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俠義心腸
“那是你們的事。”
“這......閣下,這樣真不行啊。”男子露出了哀求的神情。
荊浪看了他一眼,隨後轉身將手中的欠條垂直攤開,展示給圍觀的食客看。
“借銀十兩,歸還二十多兩,錢款兩清。”他大聲說道。
說罷他便將欠條扔到了藍衣男子身上,藍衣男子連忙將欠條抓在了手上。
此時圍觀的食客顯得有些沸騰了,其中有人說道:“按照欠條,他借十兩,確實只該還二十二兩五錢。”
“就是啊,你們要他還一百兩那就是勒索,搶奪財物了!”
“這位公子都好心替他還了,你們真該拿到錢就趕緊離開了。”
“多要的幾十兩那可是不合規矩的啊,他若是到衙門去告你們,只怕你們也吃不了兜着走。”
“如此世道,我還不信有人還敢明搶錢財,這分明就是不把朝廷,不把衙門當一回事!”
......
圍觀的食客你一言我一語地指責起那幾個男子。
聽到眾食客如此說辭,男子額頭不禁冒出了冷汗,他咽了咽口水,但又不敢說什麼,畢竟他也知道是自己理虧。
荊浪又將目光看向了他們,並瞪了一眼,“還不走?”
幾個男子被荊浪瞪地頭皮發麻。
“走,我們走。”
男子小聲朝他身旁的幾個人說道,接着他們便緩緩退出了客棧......
......
幾個男子離開之後,藍衣男子帶着他女兒一下便朝着荊浪跪倒在地,“多謝壯士出手相救,若不是你,今日小女只怕是......只怕是......”
“多謝恩公。”白衣女子連忙行禮道謝。
荊浪將目光緩緩移到了他的身上,冷冷說道:“看在你女兒是無辜的份上才幫你,少在這丟人現眼!”
對於這個因欠錢而禍害家人的男子,荊浪自然是沒有好氣。
藍衣男子聞言一些愣住了,接着連忙點頭,“是......是......壯士所言極是。”
“說,為何借錢?”荊浪厲聲問道。
藍衣男子聞言便嘆了口氣,“壯士有所不知,我並非是豪賭或者什麼的,我那內子兩個多月前染病去世,我想將她葬得好一些,也就向他們借了這十兩銀子,想着等收到貨銀后便歸還於他們,沒曾想......他們非要我歸還他們一百兩,我實在是被他們逼得沒有辦法了,才想着帶着女兒從這裏逃離。”
聽到他的說辭,荊浪不禁皺起了眉頭,“原來如此。”
得知實情后,他似乎覺得剛才說的話過了一些,只見他稍微想了想,接著說道:“你且將欠條收好或者燒毀。”
“是,一會我便燒毀。”
“如今錢款兩清,這裏還有眾多的人都看到,若是他們還敢強行要你還錢,你便可到衙門去告狀。”荊浪緩緩說道,對於這些路見不平的說辭,似乎他已是輕車熟路,比起之前的不善言辭不知要好了多少。
荊浪此時這麼說的原因便是,他想對眼前的兩父女指明道路,畢竟在欠款還清的情況下,剛才那些人若是還敢明目張胆的要他還錢,那可就是屬於敲詐勒索或者是搶奪了,而對於敲詐勒索等事情,只要告到衙門,不管是哪一個衙門,都是必須要受理的。
到這時,藍衣男子才恍然醒悟過來,他撲通一下,重重地朝荊浪磕了一個響頭,“多謝壯士,多謝壯士,不知壯士可否告知姓名住址,他日等我收取到貨銀之後,必定如數歸還壯士的銀子。”
“不必了。”
荊浪擺了擺手,隨即轉身走了回去。
“這......這......”藍衣男子似乎還想問,但看到荊浪頭也不回地走着,也就不敢再問。
稍稍思索之後,他拉着女兒朝荊浪磕了個頭,“今日多謝壯士相救,他日若能再遇壯士,我必定如數歸還銀子。”
說罷,他便帶着女兒離開了客棧。
此時,圍觀的食客紛紛對荊浪投以敬佩的目光,畢竟對於一個路見不平,敢於拔刀相助的人,沒有哪個人是不敬佩他的,而且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
看着荊浪緩緩走了回來,葉龍不禁投以肯定的目光,此時,葉龍對他的了解更深了。
從這一件事中,不僅是葉龍,連秋玉兒也都看出了荊浪的為人。
眾人對他讚歎一番之後,荊浪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只是說道:“這不過一樁小事,讓大人和各位見笑了。”
聽到他謙虛客氣的說辭,葉龍便思忖着,荊浪不但武藝高強,心思還比較嚴謹,可以說是有勇有謀,除此之外,他忠肝義膽,還有着一副俠義心腸,確實是一個值得深交之人。
......
吃完午飯之後,葉龍眾人稍作休息了一下,之後又繼續踏上了前往遼州的道路。
正如那帶路的衙役說的一樣,離開客棧之後,他們還有一半的路程要走,而在午後,灰濛濛的天空中又飄起了漫天飛雪。
雖然天氣惡劣,但葉龍沒多做考慮,繼續帶着眾人冒雪前行,只是騎馬的速度慢了一些,等他們到了遼州境內唐元德所在的小縣城之時,時間已是到了入夜時分。
從帶路衙役的口中,葉龍得知,唐元德並非是住在縣城裏,而是在縣城境內一個臨山靠水的一個村子裏。
由於天色已暗,葉龍便帶着眾人投宿於驛站。
......
次日一早,眾人並沒有在驛站里多做停留,離開驛站之後,眾人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唐元德的家鄉——開遼村。
到了村子之後,葉龍便四下環顧地打量着周邊環境。
雖然此時已是清早,但村裡村外的行人看起來似乎並不多,從這點葉龍便能看出來,這是一個臨山的寧靜村莊。
隨後,衙役便帶着眾人緩緩向村北的方向走去,由於唐元德在按察司任職之時,家中有個老母親不願跟着他到太原府去,說是一直放不下家鄉這裏的一草一木,因此她是一直獨自居住在這裏的,在那之後,唐元德也經常派衙役送東西到這裏給他的老母親,因此這個帶路的衙役來過,也就認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