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八千萬兩巨款,算賬小能手
第1718章八千萬兩巨款,算賬小能手
“陛下,按照您剛剛的規劃,如果第第一種逆流方案,曲折前進的江淮運河差不多在兩千里長,除去中途可以利用的河道、湖泊等等,至少也有一千五百里左右,
按照平均八十米寬和五米深,總得算下來大概是三億方土石,中間肯定還有一些丘陵、小山、巨石等等攔路,算下來這個土石至少要翻一兩倍,
想要不影響耕種和除去天氣因素,一年可能只有六個月的動工時間,人均一天一方土,以百萬百姓參與來估算,至少得三年半到四年時間。
我們管吃管住給工錢,就按月人均一兩五錢算,一年六個月得九百萬兩。
再算上挖掘工具、沿河護坡石?、碼頭港口建造等等各項費用,每年至少一千五百萬兩以上,只是一條江淮運河就需要六千萬兩到七千萬兩。
再加上要對淮河部分區域休整以及防洪的蘇北灌溉水渠,估計至少的八千萬兩白銀。
如果是借洛水入淮河,那麼江淮運河就不需要曲曲折折,瓦埠湖、巢湖以及中間的派河可以利用,
但派河肯定要加寬、挖深、派河和瓦埠湖之間也要開挖,再算上連接洛水與伊水、伊水與潁河,銀河全程加寬挖深等等,算下來應該也和第一種的方案差不多了太多。
所以,無論是第一種逆流還是第二種的借調,都至少的八千萬兩白銀。”
嘶……
群臣再次倒吸了口涼氣,眼中的之前對皇帝規劃的驚喜、興奮被畢自嚴的算賬的震驚給取代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竟然需要耗費如此多的白銀。
為什麼歷代修運河、修長城、修官道都有強制徵用民夫?因為這筆銀子根本就負擔不起。
京杭大運河耗費了多少白銀他們不知道,但如果按照如今的算法,至少也比江淮運河的預算多。
隋煬帝楊廣為什麼要修京杭大運河,除了南北經濟交流外,更多的是想通過運河來加強中央集權。
通過運兵北上增強對北方的控制和應對北方的突厥,通過南巡加強對江南地區的控制,
朝廷若是能拿出這筆銀子,還怕什麼北方關隴貴族和南方世家?直接橫推了他們,繼而將周邊的幾個敵國都給推平了。
不止是隋朝,自史書記載以來的朝代,有哪個朝代能每年拿出兩千萬兩白銀用來興修水利?
大明一朝在皇帝登基之前年入賦稅也不過近三千萬兩白銀而已。
皇帝平了黨爭、廢了宗室、澄清吏治、北討和東征等等,國庫是豐滿了,可也架不住這麼個花法吧。
見群臣滿眼的擔憂,崇禎也是微微怔了一下,輕笑道:“諸位愛卿似乎走入誤區了!”
“諸位愛卿覺得耗費八千萬兩白銀似乎是有些不值當,是不是?”
“那朕給諸位算筆賬吧!”
崇禎說著朝着王承恩指了指木板,王承恩立刻指揮着小太監迅速了換了一張宣紙。
崇禎提筆蘸墨:“朕之前說了,江淮運河的作用之一就是防洪,按照史書記載,長江十年一次,淮河兩年一次,
諸位有空去翻翻史書記載,單單是洞庭湖,山洪和湖水融為一體,吞噬了無數村民房屋,大水過後,湖面上漂浮的全部都是屍體,一次水患都能造成數十上百萬兩的損失,
房屋倒塌、良田被淹這些都能重建,可死的數千上萬的百姓還能復活嗎?八千萬兩值幾次的水患?
愚公移山諸位都獨過,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一次水患死難的百姓,按照這個理論,能生出數千、上萬的百姓,能產生多大的價值?
人只要活着,就能有無限的可能。
重要的是,盛世降臨還有百姓死在水患之中,這實屬不應該。”
“其次,運輸成本的降低,按照平均節省五百里算吧,蒸汽機戰船百里耗煤一千斤,五百里就是五千斤煤,煤炭價格百斤一錢三,也就是說五百里能省六兩半白銀。
江淮運河開通之後,海貿、海運等等全部進入正軌,至少有萬艘商船來回長江、淮河和江淮運河之間,一月兩趟算,一年就能節省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如果讓商人把這節省下來的銀子交給朝廷,他們願不願意?
肯定是願意的,因為這不僅是節省白銀,更是節省時間,相同時間內走的次數越多,賺到的就越多。
八千萬兩也就是五十多年的時間,江淮運河總不至於五十年都用不到吧。
更重要的是節省煤炭,朕和你們說過,煤炭是不可再生的,用一點就消耗一點,現在能節省一些,就能多給後代子孫留一些。”
“第三,灌溉,江淮運河河途徑一千五百里地,潁河也是千里,能灌溉多少的良田?
伊水、洛水的水不會因為你挖了一條江淮運河后就減少了,它會流向大海,進入大海就無法用了,既然這樣那我們就要儘可能大的利用起來,造福百姓。”
“第四,要致富先修路,運河也是路,連通三個布政司,運河所在區域三五百里就被盤活了,沿途大城,會貢獻多少的賦稅?
朕打下的基礎和底蘊,大明再有三百年國運是可以的吧,三百年間收取的賦稅還沒有八千萬兩嗎?”
“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修運河的主要目的是拉動內需、循環起來,藏富於民,讓百姓有銀子,運輸、灌溉、防洪,只是附加價值。”
“京杭大運河自隋煬帝時期至今已經千年了,依舊發揮了着重要作用,沒有京杭大運河,北京城能成為大明的國都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句玩笑話。
江淮運河將如京杭大運河一樣,以前能用,現在能用,未來數百年依舊能用,造福華夏萬千子孫後代的事兒,必須要做。”
皇帝化身算賬小能手,一筆又一筆的賬,一共算了五筆。
每一筆的收益眼前看似不多,但積少成多都能讓大明賺的盆滿缽滿。
尤其是皇帝的第一筆賬的總結,在盛世中還有人大量百姓死在洪水中就是朝廷的恥辱,這話鏗鏘有力。
將百姓放在心中的人百姓們才會將他高高舉起。
可以預見,等決策在大明日報上刊印的時候,百姓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該會引發多大的轟動。
還有皇帝的最後一句,不僅是為了大明,更是為了華夏後代子孫,這是大格局。
“況且,江淮運河是要消耗很多,但對大明財政來說也不是很多,完全可以負擔。”
崇禎再次出聲了:“畢愛卿,你給諸位算算大明每年的收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