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驚變

第五十九章 驚變

北風起,陰雲四合,氣溫驟然降低。

何青凍得手足冰涼,背心涼嗖嗖的,臉部也因寒冷而皮膚髮緊。

她倦起身子,雙手抱胸,背部緊緊貼住馬車的靠背,這樣感覺舒適些。

李小察覺到了她的寒冷,張開鵝毛大氅,將她輕輕攏進懷裏。

何青沒有拒絕,頭舒服地靠在他肩上,臉上漾着幸福的微笑。

馬車不徐不疾地行駛着。

李小和何青一路依偎着,享受着這甜蜜溫馨的時光。

忽然,身後傳來陣陣馬蹄聲。

李小側耳一聽,馬蹄的聲音、節奏都是那麼熟悉。

他掀開車篷側窗,探頭往後一看,只見一匹白馬,馱着一男一女兩個人,正飛奔而來。

他一看馬的形態、步姿,立即認出,這不是他送給紅玉的大白馬嘛!莫非來者是紅玉?

過不多時,馬已在百步之內。

李小認出,騎在馬上的二人,前面是小翠,後面是一個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的陌生青年。

小翠招手喊道:“李公子,等一下!”

李小讓馬車停下,和何青下車,站在路邊等候。

不一時,馬至車前,小翠和陌生青年一躍下馬。

小翠一指陌生青年,語氣急促地說:“他是金亮,紅玉姐的弟弟。他剛從北邊過來,帶來了壞消息:三千曳落河,正從這條道上屠劫而來,企圖進據太原。你們要趕緊避開大路,不能往前走了。”

李小大為震驚,忙問:“什麼曳落河?”

“安祿山的親兵。安祿山反了,天下大亂了!”

何青更為震驚,急問:“不知曳落河經過何家村沒有?”

小翠沒聽說過何家村,回頭以目詢問金亮。

金亮說:“曳落河輕裝前進,只帶數日乾糧,全靠劫掠維持軍用。朔州以南,凡是鄰近這條大路的村莊,無一倖免!”

何青的心,像被一隻大手猛扯了一下,頓時臉色慘白,冷汗汨汨而出。

李小也很為何青家人的安危焦急不已。

小翠說:“你們最好遠離大路,找個地方暫避一時。要趕路也要繞道而行。”

又說:“我們還有要事,不能久候,告辭!”

說完,復與金亮跳上馬,匆匆而去。

“天啦!這如何是好?”何青亂了方寸。

“沒事的!”李小安慰說,“東西搶光了不要緊,人沒事就好。”

李小料想何青歸心似箭,不能安心暫避賊鋒,遂決定繞道而行。

車夫熟悉這一帶的道路,選了一條相對好走的小路,繼續趕路。

此時,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已五六天了,只是消息剛傳過來。

而唐庭收到消息,還要在三天之後,暫時不可能做出什麼反應。

安祿山親率手下唐軍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各族胡兵共15萬,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名,從范陽直下河北。沿途郡縣所向披靡,紛紛降服。

太原是河東節度使治所,安祿山身為河東節度使,深知太原戰略地位的重要,遂命三千曳落河,從河北入山西,先接收了沿途雲州、朔州等地的駐軍。然後自朔州南下,直趨太原,企圖接收太原駐軍。

曳落河是突厥語“勇士”的意思。安祿山手下八千曳落河,個個都是精心挑選的胡族壯士,以奚族為主體。他們都假名為安祿山的養子。

唐朝的制度,一方面無限制地批量接納胡人,一方面又採取歧視政策,

將胡人視為賤民,在為官、讀書、從軍等方面有諸多限制,賦稅徵收也較漢人為高。

同時,又給胡人留了一個脫離賤籍的通道:如果胡人被漢人收為養子,則等同於漢人,可享受漢人同等待遇。

五十多歲的安祿山為何成為三十多歲的楊貴妃的養子?原因遠沒有文學家描寫的那麼浪漫,其中沒有親情,沒有恩情,更沒有色情,只有赤祼祼的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換。

早前安祿山因邊功出眾,獲得了十姓貴族的賞賜,早就脫離了賤籍。但與漢人貴族相比,仍覺得低人一頭。

成為貴妃的養子之後,安祿山的身份困擾徹底消除,再也沒有哪個漢人貴族還有資格在他面前表現優越感了。

成為貴妃的養子之後,安祿山又憑藉特殊身份,大量招收胡人養子。在為他們脫去賤籍的同時,也得到了一支最忠誠、最精銳的親兵,一支編製之外、只服從安祿山的私兵。

唐庭將大量政治、軍事、經濟資源交給安祿山,是否養虎遺患?

當然是。

但未必是做傻事。

因為這隻老虎已經成了氣候,你養它它會長大,不養它它也會長大。

得到多族胡人擁護的安祿山,擁有雄厚戰爭潛力,

他將戰爭潛力用於外,則國門穩固;用於內,則國家糜爛。

因此,他成了一個連皇帝都不敢招惹的人物。

不僅不敢招惹,反倒要大塞好處,拚命討好他。

安祿山及手下的待遇上去了,好處吃飽了,就晚反了幾年。否則只怕早就反了。

不是安祿山天生反骨,而是時勢使然。

在一個內卷的時代,資源有限,人的貪慾無限,上下之間,內外之間,官民之間,漢胡之間,各種卷。

戰爭是卷的一種方式,也是最激烈的方式。

大唐盛世,經濟繁榮,也架不住奢侈之風。從奢侈到內卷,是一條行則必達的直路。

也是一條死路!

一個殘酷的歷史事實是:當生產力的提升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時,物質財富不足以滿足食利者的嗜求,最理性的解決方案是適量減少食利者的人口。

食利者的被淘汰,與食利者本人的品德、修養、才能、志趣、格調等等都無關,而是天道、地道、人道交互作用的結果。

毀滅你,與你無關。

然而,一個更殘酷的歷史事實是:處於食物鏈底端的供給者,往往被優先減少,使供需缺口短期內迅速擴大。

如此,天下必陷長期混亂,導致“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最壞結果,直至供需缺口基本平衡。

除非有聖人降世,主動抑制需求端,擴大供給端,才能以較為溫和的方式平定天下。

從這個意義上說,秦始皇是聖人,首先剝奪了六國貴族的食利特權。

漢高祖是聖人,首先剷除軍閥、抑制上層精英,而讓利於萬民。

可惜的是,此時的大唐,沒有聖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狼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天狼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驚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