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昌家族
現在開始就是整理日記的內容了:
1941年12月8日,當時世界正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向寂靜安全的東方明珠,因為日軍的進攻而被打破,當時的駐港英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25日,香港總督宣佈投降。
戰爭爆發時,李闖和爸爸李忠當時正在海面的小船上捕撈,李忠不幸被流彈擊中,李闖趕緊划船靠岸,回到家中,媽媽看到傷情這麼嚴重,非常擔心。李忠對母子說:“現在時局混亂,我的傷勢也非常嚴重,我希望葉落歸根,回到大陸家鄉,你們回去,也比在這兒強。”
於是,一家三口,在夜晚,駕駛着小船,從偏僻的河道,悄悄地回到了大陸南方的一個小山村的老家,李忠老家的弟弟李福,儘管自己也生活極端貧困,還是想方設法幫助哥哥一家,後來李忠傷重去世,妻子也因病離世,李闖與叔叔相依為命。
新中國建立后,李闖跟着叔叔種田,空閑時就做各種小生意。
有一天,鄉下來了一個收雞蛋的年輕人,身材瘦小,穿着麻布,因為是白天,很多村民都出去幹活了,他沒收到幾個雞蛋。李闖於是對他說:“你如果相信我,你把錢給我,我幫你收雞蛋,過兩天,你再過來,我們一起把雞蛋拿去賣掉,你再給我一點辛苦錢。”
“這真是一個好主意,我叫何亞光,我現在錢不多,就給你3元錢,後天我再過來,到時我給你每個一分錢的辛苦錢。”
“沒問題,我今晚就在我們村收雞蛋,後天你過來就行。”
晚上,李闖就收了一籃子雞蛋,小心在掛在卧室裏面。過了一天,何亞光就過來了,兩個人數了雞蛋,算好了賬目,就一起走路到街市,走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到了,何亞光就把雞蛋賣給了一個店鋪,李闖得到了一元一角的利潤。
兩個人分開后,李闖專門購買了半斤肥豬肉,不捨得在這吃午飯,然後又走路回去,回到家后已經是下午,才在家吃了一點稀粥。
何亞光時不時來收雞蛋,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不來了,李闖就自己收雞蛋出去賣。
不久,李闖又發現了商機,他看到有人從縣城批發水果到公社,批發給水果商販,就跟叔叔商量,想購買-輛自行車做這個生意。叔叔說可以做,但就是太辛苦,李闖說做生意就是賺點辛苦錢。
第二天早上,李闖就帶着麻袋走路向縣城出發,購買了一輛永久牌大自行車,騎着來到水果批發市場,購買了近三百斤水果,就往回騎,回到公社,經過討價還價,終於全部批發給了水果商販,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叔叔心疼地問他中午有沒吃飯,李闖說只吃了帶的番薯,叔叔說:“人是鐵,飯是鋼,身體是本錢,而且賺錢是為了花的,以後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李闖覺得叔叔說得非常有道理,就爽快地答應了。
李闖經過媒人的介紹,認識了附近的一個女子,叫林秋妹,不久結婚,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阿昌,希望能夠讓家族昌盛發達。
阿昌出生后,正遇到20世紀60年代的三年困難時期,不久,李闖的叔叔去世,李闖的妻子也因病去世,因為沒錢交學費,阿昌初中畢業就跟着父親闖蕩,阿昌雖然很想讀書,也沒辦法。李闖帶著兒子到處想法謀生,先是到水庫的工地做炊事員,水庫完工後回到家,又把後山家中的空地種上了許多竹子,等到竹子長大后砍去賣,經過村人的介紹,又到附近做泥工,幫助做屋頂上的瓦坯,做好后,經過燒制,就成為正式的瓦片,後來,阿昌參軍,在部隊除了訓練,還學習建築技術,三年後,退伍回到家鄉。
這時到了80年代,許多人到深圳打工,阿昌跟父親商量,父子兩個就帶着同村的一班年輕人,成立一個建築隊,一起到深圳,找了一個便宜的客店住了兩天,李闖就到處尋找工作,特別到農村去詢問,終於找到了一家工廠,需要建造廠房。李闖馬上帶著兒子和同村人,到工地住宿下來。阿昌負責設計房屋,李闖負責伙食等雜活,同村的建築隊員,有大工,有小工,一起按照老闆的要求建房。
李闖一有時間,就到處聯繫,看看有沒新的工作,希望在完成這個工地后,能夠找到新的工程。這時的深圳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候,所以,工作非常容易找,於是,李闖又叫了更多本村的人過來,包括村人的親戚朋友。在這些人當中,鄰居的阿軍成了阿昌的知心朋友,兩個人形影不離,無話不談。
在同村當中,有一個李奇的中年人,他有一個外侄女,叫蘇妙燕,生得眉清目秀,在附近的電子廠上班,時不時來探望李奇,因為父母雙亡,一直沒有媒人做介紹,成了大齡女子,李奇有一次就私下對李闖說,看看他有沒再婚的意思。
李闖起初不同意,但李奇在詢問蘇妙燕的態度時,蘇妙燕同意了,李奇還問了阿昌的想法,阿昌表示如果爸爸結婚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也同意,李奇把他們兩個想法告訴了李闖,並且認為一個家沒有女人,始終不太完整,李闖想想也是,就同意了,回家過年後就登記結婚了。
第二年,蘇妙燕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李平,小時候蘇妙燕就賴在深圳這邊,到了讀書的年齡,蘇妙燕留在家鄉帶着李平讀小學,李平上了初中,就經常跟着社會上的一些青年玩,漸漸養成了不良的習慣,逃課,抽煙,到網吧打遊戲,甚至整夜不歸家。
在班主任多次投訴后,李平乾脆不讀書了。阿昌每次回家,總是非常關心李平,也勸說李平要懂事,無奈李平總是不聽,阿軍也想了許多辦法來幫助,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