都學上一兩門吃飯的手藝。衣食住行,是個人都離不開。他指畫小兒子,就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睢川土地貧瘠,鹽鹼化嚴重。留在瓦窪庄的老張家人,土裏刨食從早忙到晚,最多也就顧得上一家人的溫飽。想通過上學供出個娃,一家子都得撅屁股搲腰的干,還掏弄不夠孩子的學費錢。
有張兆暨、張兆嶸做榜樣,留在瓦窪的老張家人,也算是有個盼頭。都想掙吧出來,活出個人樣。也都想將孩子供出來個像張兆暨家兒女,這樣的大學生。
幾個有些威信的,一合計。找張蘭慧兩口子商量,就奔着豫州投靠這兄弟倆來了。這個事情指靠不上張兆暨,張宣承只好讓小兒子辦。張兆嶸在老家時間最長,最了解情況。一幫人沒有一個他不認識。一棵老樹上發出來的叉,誰會幹啥誰能幹啥,他最清楚。
他稍微一尋思,就想到了辦法。豫州二建是個公家的建築公司,主要承建豫州市大小的建築工程。比如路橋、學校、廠礦、醫院啊等公立機構的建築工作。除了為數不多正式編製的人員,就需要大量的臨時工和合同工。
這三十多口子,都不傻不捏。在家裏幫着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蓋個房子、砌個豬圈、做個木匠活啥的,也都不在話下。關鍵是這幾十號人,
個個都是正當年,都是能吃的起苦的人。
做了決定,張兆嶸也將想法,跟老爺子做了彙報。張宣承當即就表示了贊同。還建議小兒子,在建自家房子的時候,好好再跟他們講講,正緊建築公司幹活的路子。別到時因為不會幹,干不好,讓鄉親們受人話把。
作為兒子,張兆嶸理解父親的想法。緊接着就是解決這幫子吃住的問題。他們來時清明剛過,南豫的天氣已經轉暖。這幾十號人住的地方,就安置在了老張家,新宅基地後面的荒地上。
剛開始是張兆嶸從二建借來的帳篷,給做的安置。可想着蓋房子和找活干,都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問題。於是他又安排妹夫,帶着這些人在這塊兒荒地上,蓋了幾間簡易的土坯房出來。
脫土坯的土,柵房頂的茅草都現成。人多力量大,十多間土坯房很快拔地而起。吃飯由張蘭慧和她大閨女,在臨時搭建的灶上解決。張宣承天天往這邊跑,生怕鄉親們吃不好睡不好。
有這幫人的幫助,張家的房子,也很快蓋起。人工費都省了很大一筆,省出來的錢,張兆嶸就全花在了鄉親們的伙食上。房子也大大方方,按照張兆嶸最初的規劃建的。
給鄉親們找工作的事,他一刻沒怠慢。白天一上班,他就找了領班說了這事兒。自然是個一拍即合。他們班組干學校和廠礦的活多,說白了就是基礎的先打地基,再壘牆。
工期根據建築規模的大小,有長有短。相對路橋瑣碎一些。但需要爬高上低,自是風險程度要高些。但這是真正能學到泥瓦匠手藝的活。需要成手的人。再不濟也要會和泥、搬磚、扔磚這些基礎的小工活。
按照老爺子的建議,張兆嶸就通過自家房子教鄉親們。白天他上班,晚上教他們。他帶着人邊說邊干,將白天要乾的給佈置下去。
第二天晚上來看。乾的不對沒有學會的,張兆嶸就要求拆了重干。告訴他們那干錯了,正確的該怎麼干。不行就再來一遍,不厭其煩的教鄉親們。直到干會為止。
包括站在建築工人角度,如何備料,備多少料。如何使用建築水平尺,活水泥。水、水泥、沙子、石料的比例。如何準確判斷砂石質量,砂石等級等。張兆嶸都根據自己所學,毫不保留的教給了鄉親們。
等他家的房子蓋好,鄉親們也學會了七七八八。只是一座房子的口授實幹,相應的隨機應變自是不夠。不過這在張兆嶸看來也不是難事,一旦幹上了,說學會也就學會了。領班知道張兆嶸家蓋房子的事情,也不想一下來太多的生瓜蛋子。
得知張兆嶸家房子已經建成,領班出面找上級領導。先簽走了一批十六個臨時工。半年後乾的像樣了,再正式簽成合同工。臨走,領班還告訴張兆嶸,現在最缺的是粉刷工人,還有粘地磚的工人。
本來這方面的活計,張兆嶸只是二把刀。會幹,談不上精通。聽領班一說,他就上了心。和工友調了班,又經領班介紹,到二建初裝工地去學了一周。
他本就有基礎,自己也拿岳父家的房子干過。又是聰明人,很快他就弄清了關鍵竅門。本來粉刷因為自己不精,還想請外人來干。這下學會了,他就帶着剩下的人干開了。還是之前的方法,一邊教,一邊干。蓋好的兩層,就是這麼干好的。當然,鄉親們該學的也都學會了。
這批人的手藝,需求量確實大。活還沒幹完,二建初裝組領班就親自找了他,全給簽走了。最後只剩下四個會木匠活的。
這幾個解決起來就更簡單了。二建當時有個只做門窗口料的傢具廠,主要供二建承接的建築工程。這四個人比之前兩批幸運,進了門窗廠直接就簽了合同工的合同。
兩件大事,不到四個月全了了。張兆嶸自是高興。張宣承老爺子也很開心。同時張兆嶸,還計劃將原來鄉親們住的土坯房,給利用起來。不用問,他想拿這房子擴大做醬菜的規模。
只是有一樣他心裏不踏實,這塊兒荒地,不知道主家是誰。他怕人家後面找上門。於是他決定閑暇時,去找找這片地的主家,看能不能長期租賃做醬菜。
鄉親們都有了落腳地,妹夫裘志誠,很快就找了個飯店的工作。雖不是正經做廚師,待遇卻也不錯。張蘭慧和大閨女,也在這家飯店,當了服務員。
房子從蓋,到竣工,張兆暨都沒有問過一句。放了暑假,他沒有了學校里的教學任務,相比學生在校時清閑了不少。他這才在飯桌上,問起房子的進度。
張老爺子被他逗樂了。直說自己大兒是個獃子。張兆嶸隨即告訴他“咱大看了,六月十五是好日子,咱這天搬家。各人的東西,自己收拾。老伙的東西,孩子收。咱大、叔嬸兒、爺嘞東西,咱四個收。”
弟弟的話,雲淡風輕。老爺子滿臉的笑容,老伴兒和家裏其他人,也都看着他笑。他這才意識到他錯過了什麼。
從六月初十開始,張兆嶸就帶着子侄,趕着騾車將東西,一車車送進了新居。張兆暨跟個大老爺似得,抱着孫子張啟徵。抱孩子他都抱的有特點,臉沖外。難受的小傢伙直往地上竄。
六月十五,一家人在新居里吃了第一頓飯。房子格局,完全根據張家人口多的特點規劃。老的們統一住一樓。孩子們住二樓。張國強已經成家,他在二樓的房間相對大一些。
因為卧室多,這個房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門多窗多。沒有講求什麼樣法,就考慮了一個實用性。
每間卧室的採光性,張兆嶸也沒有忽略。他也兌現了對哥哥的承諾,給哥哥和老爺子真準備了一間書房。面積還不小。
還趁着會做木工活的鄉親在,給做了一張長方形的大書桌。有點像現代辦公室里的會議桌。不過材質卻是實打實的實木,只簡單的刷了兩層清漆。配的凳子,是按張兆嶸的身量配的矮凳。
遷居新居的當天,張國強也給家裏說了倆好消息。一個是他大專自考通過了三門,還有兩門他計劃來年考過。另一個就是他又有了一個寶寶,來年春天就會來到這個家。
對於這倆好消息,張家人自是開心。老爺子鼓勵大孫子,如果大專考過,還想接着考,家裏一定給他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卻對即將要到來的寶寶,至始至終未發一語。
可想而知,對此誰會不高興。修妍不高興的問題有倆,一個自然就是老爺子的冷漠。另一件就是張國強為了考學,半年多里,大多數都和同事調的夜班。修妍獨守空房的時間居多。
調班一事,確實是張國強的無奈之舉。原本以為經了買衣服一事,妻子會有所收斂。對於家裏的其他人,修妍也確實收斂了。可對於張國強考大專一事,她還是不依不饒。
老公長期上夜班,想吵上一架的機會都少,想來修妍也是鬱悶的緊。老爺子和其他四位,不但不說張國強半句。現在還來了一個“提供一切便利條件”的表態...
肚子裏的孩子,修妍突然不想要了。張國強這麼一宣佈,她不想要的可能性似乎也沒了。張國強果如他所說,真就一門心思的學習了起來。修妍也就更鬱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