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西門
腿腳不是很方便。就丟掉棍子拿起綉春刀拄在地上走。也不是很舒服。就把綉春刀丟在桌子上。來到兵器架那裏挑了一根短矛當拐棍兒。這下感覺舒服了一點。
磨磨蹭蹭的走到衛所的大門口。力士已經雇好一輛驢車在那裏等着自己了。在力士的幫助下,艱難的爬上了驢車。
剛在驢車上躺好,就聽到那個力士對車夫說道。“大人的腰受傷了還沒有好透,盡量走慢一點,穩當一點。”車夫點頭哈腰的應承了下來。
“大人,我們去哪裏?”
“我沒有換洗的衣服了,先去買一套衣服。再買一套官袍。”
來到服裝店,劉柱也沒有下車,那個力士去店裏下了訂單。
力士回來說,“衣服做好會送到衙門的,大人到時候只管收衣服就好了。”
“我還沒有給錢呢。”
“這個店是我們衛所的,你買衣服的錢衛所會走公帳的,大人你就不用操心了。”
驢車晃晃悠悠的來到了西門。喧鬧的氣息撲面而來。各種家禽家畜糞便的味道。在空氣中凝而不散。
劉柱從車上下來,力士給他找了個地方,讓他在那裏坐着,等他去叫人。
城門口那裏聚集了很多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劉大人今天過來怎麼也不提前派人來說一聲,我們都沒有什麼準備,慢待了你劉大人,可不要怪我們招待不周。”
“沒事。我就是在衛所里呆的不耐煩了,跑出來玩的。大門口那裏那麼多人是怎麼回事?”
“回答人的話。一輛運糧的大車,車軸斷了。卡在了門口,進出就不方便了。”
“大門口這裏每天都要堵嗎?”
“差不多吧。十多萬人的吃喝拉撒睡。大宗貨物都要從這裏入城。還有小商小販夾雜在其中,真的不好管理。”
“這輛大車還需要多久修好?”
“我剛去問了一下東家。把車上的糧食搬完,大約需要兩刻鐘。”
“你去問問東家,一包一枚銅錢,讓所有人都動起來,他願不願意出這筆錢?”
“兩包一文錢,兩包一文錢,所有人,不管,是一個人扛,或者是兩個人抬,把糧食從城門洞挪到城裏叫算事。當場付錢,絕不拖欠。”
看到事情被完美的執行下去了。劉柱,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村裡,人家蓋房子都是這樣招呼人的。活乾的快,花的錢還少。
劉柱突然來到西門這個位置。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小小的震蕩。山水鄉有四個城門。南門是迎接皇帝,大臣或上級領導時才用的,其他時候不開。北門是軍事專用的,也就是用軍糧啊,國家徵收的大批糧食才能開門,基本上也是不開。東門才是大家長走的門,比如婚喪嫁娶啊,正常進出啊等等。
東門進城的標準,背在背上,提在手裏的貨物。可以進城,客車帶一點貨,也可以進城。
扁擔擔的不管什麼貨物,都不能從東門進城。想走東民主要是行人為主。
西門是個好地方,也是壞地方。壞地方就是成天給各種家禽家畜打交道,說出去有點丟人。好處就是在這裏收入比較多。各個大商人,凡是成車往城內運貨的都要交稅。交稅之外多少回給看守城門的一點好處。特別是個各大商人,家中有事的時候。生個孩子呀,娶個小妾呀,兒子參加考試了,家裏老人過個生日啊,等等吧,他們都會給看守西城門的人來意思一下的。
按道理說,劉柱這個西門事物的主持人上任。各個商人都會有所表示的。只不過他是剛上任,年齡還小,並且在恢復中,大家都不好意思來向他來送份子錢了。
劉柱又不懂這個呀,今天在家獃著無聊就想出來跑着玩。又不知道去哪裏。力士就把他帶到了西門。大家看到劉柱到西門來。很多商人都以為他是來要份子錢的。
最後一打聽,才知道是小孩子在家裏悶的受不了了,出來跑着玩的。大家才把這顆亂跳的心放在了肚子中。規矩就是規矩,你可以不要,但我們不能不給。按往常的規矩,大家該出錢就出錢,然後搞了一份名單。選出了十個代表,就把份子錢送了過來。
他劉柱是農村娃,他不知道這個規矩呀。別人給的他都收下了。準備明天問一下徐峰,看這個錢能不能收?份子錢送到了,大家的任務也完成了,就準備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了。劉柱卻攔住大家說。“先不要走,我還有點事情向大家請教。各位都是老前輩了,見多識廣,出過遠門,見過大世面,和我的鄉下小孩子沒什麼可比性。我就是想問一下,在別的地方城門口擁堵這個現象是怎麼解決的?”
有人回答說。“比較大的城市,他們城門不開,光開城門邊的兩個城門洞,一個進一個出就可以了,就不會擁堵了。”
經過大家的討論。這個方法是唯一可行的,最有效的方法。
皺着眉頭說。“我們這裏沒有城門洞來,就這一扇大門那該怎麼搞。”
“在路中間畫一條白線就可以。”
“既然畫一條線,對交通運輸能起到加快速度的作用,那不如把全程的路都化了。”
“其他地方。我管不着你們,可以去疏通關係,在我們西城區的先落實下來。”
事情解決好了。大家的心情也都輕鬆了。剛好有個老漢在城門口這裏賣油茶。劉柱感覺大家給他面子,把事情給解決了,不表示表示心裏過意不去。就讓力士把那個,賣油茶的老漢叫了過來,給在場的所有商人和看守城門的青壯,每個人都盛一碗油茶。以感謝大家對自己的支持,給自己臉面兒了。
那十多個商人代表一看這個情況,又不好意思走了。連忙吩咐人去家裏拿好吃的來,大家在這裏搞一個茶話會。
邊吃邊聊天中,大家提出了很多問題。然後再爭吵過後變形成了統一的意見。
第一條通過的一點就是大家走路都靠右行走。
第二條規定就是輕車,讓重車。
第三條就是小車,讓大車。
四行人讓車輛。
五。看到路上有車壞了,需要幫忙就要上去幫忙,不幫忙者給予一定的處罰。(該處罰什麼,大家也沒有說。有這個話就可以了。東家也得出點報酬啊,不能讓人家白乾了,是不是?)
六,出殯的遇上迎親的。(這個理由就是人活着一輩子都是為了後人活着。此人娶親是延續,)所以出殯的禮讓迎親的。
七,所有車輛,行人,都得讓治病救人的車。大家在路上或者是鄰居之間遇到生病的,能出力的一定要出力,先把人送到醫館再說,不幫忙的基於一定的處罰,(處罰什麼東西,也不知道,所以也只是)寫在紙上。
這麼一條即不合理也不合法,又漏洞百出的條約,不應該說是臨時性的約定,就這麼出台了。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也都當成一個笑話,沒有人認真。可是,當這個政策認真推行下去的時候。被大家關心的生活問題,人身安全問題,髒亂差環境問題,各種防盜,防火等等很多事事情,都帶來了不可抵擋的變化。這個變化不知道是好是壞。只要有變化,就能給天下草民帶來希望,和盼頭。
中原的冬天,天黑的比較早。等大家把事情商量出個大概的路數的時候。天都快黑了。眾人紛紛散去。桌子紙上還有很多剩下的糕點蜜餞,花生,瓜子。比較稀罕的水果,等等。都分給了看守城門的青壯。沒有什麼特除情況的話,西城門是不關的,大家要在這裏輪換着值夜班。
東西不多。卻代表着劉柱這個人,對大家工作的認可和承認。說明他不是個無底線,無原則的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