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宮初見
就在孟老夫子忙着跟齊國劃清界限的同時。一輛馬車從趙國首都邯鄲出發,半個月後來到了韓國首都新鄭。
趙使一到,韓王當即召開朝會,大禮接見。韓王瞥了一眼趙國使者富丁送上的國書,問道:“趙王有意迎立燕國公子職回國繼位?”富丁向韓王拱手行禮答道:“我王暫無此意。只是欲見公子職一面。如今,燕國飽受內亂,上下離心,戰火塗炭。燕趙又是鄰邦友國,我王心有不忍,欲為燕國尋得一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的明君!今日邀公子職入趙。只是想考察其才德品行是否能孚燕國百姓之望。”
韓王聽了這番說辭。嘴角不經意的輕微撇動了一下。什麼叫考察才德品行?不就是想看他出的價碼是否合趙王的心意嗎?
韓王大手輕輕一揮:“貴使遠來勞頓。請先館舍暫歇,待我君臣商議,明日再召。”富丁行了一禮緩緩退下。
趙國使者剛退出大殿。原本一片莊嚴肅穆的韓國朝堂頓時化成菜市場,大臣三三兩兩,交頭接耳。所談的無非就是出什麼樣的價碼把姬職賣給趙國。
這時,負責韓國刑事抓捕工作的大司寇韓通站了出來:稟王上。如今我三晉聯軍想要幫助燕國驅逐齊軍。須得到燕國百姓的幫助。趙王之法,不失為上善之策。但我韓國庇護公子職多年,如今趙王卻想獨得擁立之恩。這於我韓國無利。這些年來,暴秦東出,韓魏兩國受壓尤重。趙國置身事外。此次趙王能重回三晉,齊秦皆不敢輕視韓邦。不如將公子職送於趙國換取韓趙之盟!”
話音剛落。宗正韓城起身出列:“臣有異議,燕趙,大國也。若趙王送公子職回國繼位,則燕國必為趙國之附庸。燕趙聯軍,不懼秦齊楚。此趙國之大利,而非韓人之福也。秦能謀韓,趙亦能,趙氏素有三晉歸一之野心,不可不防。我王不如以送公子職回國為條件。使燕國成韓國之附庸。一個親近韓國的燕國,往西可以牽制趙國,往南可以制衡齊國。此韓之大利也。”
韓城的提議讓韓王怦然心動。這些年來,韓國的日子太苦了,燕國雖弱,蒼蠅肉也是肉不是?但很快,他就壓下了這個念頭。從之前的表現來看,這公子職不是池中之物。這樣的人豈能擔當附庸?別整不好盟友沒做成,還做了仇敵。正在很韓王頭疼不已的時候,一輛馬車卻載着姬職進了韓王宮。
此時,姬職心中也忐忑不安。他今天剛吃完午食,就突然被一個美貌女子“請”上了車。看周邊這建築定是韓王宮無疑。雖然早就做好準備,韓王會接見於他,心中連腹稿都打了五六遍了。可這怎麼看都不像是待客之道吧?
姬職悄悄的瞄了眼旁邊的美貌女子。他一路上旁敲側擊,身邊女子卻如萬年不化的冰雕一樣,一言不發。不一會,馬車到一座宮殿旁停下。身邊的侍女悠的睜開了眼睛。朝着空氣淡淡的說了一句:“到了。”
姬職看着眼前雄偉壯麗的宮殿,不由得心頭一緊。彷彿被什麼洪荒猛獸盯住了一樣。來到這個世界,他憑藉先知優勢,一直淡定從容。可這一刻,他卻有了失控的感覺。
高達十米的階梯上。姬職小心翼翼的拾階而上,心中卻在飛速盤算着即將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走到大殿門口,姬職平復了一口氣。隨即闊步走了進去。沒有想像中的莊嚴肅穆施加下馬威,眼前的大殿卻空空如也。唯有陣陣悠揚的琴聲從殿後傳出。姬職循着琴聲走去,印入眼帘的是一間古樸典雅的琴室。窗前梅花樹下,一女子背對姬職,端凝若山,輕撫琴弦。琴聲悠揚,青煙裊裊。彷彿一幅絕美的山水畫一般。
姬職的心中竟生出一絲不忍,不忍打破這份靜美。琴聲起伏,時而如小橋流水。時而如驚濤駭浪。時而如閨中低語,時而又如金戈鐵馬。姬職不知不覺竟沉浸其中,一曲奏罷,姬職方才猛然醒轉,撫琴女子轉過身來,兩人四目相對心中俱是掀起一番波瀾。
韓語想的是:這人眼中有天下。
這些年來,她見過太多的王公貴族。那些人眼中不是色慾就是權欲。唯獨看不到天下。
姬職眼中卻是寫滿驚嘆。驚艷的不是她的絕世美貌,而是那份遺世獨立傲世人間的氣度。姬職心想的是:何人有幸能與她並肩?
韓語抬起雙手,鄭重的對姬職做了一個揖。來到這個世界多時,與人作揖不下數十次。但都是客套之禮,看不出絲毫敬重。可從韓語的舉動中姬職看出了對他的尊敬。連忙鄭重回了一個禮。
雖然並未通報姓名,但姬職從一些市井流傳跟這座宮殿的規模以及韓語表現出來的氣度就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燕國姬職見過長公主。”韓語伸手指向旁邊的蒲團:“公子不必多禮,請坐。”
聰明人之間無需客套,韓語率先開口道:“公子深謀遠慮,竟能料定自己會成為燕王,韓語佩服。昔日子之亂燕,眾人皆以公子為亡國之人。但公子卻藏王者之心,何以知之?”
姬職心裏暗道慚愧,總不能說我是憑藉先知優勢推斷的吧。只好臉不紅心不跳地胡謅起來:“方今天下,能稱強國者,秦齊楚趙,次之者,韓魏。再次之者,巴蜀燕宋越。四強之中,若想獨佔鰲頭,必先吞滅一中等之國。能供齊王選擇的,無非就是北方的燕國,中原的宋國。宋國為中原四戰之地,韓魏楚趙與之接壤。牽一髮而動全身。齊王此人謹慎小心,精於算計。斷然不會去吞併宋國。
剩下的也就只有燕國。若燕國內亂,齊王還能按捺住不出手?那還不如乾脆放棄爭霸之心從此安居東海。齊國若出手,趙魏兩國必不能袖手旁觀。韓魏兩國又為共同進退之盟友。如此,便是三晉聯盟對抗齊國。三晉救燕,燕國可得復存。
燕國內亂,王位空虛。趙王必定不會放棄這千載良機。燕諸公子在內者,或死於內亂,或各有根基。唯有姬職遠在韓國,乃無根浮萍。趙王其有意乎?”
韓語聽罷,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讚賞。見微而知著,走一步便能看十步。此人將來必不在趙王雍之下。