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
白蓮宗所奉的佛教經文,乃是當年蓮花生大師所留下的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又喚作無量光明佛母經。
此刻不空和尚運用天龍禪唱,便是反覆念誦這篇無上經文,這篇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並不算秘傳,在白蓮宗內便作為贈予來上香的香客善眾的禮品,流傳甚廣。
或者說佛門絕大多數經文都大大方方的公之於眾,佛門在七凰界本就勢弱,佛門修行想要到高深處,又需要極高的悟性,本來願意投身佛門的人就不多,再敝帚自珍,怕是就要在此界滅絕了。
不過這裏面也有佛門大能自己的考量,佛門修鍊不同於到道門魔門,道門雖然也有自家信仰,比如龍虎山便是尊自家開派張天師和歷代祖師,但這種信仰只是尊敬自家師長,絕不會因為不信仰自家祖師,便出現無法修行的事情。至於神宗魔門,那就乾脆什麼都不信。
但是佛門卻不同,佛門弟子分成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兩種。七凰界佛門大多都是修行的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若是想修行,便都得信奉佛祖,持佛門戒律,一身法力都是從准提與接引兩位佛祖身上借得。一旦對自家信仰的佛法產生動搖,法力也會因此跌破境界。但若是信仰足夠堅定,修行圓滿,便可證得菩薩果位,就算修行路上出了什麼意外,那些佛法高深之輩,也能被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證羅漢或者尊者位。
至於小乘佛法,則是修自身,以達到佛就是我,我就是佛的境界,這般修行,對自己的觀念足夠堅定,絕不會因為外物而動搖,也不需要持戒,歸偉力於自身,一旦修為圓滿,便可稱作佛陀。
修行大乘佛法,就好比乘二位佛祖已經打造好的堅船度過苦海,到達彼岸,少去了在苦海無邊中迷失的風險,但若是不再信仰兩位佛祖,到達的彼岸也會被一腳踢回苦海;小乘佛法則是憑藉自身橫渡苦海,期間不僅要抵抗苦海的惡風惡浪,還要冒着迷失方向的風險,但一旦到達彼岸,那便是佛的境界,再沒有能改變這種境界。
無論是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修行之後,都會對佛門有天然的親近,此乃因果之算。佛陀二祖廣布真經,便是為此,天下從佛經中得到好處的人,即使不會加入佛門,也會對佛門有天生的好感。
徐問不屑的冷哼一聲,這等小伎倆對他來說,根本沒有絲毫作用,他是近三百年來最天才的劍修,想要撼動一個純粹劍修的道心,換做佛門七大士級別的人物,還有些可能,這不空和尚用天龍禪唱發出的佛音,對他來說不過是蚊蟲嗡鳴罷了。
“不說我了,你這破佛音怕是連小山都影響不了。跳樑小丑而已。”徐問心中好笑,轉頭去尋胡小山說話。
這一回頭,徐問臉上的笑容一下僵住。只見的胡小山眼眉低垂,面露慈悲之色。身上佛韻濃厚到化不開,口中喃喃自語,正是那不空和尚所念誦的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一時間竟然在原地頓悟起來。.
徐問暗道不好,就要出手打斷,卻見胡小山眼眸開合之間,有金色光芒射出,自足底生出一道金色佛光圓環,在這短短片刻,突破到了佛門第一層,開了佛門六識的眼識,還領悟了一門神通。
徐問心中大為後悔,自己帶胡小山去天河劍派,未嘗沒有想要將胡小山引入天河劍派門牆的想法。原先胡小山自報家門乃是灕江劍派的後輩,他還思忖兩家關係,只教了胡小山霹靂劍遁,但是胡小山劍術上天賦之佳,卻讓他微微動搖,直到那日傳授了胡小山天河九篆劍訣,便打定了心思,要將這個小子拐回天河劍派,此時見胡小山一番頓悟,竟然開啟了佛門眼識,還領悟了一種神通。
“好好的一個劍道苗子,可別被佛門給蠱惑了去,哎,都怪我,小山這才踏入修行多久。我怎麼以自己現在的標準來判斷他。”徐問只覺得好生後悔,可沒待他從那股後悔內疚的情緒中緩和過來,胡小山那邊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股色作金黃的光芒從虛空之中伸出,化作一團畝許方圓的金色彩雲將胡小山緊緊包圍住,如同海綿吸水一般,往胡小山身體中涌去。
整個過程極為迅速,不過眨眼的功夫,那團畝許大小的金色彩雲便被胡小山吸納一空,胡小山周身隱隱發出金光,似乎又要有突破。
胡小山此時也頗為奇怪,他自家對佛門倒是沒有什麼惡感,他見過的僧人不少,其中苦行僧居多,都是以救濟貧苦百姓的正面形象出現,這不空和尚和白蓮宗雖然給他留下的印象極壞,但也沒波及到整個佛門的印象,就像道門之中雖然多以正派自居,但其中也不是沒有為非作歹的惡人,佛門中有敗類出現,也不代表整個佛門都已經同化。
是以,胡小山對那不空和尚頗為不齒,但對他念誦的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卻很有興趣。所以在那不空和尚以天龍禪唱念誦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的時候,心中也在暗自體悟這本佛經中的奧妙,卻不是受了不空和尚經文的影響。
只是胡小山不知道,他在和胡大川一起編纂百草味一書時,冥冥之中積攢了不少功德之氣。佛門修行便有一條路子乃是參照功德一路修行。
胡小山見過的苦行僧一流便是此道。這些苦行僧入世行善,便是為了積攢功德,只是他們帶了目的去行善,這功德之氣摻雜了眾生情緒,便成了願力。
胡小山與胡大川在編纂百草味之時,只是想着如何通過考驗,做一件讓人二十年之內都記得的事情,心中卻沒有抱半分功利心。如此一來,這積攢的功德之氣便極為純粹。
而且兄弟二人所做之事雖然也不難,但是後世因此而受益的人卻不計其數,二人無意之間所積攢的功德,已經足以讓一位佛門修士突破相當於道門金丹層次的意識的地步。只是兄弟二人都是道門修士,這些功德只能用在日後渡劫之時,為他們抵消一部分天劫。
此時胡小山心中念誦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心有所感,自發突破了佛門第一識,這些功德之力便像是找到了傾瀉的方向一般,一齊推動胡小山對佛法的感悟。
胡小山這邊佛門眼識一開,還未來得及體悟玄妙,便有一股力量從天而降,腦海中的念頭彷彿開了掛一般,以平日裏百倍千倍的速度運轉,無數關於摩利支天菩薩修行本願經的感悟如同潮水一般生出,周身的佛門法力就要再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