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劉老太爺
第二日上午,劉府。
今日的劉府相當的熱鬧,此時劉府管家正在招呼家丁、丫環忙活。
陳墨林拎着四禮,跟在自己的便宜老爹身後,小心翼翼地走進劉府前廳。
只見一名約五六十歲的老人坐在正堂,旁邊站着一名白衣少年。
老人好像眼睛有些乾澀,於是用舌頭舔了舔手指,然後用手指朝着眼皮抹了抹,對旁邊少年說道:“劉豐田,你去給客人奉茶。”
那個叫豐田的少年正是這位老人的孫子,也是陳墨林的結拜大哥。
劉豐田的父親和祖父,是村裡唯一的一門雙舉人,不過自從劉父考上舉人之後,就再也沒有更進一步,後來劉豐田母親生下他之後就撒手人寰了,沒幾年劉父也就鬱鬱而終,劉豐田也就跟着自己大父過日子。
劉豐田聽大父這麼說,於是拿起八仙桌上的茶壺,依依給下面的客人奉茶。
此時正好陳父帶着陳墨林剛進大廳,陳父上前就拜倒。
“侄兒陳升拜見劉老太爺!”
陳墨林見便宜老爹拜倒,於是也跟着跪了下去,儘管不習慣,可是想到昨日挨了便宜老爹的揍,有些怕了,於是也就不得已而為之。
“親家,快快請起!看座!”
待陳升坐下以後,劉老太爺對三位家主說道:“三位親家,我孫子劉豐田既然與你們兒子早已結成兄弟,那這三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孫子,我可與三位親家說好,此三子,我教也教的,打也打得,不知道三位家主?”
聽到此時,三位家主連忙應是,誰讓自己兒子跟大地主家孩子結拜了呢。
“既然如此,那你們三位家主的兒子就陪我孫子一起讀書吧!”
三位家主一聽,頓時倉皇起身拜倒,三個孩子也就跟着跪下。
就在此時,一個中年男子說道:“老太爺對我王家恩重如山,侄兒家定當銘記於心,若有來生,侄兒定當做牛做馬,以報答您老的恩情。嗚嗚嗚”說完中年男子哭出聲來。
此時又有一名少年上前一步拜倒,道:“劉大父對我王家恩情,王山河終生不忘!孫兒我將來一定掙更多的錢財以報答您老的恩情。”
此人就是王山河,陳墨林的結拜兄弟,排行老二。
王山河家也是農戶出身,家境貧寒,幾年前鬧災時,要不是劉老太爺接濟,一家子早就餓死了,後來王山河父親就到劉老太爺家做起了長工,王山河自小也就跟劉豐田一起玩。
一名婦人已是淚流滿面,說道:“劉叔啊,我當家的有幸受您恩惠,在易州衙門裏做了捕快,雖然夫家已經去世,但我崔家沒少受您老的照顧啊,您的大恩大德,民婦終身不忘,慶山過來,給老太爺磕頭。”
此時一名身體健碩的少年向前跪了一步,重重的把頭磕到地上。
此人就是崔慶山,是陳墨林的結拜兄弟,排行老三。
崔慶山的父親,原本是易州衙門的捕快,只因朗山(今狼牙山)之上有山匪惡霸,欺壓鄉里,禍害百姓,崔父就跟隨捕頭進山剿匪,怎奈中途遇到埋伏,不幸戰死,因此崔慶山誓要蕩平朗山匪寇,以報父仇。
不過崔慶山自小就擔起重擔,為母分憂,不愧是一條好漢。
此時陳均則是一臉無奈,說道:“老太爺,我家中不剩餘財,目前恐怕負擔不起讀書的費用。”
儘管陳父很能種地,每畝種出的糧食都是首屈一指,但是在明末的統治之下,家中也是過的十分貧苦,災年時自己的老大又活活餓死,實在是可憐。
後來陳父就把土地投獻到劉家,這才勉強溫飽。
就在此時聽的屋外有聲音傳來。
“教書育人,怎可處處透露庸俗之氣,我自小跟隨師父學習,若沒有家師的諄諄教導,哪有我趙某人的今日,無妨無妨,教一人是教,教四人亦是教,是謂有教無類已!”說完只見一人進屋便拜倒:“徒兒子靜拜見恩父。”
“子靜來啦,快快起來,這有三個弟子,還需要你去教,前些日子他們幾人結拜了,既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那自然是有書一起讀,你們三個還不快快拜見恩師。”劉老太爺捋了捋鬍鬚說道:“這便是我讓三位家主準備四禮的原因。”
“啊?”三個小子異口同聲。
崔慶山立馬急眼了,遂上前說道:“大父,他們跟着趙師傅讀書就好了,我可是要練武從軍的,我應該就不用讀書了吧。”
“混賬,你難道不知道我大明天下是以文御武嗎?即便是你以後要考武舉,那也需要先通過答策才行,答策都過不了,你習得再高深的武義也不過匹夫而已,不讀書之事休要再提。”
這個時候陳墨林插話道:“劉大父,那個……我就不用學了吧!”
“你陳墨林為啥不用學了?”
“我感覺我好像不用學了,基本是,趙師傅也就是教我們《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類,這些基本上我都會了。”
眾人一聽皆倒抽一口涼氣,這小子好大的口氣。
“你可不要說大話,《三字經》《百家姓》你會就罷了,《千字文》你也全會?”
“這有何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劉老太爺一聽陳墨林背書,頓時感到驚訝,對陳父說道:“陳升侄兒,你何時給他找的教書先生?我怎麼不知道啊。”
陳父更是納悶兒,喃喃說道:“這個...嗯...侄兒也不知。”
趙子靜則說道:“嗯不錯,此子大才。”說完捋了捋鬍鬚又說道:“不過老夫也不僅僅只會教授這些,像四書五經,老夫也是手到擒來。”
聽到趙子靜這麼說,陳墨林就停止了背誦,說道:“四書五經,小子也是瞭然於胸,不算什麼!莫說是背誦個《千字文》這種小兒科,就算是《弟子規》我也是牢記於心。”
“《弟子規》?老夫怎麼不知?”劉老太爺質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