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資料
七宗罪(Sevendeadlysins),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
“重大”在這裏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屬於原罪,例如盜賊的yù望源於貪婪。
這些惡行最初是由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草撰出8種損害個人靈xìng的惡行,分別是貪食、sèyù、貪婪、暴怒、懶惰、自負及傲慢。龐義伐觀察到當時的人們逐漸變得自我中心,尤以驕傲為甚。懶惰在這裏指“jīng神上懶惰”。
六世紀後期,教宗艾文略一世將那8種罪行減至7項,傷悲並歸入懶惰,並加入妒忌。他的排序準則在於對愛的違背程度。其順次序為: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及sèyù。較後期的神學家如聖多瑪斯·阿奎納則對這個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見。
“重大惡行”與不可饒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談。
聖經原文和合本《歌羅西書》
《歌羅西書》第二章18節:不可讓人因着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有古卷作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隨着自己的yù心,無故的自高自大,
《歌羅西書》第二章19節: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着他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因神大得長進。
《歌羅西書》第二章20節: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什麼仍像在世俗中活着,
《歌羅西書》第二章21節: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
《歌羅西書》第二章22節: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
《歌羅西書》第二章23節: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剋制**的情yù上,是毫無功效。
暴食、貪婪、懶惰、**、傲慢、嫉妒或憤怒,相信大部分人一輩子都至少犯過一次上述“罪行”,包括自己在內。只是區別在於,程度的不同以及認識的不同。
神曲里七宗罪的順序:
但丁在神曲里根據惡行的嚴重xìng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
一)好sè-不合法禮的xìngyù,例如通激ān。(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
二)暴食-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yù、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但丁的觀點是“過分貪圖逸樂”)
三)貪婪-希望佔有比所需更多為之貪婪。(或是以但丁的觀點,貪婪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四)懶惰-懶惰及浪費時間。(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但應該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懶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jīng神愛上帝,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五)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予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yù亦被歸作憤怒。
六)妒忌-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對自己資產的喜愛變質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擁有者的yù望)
七)傲慢-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優秀的存在。
四世紀當時的埃及僧侶伊瓦格里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Ponticus),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deadlypassions),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衝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Christian摸ral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四種基本美德和神學三美德合稱為七德行。
編輯本段具體罪行貪婪,失控的yù望,是七宗罪中的重點。其他的罪惡只是無理yù望的補充。
sèyù:**的yù望,一般指過度貪求xìng愛的快樂。
饕餮:貪食的yù望,浪費食物或者過度放縱食yù,過分貪圖逸樂皆為暴食一罪。
妒忌:財產的yù望,因對方擁有的財產比自己多而心懷怨恨(此處的財產並非限定於資產,更多的指才能、才華)
懶惰:逃避的yù望,懶惰及浪費所造成的損失為懶惰一罪的產物。懶惰在這裏是指‘jīng神上懶惰’。淺層意思就是“永遠地睡去”,好像犯懶一樣不肯起來。深層點的話,“懶惰”應當含有“現實逃避”的意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傲慢:卓越的yù望,過分自信導致的自我迷戀,覺得自己處處都高人一等為傲慢。
暴怒:復仇的yù望,源於心底的暴躁、憎恨、憤怒,導致情緒失控而產生強烈的復仇yù望為暴怒。
各種罪行其實環環相扣,所以各種各樣的動機也被假設成是與各種罪行相連。例如驕傲(過度迷戀自己)其實暗示了貪食(過份消耗或浪費食物),其餘各種罪行亦有相同的連繫。每種罪行其實在表現出自視比神更重要,因而未能全心全意全神地投入去愛神。學者和神學家們也利用了屬xìng(attribute)和原因(substance)設立圖解(schema)來解釋這些罪行。
七宗罪在拉丁語中為:“superbia”(傲慢),“invidia”(嫉妒),“ira”(暴怒),“acedia”(懶惰),“avaritia”(貪婪),“gula”(饕餮)and“露xuria”(sèyù)。在重新排列后,它們的第一個字母可以形成中世紀拉丁語“saligia”,然後衍生出其動詞“saligiare”(去實行一條罪名,to-mitadeadlysin)。
Variousmne摸www.dudu8du8.net‘SLAW(pridenvg露ttonslot露savaricwrath).
至於在天主教教義里,在2865個有編號並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2年的命令下出版的章節里有一段關於七宗罪的描述。違反道德行為的主要編纂法典(ThePrincipalCodificationofMoralTransgressionforChristians)仍然是《十誡》和至福,正面道德的基本聲明。
相應懲罰
**:在硫磺和火焰中熏悶
饕餮:強迫進食老鼠,蟾蜍和蛇
貪婪:在油中煎熬
怠惰:丟入蛇坑
暴怒:**肢解
嫉妒:投入冰水之中
傲慢:輪裂
在神曲中有類似懲罰的設想。
通過我進入無盡痛苦之城
通過我進入永世凄苦之坑
通過我進入萬劫不復之人群
正以推動我那崇高的造物主
我是神權神志神愛的結晶
在我之前未有永恆之創造
我將於天地一同長久
進入者必將斷絕一切希望
傲慢戒之在驕-負重罰之
嫉妒戒之在妒-縫眼罰之
暴怒戒之在怒-黑煙罰之
怠惰戒之在惰-奔跑罰之
貪婪戒之在貪-伏卧罰之
暴食戒之在饈-飢餓罰之
**戒之在sè-火焰罰之
————但丁《神曲.地獄篇》
編輯本段對應惡魔1589年PeterBinsfeld把每種罪行和惡魔聯繫在一起,代表各種罪行的惡魔會引誘擁有相同罪行的人。根據Binsfeld的分類,其配對如下:
路西法(Lucifer):傲慢(Pride)(因高傲而不願向神子下跪轉而反叛,曾與撒旦聯盟共同對抗上帝)
瑪門(Mam摸n):貪婪(Greed)(財寶和貪婪的錯誤神)
阿斯蒙蒂斯(As摸deus):**(Lust)(激怒或是yù望的魔神的始祖)
薩麥爾(Samael):暴怒(Wrath)(憤怒的化身)
別西卜(Beelzebub):暴食(G露ttony)(蒼蠅君主,聖經中以“鬼王”相稱呼)
利維坦(Leviathan):妒忌(Envy)(象徵邪惡的“世間最大怪物”)
貝利爾(Berial):懶惰(Sloth)(憤世嫉俗的荒yín、放肆之魔王)
天主教七美德
相對於七宗罪,天主教列出了七美德。
罪行sèyù貪食貪婪懶惰憤怒妒忌傲慢
美德貞潔節制慷慨熱心溫和寬容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